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切除术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情况的影响
2018-05-17朱志峰徐锦娟李军仕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南淮阳466700
朱志峰,徐锦娟,雷 超,李军仕(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南 淮阳 466700)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鳞癌、腺癌及大细胞癌,具有起病隐匿、扩散较晚等特点,患者确诊时通常已处于晚期,预后较差[1]。NSCLC的临床治疗以开胸手术为主,对患者机体创伤较大,且易出现并发症。传统开胸术治疗NSCLC虽能彻底清除肿块和淋巴结,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但大切口手术创伤易造成患者肺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损伤,导致术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应激反应加剧和并发症增多,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因此,如何抑制患者术后炎性因子的释放,减轻围术期急性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2]。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医学界发现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和术中麻醉药的使用可有效改善手术效果。而相比于传统开胸术,胸腔镜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成功率高等优势,已成为肺癌治疗的首选手术方案[3-4]。本研究探讨了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NSCLC胸腔镜切除术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择期行胸腔镜切除术的NSCLC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NSCLC;(2)符合胸腔镜切除术适应证,且无麻醉禁忌证;(3)经磁共振成像、CT和骨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扩散或转移;(4)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Ⅰ—Ⅱ级;(5)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2)肝肾等器官功能严重损伤者;(3)有药物依赖史者;(4)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5)近3个月内接受过激素类药物或放化疗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50~73岁,平均(63.27±3.45)岁;ASA分级:Ⅰ级36例,Ⅱ级16例;平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27.63±3.24)分。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54~70岁,平均(63.46±3.36)岁;ASA分级:Ⅰ级34例,Ⅱ级18例;平均MMSE评分(27.53±3.42)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禁食禁水24 h。入室后均建立静脉通道,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标情况。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 μg/kg、咪达唑仑0.05 mg/kg、阿曲库铵0.15 mg/kg进行麻醉诱导,然后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剂,健侧单肺通气。麻醉维持: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注射液(规格:10 ml∶100 mg)3.0 mg/(kg·h);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吸入3%七氟烷(规格:120 ml);两组患者麻醉值维持在50左右,间断给予舒芬太尼和阿曲库铵以维持镇痛和肌松,并在必要时给予尼卡地平等心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患者心率及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前30 min停止麻醉用药。
1.3 观察指标
与手术前后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用水平离心机分离血清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取硫代巴比妥酸化学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采用总自由基清除抗氧化能力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T-AOC)。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明显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levels between both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ng/L)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氧化应激情况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血清SOD、MDA及T-AOC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SOD、T-AOC水平明显低于术前,MDA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患者SOD、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AO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氧化应激水平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oxidative stress between both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3 讨论
目前,针对麻醉药对手术患者影响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而NSCLC患者在胸腔镜手术过程中会引起机体炎性因子与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变,而这种变化又可能会间接导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继而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效果[5-6]。故本研究着眼于麻醉药对手术前后机体炎性因子表达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丙泊酚的麻醉效果较好,可通过激活机体γ-氨基丁酸受体,抑制神经冲动传递,对脑神经元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具有稳定机体血流动力学、减轻应激反应等作用[6-7]。七氟烷是一种新型、稳定的吸入类麻醉药,相比于丙泊酚,具有起效迅速、刺激小和可控性强等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七氟烷可抑制肺血管的收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胸腔镜切除术中因单肺通气而造成的机体缺氧状态,避免神经元损伤[8];还可调节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抑制炎性因子的合成与分泌,避免自身免疫细胞损伤等[9-10]。IL-6是组织损伤敏感指标;IL-8表达水平可反映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及感染风险;TNF-α作为炎症反应中最早的炎性介质,常被视为特异性炎性因子用来衡量机体炎症的严重程度[11];SOD是氧自由基清除酶;MDA是氧化应激产物,T-AOC是衡量人体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指标。此外,氧化应激反应也是衡量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还能间接反映手术患者神经功能的受损程度[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两组患者IL-6、IL-8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患者血清SOD、T-AOC水平明显低于术前,MDA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患者SOD、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AO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NSCLC胸腔镜切除术采用七氟烷联合丙泊酚辅助麻醉更有助于抑制患者术后机体炎症状态,减轻炎性损伤,缓解患者术后机体应激反应状态,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似[13-14]。
综上所述,七氟烷联合丙泊酚辅助麻醉用于NSCLC胸腔镜切除术患者,能有效改善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缓解机体氧化应激状态。
参考文献
[1]岑浩锋,毛勇,赵晟.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小切口开胸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15-17.
[2]张颖博.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2):1876-1879.
[3]杨威.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20):3171-3174.
[4]郑威,黄杰.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2):295-298.
[5]张安传,尹鸿,张传汉.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18):2684-2686.
[6]张淑丽,李琦军.七氟烷持续吸入麻醉对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4):1576-1578.
[7]王立维,高树强,李平,等.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老年腹腔镜宫颈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SOD水平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9):87-90.
[8]卢建华,韦钰,林颖,等.七氟烷持续吸入麻醉对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1):1232-1234.
[9]吴静.七氟烷对单肺通气肺损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氧合指数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5,43(5):614-616.
[10] 王宁,张晓青,李永章.七氟烷和丙泊酚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影响比较[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6,22(5):62-63.
[11] 尤华,谢灿果.丙泊酚对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4):78-80.
[12] 吕文艳,蒋仙红,徐文强,等.丙泊酚与七氟烷分别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骨肿瘤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血沉及氧化应激产物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8):128-130.
[13] 蔡弥松,唐群新.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苏醒质量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7):1189-1192.
[14] 尤匡掌,陈斌,包倩倩.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切除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7,22(2):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