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患侧下肢负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的影响

2018-05-16廖轩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患侧步行下肢

廖轩

四川省邻水县中医医院康复科,四川广安 638500

在临床治疗中,脑卒中较为常见,易出现偏瘫,伴有平衡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导致跌倒,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为研究分析强化患侧下肢负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的影响,选取该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52例。实验组中,年龄范围为45~68岁,平均年龄为(55.4±2.65)岁,23 例为女性患者,29例为男性患者,病程范围为1~9个月,平均病程为(2.54±1.10)个月。 对照组中,年龄范围为 47~71岁,平均年龄为(55.5±2.43)岁,22 例为女性患者,30 例为男性患者,病程范围为 1~8 个月,平均病程为(2.89±1.02)个月。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作业疗法、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与神经肌肉电刺激并进行常规平衡训练。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强化患侧下肢负重训练,健足与患组放置于电子地秤秤面中部与同高的地砖,于各方向缓慢移动中心,保证姿势正确,尽可能负重患侧下肢,循序渐进,逐渐改善,具体动作主要包括座位转换、重心前移、抗膝过伸训练、踝离心背伸及转身等内容,30 min/d左右,1周训练6 d,训练时间为6周。利用与膝盖同高的凳子进行座位转换训练。取患者站立位进行过膝过伸训练,于膝盖0~15°屈伸范围,加强控制与负重。进行踝离心背伸训练前,患者需具有膝0~15°范围内与踝背伸的控制能力。在训练过程中,确保姿势稳定,逐渐减少辅助,增加难度,负重训练结束后,可进行放松训练,例如下肢肌肉牵拉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改良功能性前伸测试(MFRT)、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最大步行速度等临床指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最大步行速度临床指标对比

治疗后,实验组 BBS评分为(49.54±5.7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为(40.32±7.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最大步行速度分别为(78.32±11.33)m/min 与(60.22±11.10)m/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BBS 最大步行速度(m/min)对照组(n=52)实验组(n=52)P值40.32±7.10 49.54±5.78<0.05 60.22±11.10 78.32±11.33<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FRT评分对比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改良FRT评分分别为(0.180±0.030)分与(0.182±0.03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改良的FRT评分分别为(0.219±0.030)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为(0.190±0.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脑部血管发生损害或血液流通障碍,影响脑组织功能,造成一系列临床症状[2]。尽快给予患者康复治疗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使患者正确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平衡能力。

脑卒中主要伤害为脑功能损伤,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脑功能。平衡能力为根据机体多种感觉输入[3],重心适度移动,于不同姿势和负重下,维持姿势稳定。在临床治疗中,平衡功能障碍较为常见[4],主要表现为中心不自主摆动增加,患侧下肢负重能力减弱,跌倒发生率较高,影响重心转移能力。常规平衡训练逐渐要求重心移动,但对不同环节的目标设定并不明确,未进行定量控制,临床应用效果并不理想[5]。强化患侧下肢负重训练,与单一常规平衡训练相比,可强化训练效果,强化步行能力,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在该次研究中,治疗后,实验组BBS评分为(49.54±5.7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最大步行速度分别为(78.32±11.33)m/min与(60.22±11.10)m/min,实验组治疗后改良的FRT评分分别为(0.219±0.03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脑卒中患者中应用强化患侧下肢负重训练,可有效提高功能步行能力,有利于后续康复治疗进行,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强化患侧下肢负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改善临床指标,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琳峰,宋水江,杨丹丹,等.强化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4(2):241-242.

[2]翟宏伟,巩尊科,陈伟,等.平衡功能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0(5):348-349.

[3]翟浩瀚,王玉龙,王玉珍,等.平衡仪反馈训练法和Bobath平衡训练法对偏瘫患者平衡和功能性行走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20(10):753-755.

[4]Cheng PT,Wang CM,Chung CY,et al.Effects of visual feedback rhythmic weight-shift training on hemiplegic stroke patients[J].Clin Rehabil,2014,18(7):747-753.

[5]孟凡,贾晓红,王人成,等.基于虚拟游戏的视觉生物反馈技术在康复运动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2):165-166.

猜你喜欢

患侧步行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更 正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从步行到奔跑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