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夏秋季苦瓜嫁接砧木筛选试验

2018-05-17廖道龙陈贻诵胡艳平朱白婢

蔬菜 2018年5期
关键词:根苗嫁接苗枯萎病

廖道龙,陈贻诵,胡艳平,朱白婢,3

(1.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海南 海口 571100;2.海南省瓜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 海口 571100;3.海南省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南 海口 571100)

海南苦瓜不仅是冬季北运内地、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市场等区域的“俏产品”[1],也是海南省夏秋季克淡的一个重要蔬菜种类。近年来,海南省夏秋季苦瓜种植面积逐步上升,已成为当地市场上的瓜类主要供应品种,目前种植面积超过333 hm2,主要集中在海口、澄迈、定安和三亚等地。由于长年连茬种植,导致苦瓜主产区连作障碍日益严重,部分苦瓜产区枯萎病发病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了产量与收益,制约了苦瓜产业可持续发展[2]。苦瓜嫁接技术能有效解决土壤连作障碍,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3-5]。虽然前人开展了许多苦瓜嫁接砧木品种的筛选工作[6-8],但目前并没有文献针对海南省夏秋季苦瓜嫁接栽培对其生长与产量影响的报道;因此,本试验特开展海南夏秋季嫁接苦瓜的适宜砧木品种筛选,以期为海南夏秋季苦瓜栽培提供适宜的砧木品种,促进苦瓜栽培增产增效。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砧木品种有6个,分别为青雪王子、铁木真、亲抗水瓜、海砧1号、海南丝瓜、强力士F1;供试苦瓜品种为琼3号,具体材料来源见表1。

1.2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于2016年4—11月在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永发基地试验大棚中进行。

1.3 试验设计

2016年4月10日播种各嫁接砧木,4月12日播种琼3号苦瓜接穗,4月20日进行嫁接,6个砧木处理各嫁接240株(4穴盘);对照苦瓜自根苗于4月20日播种。5月8日将各处理苦瓜嫁接种苗和自根苗定植到试验大棚中,定植时挑选生长一致、健壮的种苗。各处理定植株距均为0.8 m,行距1.5 m,每小区定植30株,每个小区面积为36 m2,每处理设3次重复,共21个小区。

1.4 植株抗病性调查

1.4.1 不同砧木对苦瓜枯萎病的抗性鉴定

采用苗期人工接种法鉴定嫁接砧木对枯萎病的抗性。枯萎病菌种(苦瓜枯萎病致病菌)为枯萎病病原菌尖镰孢菌苦瓜专化型(F. oxysporum Schl. f. sp.monodicae)生理小种,由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提供。培育的不同砧木嫁接苗和苦瓜实生苗,于嫁接后15 d移栽至塑料盆中(15 cm×15 cm),盆中装有消毒过的基质。待种苗生长至3~4片真叶时,用小刀在植株根部附近土壤中划一刀,使植株一部分根受伤,然后从小刀划入土壤的缝隙处浇灌枯萎病菌悬浮液(1×107个/mL),每株浇灌量30 mL,每个处理分别接种20株;各处理分别另选5株浇灌等量灭菌水作为对照(以排除非处理因素的影响),3次重复。接种15 d后进行观察并统计结果,计算病情指数。病情指数=∑(病株数×该级代表值)/(总株数×最高级代表值)×100。病情等级分级参考郭堂勋等[9]的方法,苗期人工接种植株病情分级标准:

0级:无症状;

1级:1~2片子叶明显变黄;

2级:子叶发黄并萎蔫,维管束轻度变色;

3级:子叶枯死,真叶发黄,维管束褐色;

4级:全株萎蔫或枯死,维管束褐色。

抗病性分级标准见表2。

1.4.2 白粉病发病率调查

在苦瓜的盛果期(移栽后75 d)调查苦瓜白粉病的发病情况,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固定调查2株,共10株,每株调查全部叶片,统计白粉病病情级数。叶片发病程度分级标准参照杨安沛等[10]的方法: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

表1 供试材料及其来源

表2 抗病性分级标准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4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40%以上。

计算病情指数,病情指数=∑(病株数×该级代表值)/(总株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1.5 植株生长动态及产量调查

嫁接后12 d,调查嫁接苗的成活率;定植后第25天,每个小区取样8株,分别测量植株的蔓长、茎粗、第1雌花节位以及35节内雌花数。记录各处理的始花期和始收期,以及采收延续时长等指标。进入结果期后,记录各小区每次采摘的产量,最后统计小区总产量,并折算成667 m2产量。于盛果期(移栽后75 d),在每小区随机选取10个果实测量其果长、果实横径及单瓜质量。

1.6 果实品质鉴定

在盛果期进行果实品质测定,每小区随机取5个成熟果,采用阿贝折射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GB/T 5009.86—2003)测定维生素C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每个果实重复测3次。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Excel 2010统计试验结果数据,采用DPS 11.3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砧木嫁接苗对苦瓜枯萎病的抗性鉴定

清水对照生长正常,说明试验未受到环境、人为等因素干扰。从表3中可知,7个处理中,铁木真、海南丝瓜、海砧1号、青雪王子以及强力士F1这5个砧木处理表现为高抗苦瓜枯萎病,其中海南丝瓜及海砧1号无任何发病病状;亲抗水瓜表现抗病,自根苗苦瓜(琼3号)则为感病;因此,在生产上适宜采用嫁接栽培技术防治苦瓜枯萎病。

2.2 不同砧木嫁接苗对苦瓜白粉病的抗性鉴定

从表4可知,6个不同砧木嫁接苗的白粉病病情指数均小于自根苗,但不同砧木嫁接苗对白粉病抗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海砧1号和海南丝瓜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0.00和11.11,对白粉病表现出较强的抗性;自根苗苦瓜和亲抗水瓜的病情指数较高,分别为44.44和40.00。由此可见,嫁接苗由于生长势相对较强,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白粉病的发生。

2.3 不同砧木对苦瓜嫁接成活率和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5中可以看出,6种砧木的嫁接成活率均超过了85%,说明供试6种砧木材料与接穗的亲和力均较强,均能满足苦瓜生产上对嫁接成活率的要求,但各砧木之间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海南丝瓜砧木处理的嫁接愈合时间短,成活率最高。始花期和始收期均以海南丝瓜和海砧1号最早,青雪王子次之,亲抗水瓜和自根苗最晚。海南丝瓜和海砧1号采收延续时间最长,均达75 d;自根苗和亲抗水瓜采收延续时间均最短,仅为58 d。

表3 不同砧木苦瓜枯萎病抗性鉴定

表4 不同砧木苦瓜白粉病抗性鉴定

表5 不同砧木对苦瓜嫁接成活率及生育期影响

2.4 不同砧木对苦瓜形态学指标的影响

由表6可知,7个处理在主蔓长、第1雌花节位和35节内雌花数3个性状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而在茎粗方面则差异不显著。在主蔓长方面,海南丝瓜、海砧1号以及青雪王子砧木处理均显著大于自根苗(165.5 cm),而强力士F1主蔓长则略小于自根苗,铁木真、亲抗水瓜处理居中,与自根苗差异不显著。在第1雌花节位方面,海南丝瓜、海砧1号、青雪王子以及强力士F1显著低于自根苗(20.9节),而铁木真、亲抗水瓜与自根苗差异不显著。在35节内雌花数方面,铁木真、海南丝瓜、海砧1号、青雪王子这4个砧木处理显著多于自根苗(3.5个),其中以海砧1号最多,达到6.0个;亲抗水瓜嫁接处理的雌花数略小于自根苗。综合以上指标,可见海南丝瓜、海砧1号处理的嫁接苗长势较好,且第1雌花节位较低,35节内雌花数较多,有利于高产、高效栽培生产,青雪王子次之。

表6 不同砧木对苦瓜形态学指标的影响

2.5 不同砧木处理对苦瓜果实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表7试验结果表明:7个处理在单瓜质量、果长、果实横径及产量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果长方面,海南丝瓜、海砧1号和青雪王子果长均显著大于自根苗,其他3个砧木嫁接苗则小于自根苗。在果实横径方面,海南丝瓜、海砧1号均显著大于自根苗,而强力士F1则显著小于自根苗。在单瓜质量方面,海南丝瓜、海砧1号和青雪王子嫁接苗单瓜质量均大于自根苗,其中海南丝瓜、海砧1号与自根苗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3个砧木的单瓜质量均小于自根苗。在产量方面,海南丝瓜、海砧1号、青雪王子和铁木真嫁接处理的667 m2产量均显著大于苦瓜自根苗产量,较自根苗分别增产35.87%、31.30%、25.22%和15.23%。可见,海南丝瓜、海砧1号砧木嫁接苗的苦瓜果实性状和产量均表现优良。

2.6 不同砧木处理对苦瓜品质的影响

如表8所示,7个处理在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方面,海南丝瓜、海砧1号、青雪王子均显著大于自根苗含量(0.568%);在蛋白质含量方面,海南丝瓜、海砧1号、青雪王子以及强力士F1均显著大于自根苗含量(15.4 mg/kg),铁木真和亲抗水瓜则显著小于自根苗;在维生素C含量方面,海砧1号和青雪王子显著高于自根苗,强力士F1显著低于自根苗,其他处理与自根苗无显著差异。总之,海砧1号、青雪王子砧木嫁接的苦瓜品质较优,海南丝瓜次之。

3 结论与讨论

6个不同砧木嫁接苗产量较自根苗均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增产幅度差异较大,其中海南丝瓜、海砧1号、青雪王子和铁木真4个砧木嫁接苗产量均显著高于自根苗,而亲抗水瓜和强力士F1产量与自根苗差异不显著。这与肖昌华等[11-15]的试验结果相一致,其主要原因是嫁接栽培提高了苦瓜植株的抗病性,尤其是对枯萎病的抗性,减少了田间植株的死亡率,延长了苦瓜的采收期。有个别砧木材料(如亲抗水瓜)因抗性中等,有轻微感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终产量。

表7 不同砧木处理对苦瓜果实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表8 不同砧木处理对苦瓜品质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海南丝瓜砧木品种为苦瓜嫁接的最佳砧木之一,这与李大忠等[16-17]认为丝瓜比较适合作为苦瓜的砧木结论相似,但与伍壮生等[18]得出的丝瓜不适宜作为苦瓜砧木品种的结论不同,这或许与丝瓜砧木品种的耐寒性不强有关。

综上所述,海南丝瓜和海砧1号砧木嫁接的苦瓜在海南夏秋季生产中较自根苗均表现为生长势强、抗病性强、品质优,采收期延长17 d,产量增加30%以上;因此,可以作为海南夏秋季苦瓜适宜嫁接的优选砧木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青雪王子可作为备选砧木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廖道龙,吴月燕,冯学杰,等.海南冬种苦瓜新品种比较试验[J].长江蔬菜,2016(18):47-49.

[2]李玉洪,李业勇,蒋乃芬,等.苦瓜嫁接砧木的筛选与应用[J].长江蔬菜,2012(24):52-54.

[3]曾学军,韩群营,秦冲,等.工厂化苦瓜嫁接育苗关键技术[J].中国果菜,2013(5):21-23.

[4]胡繁荣,罗军,刘健,等.苦瓜可持续生产的土壤障碍与调控措施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93-95.

[5]先本刚,詹成波,张建军.碧秀苦瓜嫁接网式配套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0(7):14-15.

[6]万春风.不同砧木嫁接对苦瓜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59,588.

[7]韩晓燕,黄庆文,肖日升,等.三亚地区不同类型砧木嫁接对苦瓜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2014,34(1):19-21.

[8]司雨,梁见冰,李颖仪,等.苦瓜嫁接砧木品种筛选试验[J].蔬菜,2015(8):9-12.

[9]郭堂勋,莫贱友.几个苦瓜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测定[J].南方农业学报,2007,38(4):408-410.

[10]杨安沛,马俊义,李新辉,等.打瓜白粉病的发生及化学药剂防治试验[J].新疆农业科学,2009,46(5):1050-1052.

[11]肖昌华,旷碧峰,余席茂,等.嫁接对苦瓜疫病抗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中国蔬菜,2011(4):66-69.

[12]朱进.丝瓜作砧木嫁接对苦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1):4813-4814.

[13]张玉灿,赖正锋,张少平,等.丝瓜砧木对夏秋连作苦瓜产量及品质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4):189-194.

[14]林永胜,张玉灿,李祖亮,等.苦瓜砧木丝瓜新品种“银砧1号”的选育[J].福建农业学报,2015,30(7):667-669.

[15]张玉灿,张武君,陈阳,等.丝瓜砧木对苦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2,27(4):337-342.

[16]李大忠,康建坂,李永平.苦瓜嫁接砧木的筛选[J].农业科技通讯,2013(3):104.

[17]黄兴学,周国林,朱进,等.不同砧木和嫁接方式对嫁接苦瓜植株生长的影响[J].长江蔬菜,2012(6):31-32.

[18]伍壮生,廖道龙,高芳华,等.苦瓜嫁接砧木品种比较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5):151-153.蔬

猜你喜欢

根苗嫁接苗枯萎病
青脆李枯萎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剂筛选
南瓜砧木嫁接对黄瓜幼苗生长及镉积累特性的影响
杉木扦插苗与实生苗生长对比分析
黄瓜穴盘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枯萎病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杉木不同育苗方式苗木生长比较分析
不同育苗方式落叶松苗木生长及生物量特征研究
嫁接苗回栽装置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不同类型接穗银杏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浅谈裸根苗造林的优势
2014―2017年长江流域及江苏省区试棉花品种枯萎病抗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