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8-05-15高启杰李静费佐兰
高启杰 李静 费佐兰
摘要:近年来,农产品电商在我国发展迅速,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本文基于实地调研的48家样本企业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等方法,分析了平台服务企业、支撑服务企业、应用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表明,三类农产品电商企业在生产经营、企业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初具成效,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不成熟,还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推动,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企业应制定战略性计划,突出自身特色,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电商;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
1 引言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指在农产品的生产流通过程中融入电子商务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布和收集信息,并借助产品产地与冷链物流,在互联网上完成产品与服务的买卖等业务过程[1]。作为一种新的农产品交易形式,农产品电商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有利于突破时间和空间因素对农产品流通的限制,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信息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转变。近年来,农产品电商在我国发展迅速,国家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超过了3万家,农产品网络交易额年均增速达到50%以上,然而,亏本经营却是绝大多数农产品电商企业的现状,目前国内的农产品电商平台仅有1%盈利,4%持平,95%亏损,其中巨额亏损占到了7%[2],盈利困局亟待突破。国外专家学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较早,一方面从网络基础、农产品特性、交易主体等方面进行了基础性研究,认为电子商务对于农产品的生產和消费能够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农产品电商的物流供应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物流运作的建议和对策。
我国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开始于21世纪初期,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研究早期,主要对农产品电商的概念和可行性进行了讨论[3-4],尽管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但都为农产品电商展开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一部分专家开始探索农产品电商的运营模式。吴玉刚[5]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宏观环境,并根据交易主体的不同将农产品电子商务划分为B2B(企业-企业)、B2C(企业-消费者)和B2G(企业-政府)三种模式;胡天石[6]则从实践出发,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活动中所出现的七种模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第三方市场模式适用于我国国情并具有相对发展优势。此外,还有一些研究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电商进行详细阐述和系统分析,总结了国外发展农产品电商的实践经验,并提出优化和促进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的一系列措施。
从已有文献来看,大部分研究局限于从理论视角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运营模式、影响因素、未来趋势等方面,结合现实数据的实证研究十分缺乏。基于此,本文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并通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了一系列结论,反映出农产品电商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由于企业数据的获得存在较大难度,本文包含的样本企业数量较少,且部分企业的数据不够完善,得到的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深入了解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提出有利于农产品电商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农产品电商企业的类型划分
农产品电商企业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也是农产品电商交易的主体之一,作为电子商务生态链的基础和基本要素,在交易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7]。现阶段对于农产品电商主体的划分还存在许多争议,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和结论。根据农产品电商企业承担的角色和功能的不同,本文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平台服务企业、支撑服务企业和应用企业三类,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其中,平台服务企业为农产品电商提供交易平台,支撑服务企业提供物流配送、金融支付、信用评价等配套服务,应用企业主要运用第三方平台及第三方服务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三类企业协同运作,共同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
3 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现状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调研走访的48家企业,其中平台服务企业21家,支撑服务企业2家,应用企业25家。调研地点分布在甘肃、北京、河北、山东、湖南、浙江、江西、四川8个省/市。
3.1 平台服务企业
平台服务企业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线上交易平台,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平台服务类企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如下。
(1)从成立时间来看,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企业起步较晚,尚处在发展阶段。数据显示,企业最早成立于1997年,最晚成立于2016年8月,其中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企业占到企业的66.7%,说明平台服务企业发展时间较短,还不够成熟。
(2)从服务项目交易额来看,大部分平台企业为用户提供免费服务,少部分收取具体的服务费用。其中,1家企业针对技术、咨询、仓储、金融服务进行收费,占到企业总数的4.8%;3家企业提供包装设计、美工、培训等收费服务项目,占到了企业总数的14.3%。
(3)从流量收费标准来看,8家平台企业对入驻的商家收取一定的费用,其余13家企业则对商家免费。收取费用主要有两种标准,一种是按成交额的一定比例收取费用,本次调研的企业中最高比例达到了10%,最低为2%,有1家企业按商品类别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比例进行收费,收费标准在0-5%之间;另一种是每一年收取一定的年费,不过相比于按成交额的比例收费这种情况较为少见,本次调研的企业中仅有一家。
(4)从用户活跃度来看,整体而言,活跃用户数占平台注册用户总数的比重不高,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以每周使用平台进行农产品线上交易两次以上作为评价活跃用户的标准,统计具有活跃用户的样本企业共有13家,活跃用户最多的可达注册用户总数的75%,最少的仅占1.85%。
(5)从物流配送来看,大多数企业都选择采用第三方物流,与顺风、黑狗等物流公司均开展了长期合作。数据显示,只有4家企业采用自建物流进行配送,占到企业总数的19.05%;其中有一家平台企业订单全部采用自建物流进行配送,另外三家是同时采用自建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两种配送方式。
(6)从企业效益来看,平台服务企业的利润普遍不高,甚至部分企业出现了亏损。由于农产品电商平台企业起步较晚,尚处在发展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知名度不够,用户较少;再加上不符合传统消费习惯,消费者不能完全信任线上购买农产品的质量,以及物流成本、管理成本较高等问题,企业的效益较低。在调研的样本企业中,有33.3%的企业出现了零利润和负利润,在利润为正的企业中,大部分企业的利润也只能达到3%-5%左右,只能暂时维持企业的基本业务,收益甚微。
(7)从对社会的影响来看,在调研的样本企业中,有11家企业具有质量监督体系,包括物流溯源体系、农产品检验标准体系、质量追溯体系等,占到了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对农产品质量监督和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由于农产品对物流的要求很高,在带动快递行业业务收入方面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3.2 支撑服务企业
支撑服务企业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物流、金融、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对于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本次调研的样本量较小,样本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本次调研的企业中只有2家支撑服务企业,且都为物流服务企业,基于样本数据的分析对其发展现状总结如下。
(1)从成立时间来看,两家企业从事电商时间均在2014年,起步较晚,尚处在发展阶段。
(2)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参差不齐,其中一家企业的仓储容量达到了8000m3,配有冷藏车11辆;而另外一家企业的仓储容量則不足前者的1/2,也不具有冷藏车。对于冷藏库容量,两家企业都能达到4000m3以上。
(3)从效率来看,订单处理时长都能保持在24小时以内,订单处理效率较高,符合顾客预期;配送效率参差不齐,有企业小于5小时,有企业则长达48小时。
(4)从人力资源来看,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数占企业员工总数的20-30%,专业人才缺乏。
3.3 应用企业
应用企业直接与消费者进行对接,其经营和运行能够直接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了解和掌握应用企业的发展现状十分必要。
(1)从成立时间来看,我国的农产品企业在交易市场中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其基本运作已经步入正轨,但从事电商起步较晚,尚处在发展阶段。调研的25家应用企业中,最早的企业成立于1996年,最晚的成立于2016年3月;企业从事电商的时间最早开始于2006年,最晚的是2016年3月份刚刚起步。整体来看,成立5年以上的企业有17家,占到了总数的68%,只有8家企业成立不足五年;而从事电商一年以上的企业只有9家,仅占总数的36%,大部分企业都是刚刚开始探索电子商务的发展道路。
(2)从销售额来看,大多数应用企业的农产品销售仍以线下为主,线上所占销售总额的比重较少。从整体平均来看,线上交易额仅占到线下交易额的36.5%,但所有企业都有一定比重的线上交易额,而其中有三家企业进行的是纯线上交易,线下交易额为0。从线上交易来看,多数企业以B2C交易为主,B2B交易额所占比重较小。从销售范围来看,企业的交易额大多来自境内,海外交易额很少,还不足境内交易额的20%。从采购额来看,应用企业的采购以线下和境内采购为主,线上采购和海外采购非常少。数据显示,进行线上采购的企业有6家,仅占调研企业总数的24%;进行海外采购的企业只有2家,仅占调研企业总数的8%。究其原因,一个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更加信任;另一个是考虑到海外运输成本高、存在关税等问题,再加上许多生鲜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质量不能保证,因此几乎没有企业进行海外采购。
(3)从产品类别来看,销售水果、蔬菜、水产等生鲜类农产品的企业最多,占到了企业总数的50%左右,这是由于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生鲜电商在我国的市场日益广阔,不少大型电商进军农产品的第一步就是销售生鲜类农产品,也有不少规模较小的企业专门进行水果、蔬菜、蛋类、乳制品的售卖。另外,一部分企业依托区位优势,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进行线上销售,可以预测,随着供应链和物流的进一步完善,特色农产品将成为应用企业发展的新趋势。
(4)从基础设施来看,应用企业的基础设施不完善,自建基地的生产效率和利用率都不高。拥有冷藏库的一共有8家企业,其中7家是销售生鲜农产品的企业,1家是销售药材、蜂蜜等产品的企业,专门销售生鲜农产品的12家企业中有5家没有冷藏库;拥有冷藏车的企业只有2家,分别是1辆和4辆,仅占企业总数的8%;拥有仓库的一共有11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44%,大多是销售水果、干果、药材的企业。拥有自建生产基地的企业有13家,占企业总数的52%,这说明有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了自建生产的优势,不再把采购作为获得农产品的唯一渠道。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拥有自建生产基地的13家企业中,有两家当年自建基地的产量为0,另外11家企业的自建基地产量也远小于采购量,说明自建生产基地的生产效率低,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5)从人员配置来看,企业专门从事电商的工作人员人数较少,在企业员工总数中所占比例很小。尽管本次调研中电商从业人员最多的企业达到了31人,占企业员工总数的79.5%,还有一家企业14名员工全部从事电商工作,但仍有40%的企业电商从业人员不足企业员工总数的1/5,甚至有1家企业没有专门从事电商的员工,说明应用企业在电子商务业务发展与开拓方面存在人员不足。另外,本科以上的员工数在员工总数中所占比重较小,除个别企业外,均不足企业员工总数的50%,甚至有1家企业本科以上员工数为0人,长期看来不利于企业的业务拓展和高效运营。
4 农产品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三类农产品电商企业在生产经营、企业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初具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4.1 发展时间较短,企业难以盈利
农产品电商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多数农业企业为了维持利润仍然选择传统的线下经营模式,专门通过线上经营维持运作的企业非常少。同时,企业对应的自身农产品电商的数据并不明确,甚至有大量的指标未进行统计,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这方面也疏于管理,再加上同质化竞争严重、电商运作效率低等问题,导致企业收益不高甚至亏损严重,发展动力不足。
4.2 基础设施不完善,利用率低
对于物流服务企业,仓储、冷藏库、冷藏车等基本设施容量不足甚至缺乏,物流配送体系薄弱,成为制约农产品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应用企业,尤其是经营生鲜农产品的企业,缺乏冷藏库、冷藏车等设施对农产品的保鲜十分不利,不仅造成企业销售产品的质量下降,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和损失,也降低了企业的信誉。有些应用企业虽然拥有自建生产基地,但利用效率很低,既没有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优势,又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4.3 人才不足,缺乏激励机制
人员配置上,三类企业专门从事电商的员工人数不足,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门人才则更少,这对我国农产品电商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同时,企业员工福利体系不完善,有部分企业未发放员工福利,缺乏激励机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人才流失。
5 结论与对策
本文基于实地调研的48家样本企业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等方法,分析了平台服务企业、支撑服务企业、应用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三类农产品电商企业在生产经营、企业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初具成效,但都存在着发展时间较短、同质化竞争严重、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人才不足等问题,使得企业难以盈利,发展动力不足。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一)政府角度
作为引导者和推动者,政府部门应从宏观层面把控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方向,切实关注农产品电商企业的困难和需求。一方面发挥政府职能,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农产品电商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明确自身定位,并在融资、贷款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同时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帮助企业建立并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定期进行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检查,促进农产品品质的提升。
另一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政府部门可定期派专门人员对农产品电商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应的支持。比如,针对平台服务企业基础设施不足、自建基地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政府需要提供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持,包括补贴、技术培训等;同时,政府应起到一个纽带作用为企业提供资源对接平台,解决农产品电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不足、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一些依靠企业自身力量难以实现的项目,也可以采取“政企合作”的形式,政府为企业提供保障,推动农产品电商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二)企业角度
首先,企业自身应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数据,必要时成立专门的数据统计分析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管理和监督,及时了解自身发展的不足,制定战略性计划,在完善自身的同时带动农产品电商的整体发展。其次,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突出自身经營的特色,利用品牌营销的优势提高收益。再次,企业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冷藏库、冷藏车的容量和数量,尤其是对于专门从事生鲜电商的企业而言,一方面保障了农产品品质,有利于企业形成良好的口碑;另一方面也对规范农产品市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最后,企业应适当提高员工的福利水平,一方面可以解决农产品电商企业人才不足、人力资源缺乏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企业电商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的长期战略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方方. 电子商务发展测度研究[D]. 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5.
[2]洪涛. 《2014~2015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简版)[J]. 中国果蔬,2016,(1):12-23.
[3]陈天宝. 我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机遇与挑战[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3,(3):38-41.
[4]胡天石,傅铁信. 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5,(5):23-27.
[5]吴玉刚. 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中的应用研究[D]. 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1.
[6]胡天石. 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7]纪淑娴,李军艳.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化与平衡研究[J]. 现代情报,2012,(12):71-74.
作者简介:
高启杰,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1963年7月出生,男,汉族,湖北武穴人,博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福利经济、农业推广及创新管理。
李静,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1993年1月出生,女,汉族,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经济发展与创新管理。
费佐兰,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女,汉族,贵州遵义人,博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福利经济、创新经济与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