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素养理论在阅读推广人培育模式中的应用价值

2018-05-17

图书馆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媒介受众培育

(湖北医药学院图书馆,湖北 十堰 442000)

随着全民阅读建设的深入开展,“阅读推广人”这一角色在阅读推广活动中越来越得到重视。作为阅读推广活动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高质量的阅读推广人是阅读推广活动有效开展的保障。为使全民阅读建设更加深入、有效、规范地开展,高质量的阅读推广人不可或缺。培育和壮大阅读推广人队伍是提高阅读推广质量、促进阅读推广工作走向专业化的重要途径。

1 阅读推广人

1.1 阅读推广人定义

随着“全民阅读”活动持续推进,“阅读推广人”这一概念逐渐规范和制度化。《深圳市阅读推广人管理办法》首次将“阅读推广人”定义为:市民个人或组织阅读机构,通过多种渠道、形式和载体向公众传播阅读理念、开展阅读指导、提升市民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专业和业余人士。

中国图书馆学会在2014年“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中对“阅读推广人”的定义又进行了完善:阅读推广人是指具备一定资质,能够开展阅读指导、提升读者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专职或业余人员,培育对象包括各级各类图书馆和科研、教学、生产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及有志参与阅读推广事业的其他社会人员。

简而言之,阅读推广人的职责是推广阅读,是阅读推广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者,他们的构成多元化,可由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组成,可专业可业余。他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和形式,帮助公众提高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了解阅读技巧,进而促进全民阅读。

1.2 阅读推广人培育现状

阅读推广人的培育在“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也应运而生,全国各地逐渐开展了相应的培育活动。深圳率先关注阅读推广人培育,并在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2011年,深圳制定了《深圳市优秀阅读推广人评选办法》,对推广阅读有突出贡献的人士进行鼓励并表彰,评选周期为两年。2012年,由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阅读联合会、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共同组织的“阅读推广人培训班”启动。这是国内首个由政府牵头、专业机构实施的阅读推广人培训班。培训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理论性课程。重点讲述阅读推广的目的、意义、重要性、现实性及相关的理论依据。2)技术性课程。重点讲述如何将阅读推广活动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和阅读素养。3)实践课程。通过读书会、阅读行走等活动方式使学员通过实践与理论结合。

此外,江苏常州市,湖南张家界市、益阳市等也都开展了由政府机构主办的阅读推广人培训,但仅限于市级地域内开展。201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启动“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启动了面向全国范围内的阅读推广人培育活动,标志着阅读推广工作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截至2017年10月17日,该培育行动已成功开展9期。中国图书馆学会以图书馆界、教育界、新闻出版界相关学者为基础,组建阅读推广人培训指导委员会。培训课程分为阅读推广人基础级、阅读推广人提高级、阅读推广人研究级三个级别。参培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课程、报告、实习、考试等多个环节的考核,级别逐步晋升,完成从基础实践到理论研究的过程。

我国阅读推广人机制建设刚刚起步,尽管有一些实践经验,但阅读推广人的培育理论与实践经验尚不丰富,对阅读推广人培育重视尚不充分,尤其还未建立相应的理论体系,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的系统性研究相对滞后。阅读推广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应用研究领域,涉及教育学、传播学、社会学、阅读学、图书馆学、营销学等多门学科,其中,传播学注重通过方法和过程的设计达到影响大众的效果,这正是阅读推广所应借鉴和学习的。

2 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阅读推广人培育

2.1 传播学在阅读推广中的延伸

在新的社会条件、环境和要求下,当代图书馆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以资源为主,逐渐向以人为主转换。除了维持和完善传统的文献整序、借阅服务,更偏向于向受众进行信息传递、推送等服务。阅读推广便是在新环境下,图书馆功能转换的一种表现。因此,传播模式及其相关理论在阅读推广研究中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笔者将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引介到阅读推广人推广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阅读推广人推广模式

由此可见,阅读推广人推广模式,就是将阅读推广内容,经过阅读推广机构(政府部门、图书馆界、民间机构、出版界)进行加工、整理,运用各类阅读推广人的影响力、导向性,进行传播的过程。阅读推广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而是和群体中意见领袖一样的、传受一体化的传播主体。而阅读推广内容,如图书、影视等,是已经经过媒介加工制作后的内容。一方面阅读推广人要从源头了解和认知加工阅读推广内容的媒介,另一方面要运用媒介进行传播。因此,传播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在针对阅读推广人的培育中,培育什么?如何培育?使他们在媒介极为发达的今天,了解媒介对人们做了什么、如何合理利用媒介推广阅读上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

2.2 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源自英语media literacy,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媒介素养的定义,最普遍的一种是美国媒介素养指导会议上提到的:受众要有接近媒体的能力,有分析媒体信息的能力,有传播媒体信息的能力,有衡量评估媒体信息的能力。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做出细化:媒介素养就是指人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生产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thoughtfully)。

媒介素养教育也多从西方研究入手。卜卫首次将媒介素养理论引入国内,他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是用来增加个人的控制能力,它的目的是提高个体对他们发送和接收信息的控制能力”。他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概括为四点:媒介特质、媒介信息特质、媒介生态与组织和受众对自己接触行为的管理和分析。李琨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划分为:技术和应用层面;语言、语义、美学和价值观层面;媒介环境层面。从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出发,有学者把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划分为媒介基础知识教育、信息教育、媒介基本技术教育和媒介伦理道德教育。张冠文和于健从媒介素养的内涵引申出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发展关于媒介的思想;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自己成长与进步。

2.3 媒介素养教育应用在阅读推广中的现实意义

学者们在过去的研究中,从个人、民众需求、社会各个层面强调了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

首先,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高阅读推广人专业素质,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甄别与鉴赏传播内容的能力,从传播的第一关——传播内容上,打好阅读推广的基础。

其次,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阅读推广人突破充当媒介传播的被动接受者的境界,使自己成为媒介的主人,运用不同媒介针对不同受众进行推广,更好地从个人层面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并从社会层面参与阅读推广服务。

再次,可以帮助阅读推广人进行自身身份的转变,从媒介消费者,通过对媒介内容的积极参与,转换为媒介生产者。同时,通过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可以使阅读推广人学会对阅读推广内容进行创意加工、艺术表达、观点分享,对提高传播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3 基于媒介素养理论构建阅读推广人培育方向

3.1 认识媒介的能力

认识媒介的能力,是指对阅读推广人进行媒介基础知识,以及对媒介生态组织认识的培育。其中媒介基础知识包括:对演讲、语言等口语文化,报纸、杂志、图书等传统媒介,电视、电台、计算机等电子媒介,交互式新媒介的特性和功能的认识。只有培育阅读推广人了解了不同媒介的特质,才能为针对不同受众选择不同媒介进行传播打下基础;只有把握到媒介是象征或符号的体系,不是直接地反映现实而是再现现实,才能深度探求媒介背后传播内容的本质,进而尝试进行信息加工。

对媒介生态与组织认识的培育则包括:了解阅读推广相关法规、制度;中外阅读推广机构比较;怎样辅助阅读推广机构进行传播;怎样向阅读推广机构反馈受众意见;影响媒介传播的各类因素等内容。对媒介生态与组织认识的培育,可以使阅读推广人从宏观上把握整个阅读推广传播机制,进而深层次探究阅读推广活动产生不同质量和效果的原因,推动提高活动质量。

3.2 解读并评估媒介信息的能力

媒介提供的信息总是一定媒介传播体制运转的结果,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媒介信息对现实进行反映和建构。对阅读推广人进行解读、评估媒介信息的能力的培育,即培养他们分析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分析能力,即对阅读推广内容进行解释性的理解,对媒介真实和社会真实进行基本判断,辨别作者表达的观点、意图以及作品类型,更进一步,还包括对作品产生的政治、文化、经济、历史语境的认识。评价能力,则是基于对阅读推广内容的分析,更深层地进行判断,了解其所传达的信息代表何种导向、体现何种价值标准、代表哪个群体的利益,透视作品所隐含的世界观,继而公正客观地评价作品。

3.3 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技巧与能力

培育阅读推广人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技巧与能力,是指在当今个人制作和传播信息极为方便的信息时代条件下,培育阅读推广人如何制作、怎样发布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更多地强调阅读推广人的主动性,在推广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能够了解所面对的受众,抓住受众的注意力与兴趣,并能有效地利用各类新媒介驾驭信息,利用图片、影视、文字等各类符号来传导意义,能对众多的内容进行组织并为推广内容创造创意性、趣味性、美感化、富有表达力的附加信息。在满足个人参与欲望的同时,扩大传播内容在两级传播中的传播效果,是该项能力培育的重点。

3.4 利用信息服务个人及机构发展的能力

即培养阅读推广能够自主分辨、选择、思辨阅读推广内容,进而通过理性思考和对话,建立顺畅的沟通平台,发挥受众和阅读推广机构之间的桥梁作用。一方面督促阅读推广机构在组织活动、选择内容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发展,另一方面培养公众孕育良性信息,共同提高社会文化品质。

4 现实审视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和研究后,现今已进入到了课程设置、学科建设等操作、实践层面研究的阶段。实证研究也有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课程试行情况、课程构建等研究。这些理论和实践都可以给予阅读推广人培育指导,用来填补现阶段在阅读推广人培育方向、内容、策略上的空缺。在信息社会,探索从认识媒介的能力,解读并评估媒介信息的能力,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技巧与能力,利用信息服务个人及机构发展的能力等方面对阅读推广人进行培育,在提高阅读推广人专业素质、提高推广效果、推动阅读推广机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将媒介素养教育运用到阅读推广人培育中,也存在着如下问题:

(1)理论基础薄弱问题。我国媒介素养理论与阅读推广理论都起步较晚,亟须 一套科学、成熟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且国内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程度低。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西方国家,国内多是借鉴他国成功案例和理念。如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具体特征,将媒介素养教育迁移到阅读推广传播模式中,创新发展出具有本土化特征、针对推广阅读的教育模式,还需一个探索过程。

(2)课程体系构建问题。阅读推广机构应面向阅读推广人开设相关课程培育媒介素养,本文虽提出了培育内容的方向,但如何构建、细化培育内容和方式,达到培育效果,使阅读推广人具有高度的媒介素养,并能熟练地运用媒介进行阅读推广,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师资问题。媒介教育成功因素之一就是需要拥有足够的、有专业素质的师资。如何拥有既有高水准的媒介素养,又了解阅读推广领域的师资;阅读推广人的身份特殊,人群较为分散,如何拥有除了培训阅读推广人,而且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影响阅读推广人提高媒介素养的师资,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综上所述,结合媒介素养理论,进行阅读推广人培育,助推我国阅读推广发展,仍需通过理论提升、分析调研、实践检验来不断调整和架构,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实用有效、可持续的阅读推广人培育模式。

[]

[1]谯进华.深圳阅读推广人的实践及发展[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3(2) :64—66.

[2]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召开第六届青年学术论坛和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记者会[EB/OL].[2017-11-01].http:∥www.lsc.org.cn/c/cn/news/2014-11/06/news_7571.html .

[3]深圳市阅读联合会.2017年深圳阅读推广人培训班招生简章[EB/OL].[2017-11-02]. http:∥te.szread.org/news/notice/2017042501.

[4]彭少健,王天德.青年受众和媒介素养的理论研究路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214(1):41—43.

[5]张 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116—118.

[6]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5):11—13.

[7]张宏树.媒介素养:大众传播理论新方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2):294—297.

猜你喜欢

媒介受众培育
抖音对戏曲艺术的再媒介化重塑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