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理论及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018-05-15谢岚
在学习一种新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会不可避免的将所学的新语言与自己的母语或是已熟练掌握的语言进行比较。拿初学英语的中国中小学生为例,在遇见自己不会发音的英文单词时,他们会用相似的中文汉字进行注音以便记忆。比如:我在教七年级新生的时候经常看到他们的书上标注着large(垃圾),dangerous(單脚肉丝)等等,让人忍俊不禁。其实这种联系比较的方法也是其学习英文的一种手段。而在语言学界,美国语言学家Robert Lado则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理论(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es)。尽管该理论存在不少局限性,但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它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是不可以忽略的。
一、对比分析理论的定义与发展
在《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1992)中有如下定义,“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或对比研究(contrastive study)指把两种语言体系进行比较,例如比较语音体系或语法。对比分析兴起并流行于20世纪50和60年代,是结构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上的应用。”事实上,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Benjamin Lee Whorf就首次提出了“对比语言学”这一术语。1945年,另一语言学家Charles C Fries也在其著作《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和学》(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中提出“最有效的教材应该以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科学描述和仔细对比为基础”(The most efficient materials are those that are based upon a scientific description of the language to be learned,carefully compared with a parallel description of the native language of the learner.) 这一思想。基于这一思想,Fries在密歇根大学的同事Robert Lado发表了第一本关于对比分析理论的著作,即《跨文化语言学》(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1957)。在该书中,Lado提出假说“学习者在学习一门外语时会发现有非常简单的部分,同时也有难以理解的部分;而那些与其母语相似的部分会很简单,反之,那些与其母语不同的部分则会非常复杂。”换句话说也就是母语会干扰到一门新语言的学习,然而,这些干扰可以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进行预测,因而,Lado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把目的语与母语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相同点及差异,就能有效地预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教学”。
至此,对比分析假说系统地呈现在公众眼中。Carl James也认为这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对比分析理论的建立”。
二、对比分析假说的理论基础
总的来说,对比分析假说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1.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分支学派,美国结构语言学派强调“把语言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研究学习者的母语与第二语言的语音、单词、句子等语言单位的不同”。因而,学习一门外语就是将其特点与学习者母语结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得出异同点,从而使学习者获益。
2.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Carl James在其《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1988)一书中写到“第一语言的学习将影响到第二语言的学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迁移(transfer)”的概念。而“迁移”这一概念最早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指“学习过程中已有的知识或技能会对新知识或新技能获得产生影响”。Odlin将这一概念延伸到语言学范畴,他认为“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则根据目标语与习得语的异同程度分为促进和阻碍两类,即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正迁移是指母语与外语具有相同的元素,母语的语言习惯及模式有助于学习者掌握外语的语言习惯及模式。例如,英语与法语同属于印欧语系,两种语言在词汇拼写上存在不少相似之处。一个英语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在初学法语时或许会碰到语法上的困难,然而在遇见一个生单词时却不难猜测出意思。该学生对英语的了解就有效的促进了其法语学习。负迁移则指母语的习惯及表达与目的语相异,并且会干扰或阻碍的目的语学习习惯的养成。例如,中国学生在表达“某人在做某事”时,会习惯性地忘记加上第三人称单数,也就是“s”。原因无他,在汉语表达中,单个人与多数人进行某一动作时所用的动词并无变化。又比如,中国学生在口语中经常“he”“she”不分,在说忘形的情况下,同一人前一句用“he”指代,后一句又变成“she”的情况十分常见。这是因为在汉语中,“他”与“她”的读音相同,都读“ta”。由此可见,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差异会对学习者学习目标与造成负面影响,学生在学习时会不自觉地讲母语习惯迁移到目标语中。
这些理论的提出和实践帮助产生了“对比分析假说”,即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来源于第一语言系统对第二语言系统的干扰。教师通过比较分析两种语言系统的异同,就可以预测出学生学习的难点,再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三、对比分析理论的不同版本
在对比分析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语言学家们对其在外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因而,对比分析理论形成了三个不同的版本,即强式版本,弱式版本与温和版本。
1.强式版本(strong version)。强式版本以C. Fries和R. Lado为代表,他们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遇到的困难与会发生的错误都可以通过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比较分析而预测出来。所以,R. Lado曾写道“我们可以通过系统地比较目的语与学生母语的语言文化,遇见并描写学习中容易和不会造成困难的句型。我们认为编写最新教学与實验材料必须以这种对比为基础。”
强式版本统治外语教学界长达20年之久,受到了不少语言学家的拥戴,如C. D. Waddle和E. C. Trager等。他们将其主要思想归纳为:“1. 母语的干扰是外语学习的最大障碍;2. 在外语学习中所出现的错误主要是由母语与外语之间在文化、结构和习惯上的差异造成的;3.这种差异越大,造成的干扰也就越显著;4.对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是有必要的,因为可以由此预测学习过程过可能出现的错误;5.教师的人物是找出两种语言中的差别并进行教学,而学生的任务则是学习这些差别。”
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版本才因其脱离实际而受到批评。
2.弱式版本(weak version)。以R. Woodhaugh,C. James为代表的一派语言学家认为强式版本的设想太难以操作,而且通过对比分析而预测出来学习者可能发生的错误并没有发生,相反那些没有预测到的反而发生了。因此,他们提出了弱式版本,认为对比分析不应用于预测而更适用于解释说明。
在弱式版本中,学者们强调在错误出现后,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这些错误的根源,从而对这些错误加以纠正,避免再次发生。这一版本要求教学工作者将其已掌握的知识汇总整理,得出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异同,再教授给学生。这样,对比分析的可行性得到提高。然而这一版本仍然存在其局限性。
3.温和版本(moderate version)。1970年,语言学家J. Oller和S. Ziahosseiny基于强式弱式两个版本提出了一个折衷的假设,即“温和版本”。他们认为“依据所观察到的两种语言间的相似或相异处,对两种语言的具体和抽象的语言模式进行分门别类才是学习的基础;因而,无论是一个语言系统内部还是在多个语言系统中间,只要这些模式存在形式上或意义上的细微差别,就会产生混淆。”也就是说,母语与第二语言中内部的细微差别才对学习者的干扰最大。
总的来说,温和版本比较切合学习者学习过程所会遇到的困难实际。它强调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忽略那些细微差别。这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事也有相似之处。在遇到重大困难时,我们通常会倾尽全力应对,而那些小麻烦反而会被忽略。殊不知,这些小麻烦往往会造成大疏漏。例如,英语中名词的单复数,学习者即使在口语表达中将单复数混淆,也不会对听者造成语义理解上的偏误,然而在写作中,若是名词单复数混用,则会给读者一种该作者语言能力低的感觉。
四、对比分析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对比分析理论的出现对外语教学做出了一系列贡献。首先,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对比分析方法。Rod Ellis在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一书中将对比分析方法分为四个步骤:“1.描写(description),如对两种语言中显著特征的描写;2.选择(selection),即挑选出两种语言中相关事项进行细致的比较,如句法、词汇等方面;3.比较(comparison),即对两种语言的显著领域进行对比,得出其异同点;4.预测(prediction),即对学习者可能发生的偏误进行预测。”这套系统的方法有利于教学者对目的语与母语进行分析,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其次,对比分析理论在研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和参考资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外语教材的编写。同时,C. Fries和R. Lado的思想也为外语教材的编写指明了方向。最后,对比分析理论的发展使广大的外语教师更深刻的认识到了不同语言系统中所存在的差异。中国语言大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指明事物的异同所在不难,追究他们何以有此异同就不那么容易了。而这恰恰是对比研究的最终目的。”对比分析理论使得外语教学工作者对不同语言中的差异进行分析,了解其差异的根源,有助于他们灵活的改变其教学方式,使学习内容更加易懂。
当然,对比分析理论也存在着一系列的局限性。语言学界对对比分析最主要的批评就在于它将“困难”(difficulty)与“差异”(difference)等同起来。然而,研究成果表明,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或是发生的错误并不仅限于母语的干扰,根据Rod Ellis所说,“母语干扰所造成的错误之战学习者全部错误的33%”。学习者会发生错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环境或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另外,对比分析理论对预测能力的高估也引发了相关问题,如通过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后所预测的错误并没有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出现,而在学习过程中真正遇到的困难或是发生的错误有时又不在预测范围内,因而,这一理论就会犯下预测不足或是预测过剩的错误。再者,它对语言教学者的能力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教学者对母语字词、句法有丰富的了解,还要求教师们对学生的母语习惯及思维方式有一定程度的认识。R. Woodhaugh就曾批判到“它要求语言学习者掌握一整套形成于一个可理解的语言理论之内的有关语言普遍性的知识,而这一理论又必须能够对语言的句法、语义和音位加以充分的、全面的描述。”
总而言之,尽管对比分析理论存在不少缺陷,它仍然能适用于外语教学法中并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
五、对比分析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对比分析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有一定程度的帮助。第一,如果教师能对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异同处有相关了解,就能事先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对错误进行分析和讲解,或帮助学生克服由母语负迁移而带来的学习上的困难,帮助学生在基础阶段养成良好的外语习惯,从而掌握教和学的主动权。第二,对比分析理论能帮助教师在课前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通过对比分析两种语言系统,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获相似而又有区别的地方,教师就可以大致预测出课程的重难点。这样,教师在课程时间分配、教学与测试的比例分配上就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更有利于其教学工作的进行。第三,加强母语和英语在文化背景之间差异的对比分析,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许多都是由于交际者对两种文化的不同缺乏了解而导致的。例如:当英美人士听到他人对自己或家人的夸奖赞美通常会说谢谢,而按中国文化,被夸奖人需要表示出谦虚。如果学习者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就不可避免出现失误。所以,注意母语和英语的文化背景差异的对比分析,对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四,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适当使用母语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在语法和部分单一意义的词汇讲解中少量使用汉语比完全使用英语更加有效率,但需要把握度。合理地使用母语,利用母语相应的知识能够是母语和英语学习相得益彰,甚至互相促进。
运用对比分析理论会出现两种极端的现象。一种是在课堂上详细讲解母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使课堂变成纯理论教学,不给学生练习的时间;而另一种则是过分强调练习,将两种语言系统中的差异当作背景知识,以此为理论基础让学生重复练习。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比分析理论的运用和应该处于两种极端方法之间,既不忽略理论知识,也让学生拥有练习的机会。那么,教师在制定教案时,就应该“充分利用对比研究的成果,以明确难点,突出重点。在课堂上以练为主,要根据对比研究的成果,对会造成干扰的地方多练,对不讲就容易出错的地方,不应该讲得过多,应精讲多练,要杜绝因引入对比而使实践课理论课化,使技能课知识课化。”
综上所述,对比分析理论让外语教师们受益匪浅。在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对比分析理论经历了一个从鼎盛到批判再到重新认知的过程。尽管仍有不少学者对对比分析理论持怀疑态度,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母语与英语的比较和分析是完全有必要的。如果能更切合实际的运用对比分析理论,那么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将得到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199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Fries,Charles C.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45.
[3]Lado,Robert.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
[4]R.J.DiPictro.歐美对比语言学的发展概况.陈平摘译[J].国外语言学,1980.
[5]张利.浅析对比分析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
[6]James,C.Contrastive Analysis.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80.
[7]黄怀飞.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及其理论阐释[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
[8]Odlin,T.Language Transf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9]Sridhar,S.N.Contrastive Analysis,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Pergamon Press,1981.
[10]Oller,J.W.&Ziahosseiny;,S.M.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and Spelling Errors.Language Learning,1970.
[11]Rod Ellis.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12]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2.
[13]R.Woodhaugh.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Inc.,1970.
[14]俞约法.对比语言学与外语教学中的对比-教学法流派的对比观比较研究[J].外语学刊,1991.
【作者简介】谢岚,武汉市卓刀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