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独创性思维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2018-05-16吴根强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情境导入小学数学

吴根强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师不仅要学会教会学生怎么去学习数学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学到如何解决数学问题以及应用于生活的能力.独创性思维就是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出一种全新的发现与结论,而培养这种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创性思维;循循善诱;情境导入

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可以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与力量,它通常的表现为不循规蹈矩,不拘泥于常规,求新求变.提倡标新立异,鼓励学生探究新事物新世界,进而激发学生头脑中对于现有知识的再次加工,并运用一些手法进行调整、修改以及润色,在原本的基础上找到更加合适便捷的答案.独创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不仅需要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还需要教师课堂上的循循善诱与坚持不懈的方法指导,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循循善诱式教学,鼓励独立探索与创新,建立学生自信心

如何培養学生的独创性思维,关键就在于如何使得学生克服思想上依赖心理,如何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让学生学会做知识的履行者.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最关键在于他本来就具有创造力,而不具有创造力的人就觉得自己没有创造力,因此,表明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在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方面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例如,有的学生就发现了乘法计算中的一些规律:一百零几乘一百零几,一数加上另一个数尾,尾数之积后面接,如,108×107=11 556;俩个数差2,俩个数的平均数平方再减去一,如,49×51=50×50-1=2 499……这些思维方式都是学生通过自身的创新思维发现的,这些独立思考的过程都会深深地刻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都将为将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打下基础,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此时教师正面积极的评价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非常有帮助,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动力.教师正面积极的鼓励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摆脱胆怯,使得学生将深藏深处的创造力尽情地激发出来.

二、创设教学情境,推迟实施判断,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性

古语中的“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也就是说创造一定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解决问题.所谓创设环境指的就是让学生处于一种问题情境中去,这种环境就是具有一定的阻挠程度,但是这种程度又是学生自己能够承受的力度,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而这种兴奋的状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必须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一旦学生达到这种程度,教师就可以趁此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地展开思考,让他们慢慢进入探究式学习的状态.

有一堂课在教“有余数除法”时,解决“一共有12个球,小狗一次运5个,需要运几次?”学生顺着之前的思维方式回答:“需要2次,还剩2个.”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切记不要急于指出学生的错误,而先要静观其变,等这种错误答案程度占据一定程度时,可以向学生发问“那剩余的2个球还需要运吗?”,学生们就不知道了.学生发现自己的回答出现错误时就会有一种迫切想要掌握新知识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发自内心主动的,不是外力阻挠就能改变的.所以一旦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之后,我们的教师切记不要马上指出学生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很多小学教师在创设问题后,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发现学生不能立马回答出问题就直接将问题的答案吐露出来,抹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机会,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只有自己主动地努力理解获取的知识才是学生自己的东西.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判断推迟一点反而能够收获不一样的精彩,而这种精彩恰恰才是最美妙的花朵,就是学生积极自主独立思考的绚烂之花.

三、展现思维迸发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探索,成就学生创新的素养

我们要知道单纯追求结果的教学只是麻木的知识授课课堂,这样的教学留给学生的只有单纯的公式概念,课后却不能够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其他系列问题,我们要意识到一个观念就是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地要教给学生如何去积极主动地思考以及解决问题,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关于“角的认识”一课时,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先让学生们将三角形摆好,再让大家开始有秩序地讨论并积极交流探讨直角,最后总结问题的结论.然后延伸到学习钝角和锐角,并指导学生观察各种角的细节特征.在整个学习探索的过程中,通过比、找、想、析的思维活动,充分感知认识了角,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学会了学习.所以,暴露整个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很有必要,让教学变得不简单,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还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最终发展学生的独创性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独创性思维首先是建立学生主动学习的自信心,然后创设情境课堂,使得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最终达到让学生获取知识的目的;独创性思维的思考过程应该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加记忆深刻、清晰明了地学会如何独立探索.为全面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实准备,教师要坚持不懈地跟进时代潮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张义萍.小学数学直观教学浅谈[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

[2]周国斌.实践陶行知德育思想 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

[3]吴春香.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A].探索·创新·发展[C].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0.

猜你喜欢

情境导入小学数学
情境导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的“情境导入”艺术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导入的应用
数学课堂的导入技巧研究
运用活动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