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译者主体性与创造性
2018-05-15郭晓璇
【摘要】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译者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以来,对于译者角色的定义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话题。本文从译者主体性发,阐述了译者的主体性以及译文的创造性,随着译者主体意识日渐明显,要求译者不仅要客观地“忠实”于原著,更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灵活选择恰当有效的翻译策略,充分解决文化传统、语言习惯、价值观念等实际差异所造成的翻译局限,使译文达到神合且意合的境界。
【关键词】主体意识;忠实;创造
【作者简介】郭晓璇,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译者角色概述
在中外翻译传统中,翻译者被冠以“舌人”、“带着镣铐的舞者”、“翻译机器”、“应声虫”、“传声筒”等负面称号。17世纪翻译家约翰·德莱顿认为,译者应绝对服从于原作者,听从原作者的指挥,译文应绝对忠实于原文,不可随意改变原文意思,由此产生了西方译论中著名的“主仆说”,此外,杨绛(1996:93)曾明确指出,翻译工作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这是一项苦差,一切得听从主人,不能自作主张。而且一主二仆,同时伺候着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作者。”
与“仆人说”相对立的说法是西方“翻译者即反叛者”理论,在翻译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某些障碍和局限,如果亦步亦趋地跟着原文走,不免会造成译文古板而平实,失去了原文的神采,在这种情况下,译者会发挥其创造性,从受众的角度对译文进行适当地改写,通过某种意义上的“背叛”在目的语的环境里重新展现原文意境和内涵,以满足读者的审美期待与接受心理。
处于二者之间的是“隐形说”与“透明说”,常常表现为译者在翻译中不掺杂个人主观感情色彩,不发表个人态度,一切以原文为出发点,真正做到译者“不可见。”当代翻译家欧阳桢提出鉴别翻译的三个标准:自明、信达、透明。其中“透明”便是指译者的“透明”,在这种条件下,译文应该追求“透明”的效果,即译文要能够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原作者的写作特点,做到毫无翻译痕迹,在译文中展示作者的背景特征、写作个性和习惯,而不是译者自己的特点。
译者的主体性
仲伟合、周静(2006)提出:“译者的主体性是指在尊重客观翻译环境的前提下,在充分认识和理解译入语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整个翻译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它体现了译者在语言操作、文化特质、艺术创造、美学标准及人文品格等方面的自觉意识,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受动性等特点。”屠国元、朱献珑(2003)认为,译者的主体性是:“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所以,机械地遵循原文意思和格式进行复述并不能称之为翻译。恰如科学理论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 Kuhn)所指出的:“科学家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必须受到一系列复杂的思想上的和操作上的约束”。杨武能(1998)针对译者定位问题时提出“全面而如实地反映文学翻译特性的图形应该是:作家-原著-翻译家-译本-读者。”他认为翻译活动的主体为多个:作家、翻译家和读者,但是在整个创造性活动中,翻译家无疑处于中心枢纽地位,虽然作家和读者也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但是处于中心地位的,仍然是译者这个主体。
译者在任何一种翻译活动中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不仅要着重表达原文的诗性特征,传递主要信息,表达文学感情,还应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和能动性,所以译者在发挥创造性功能来制定翻译策略时,不单单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多的是在考验译者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
译文的创造性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一味的遵循“忠实”原则,传达原文精神、意义、风格,导致其译作常常被称为“不忠的美人”或是“忠实得丑陋”,即无法同时满足原著作者与读者的需求。译文与原文的完全对等并不是翻译所追求的目标,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最佳交际效果,通过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向受众传达一定的信息。这意味着,“译者必须能够针对特定翻译目的选择特定的翻译方法或策略”。如果仅仅单纯追求与原文对照一致,不进行任何修改阐释,将原文词句一字不差地译出,也只是拘泥于只翻译表面的语言结构,所得的效果不免差强人意。理想的译文要求译者大胆创新,基于受众的可接受性,重新组织语言结构,语境关系,达到译者、原作者以及译文之间的平衡,使译文更符合读者的语言习惯,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
虽然“忠实”是翻译的一贯原则,在一定的时代背景,文化差异,政治条件下,“创造”也不失为一种更为恰当的翻译策略。译者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译文创造,如异化与归化,直译与意译等,以此来体现译者的主体性及译文的创造性。因此,在未来的翻译工作将逐步注重提高译文质量,培养翻译人才,将越来越依靠发展译者自身的知识、智力、技能,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也越来越转向提升译者自身的技能,发掘和开发译者的翻译潜能。只有这样才能給予译者一定的自由,进而提高译文质量和推动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勇林.译学研究范式:转向、开拓和创新[A].杨自检主编:译学新探[C].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386-410.
[2]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 (6):8-14.
[3]杨绛.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J].中国翻译,1986: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