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甸之东》中独特的道德观

2018-05-15魏蔚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道德观凯西阿伦

魏蔚

摘要:斯坦贝克在《伊甸之东》中表达了独特的道德观。斯坦贝克认为,恶与恨并非绝对消极的负面因素。人类正是因为恶而感知到善,因为恨而激发了爱。善与恶、爱与恨两者缺一不可,互为依赖。

关键词:《伊甸之东》;道德观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3.044

中图分类号:1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3-0161-03

数千年来基督教的教条学说一直都建立在柏拉图的思想理念之上。对柏拉图来说,上帝代表着“逻各斯”,耶稣代表着“逻各斯的语言”(McGrath2007:264)。因此,基督教的道德观实际上是以“逻各斯中心主义”,即“二元对立”为基础,进而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只有黑与白、对与错这样的极端,绝对没有第三者。比如:在上帝和人类、天堂和地狱、神性和人性、善与恶、爱与恨这样的对立面中,前者被认为比后者更优越,后者应该被消灭,或者至少必须服从前者。对于基督教徒来说,人类被创造出来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赞美上帝。善就是对上帝绝对服,其它一切行为都被视为恶。因此,西方文化和哲学中关于善恶的标准就这样早早的被确定下来——信仰上帝并严格遵守上帝教诲的人代表着绝对的善,而否认上帝甚至挑战上帝权威的人,比如撒旦,则代表了绝对的恶。

然而,不少作家和学者对这种传统的道德哲学持不同观点。约翰·弥尔顿,这位对斯坦贝克影响最深的诗人在其名作《论出版自由》里就鲜明地指出:“善恶共存不分离,善恶交织知彼此,善恶相似难分辨”(Milton 1927:45)。对于弥尔顿来说,善与恶共生共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恶哪来的善?没有善人们怎么能认知恶?当然,弥尔顿并非完全否认基督教的道德观,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诸如爱、善良、正义、仁慈等等这些基督教基本美德永远不会改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督教严谨的道德观已经慢慢变得僵化、不合时宜,和新的思想学说格格不入。正因如此,人们才开始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善与恶,爱与恨的关系。

斯坦贝克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作家,《愤怒的葡萄》、《胜负未决》、《人鼠之间》等都是其代表作。斯坦贝克一直被标榜为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家,但是在《伊甸之东》中,斯坦贝克“第一次在写作生涯中全力应对道德主题”(Brunn 1952:15)。小说以《创世纪》中该隐谋杀弟弟亚伯的圣经典故为主线,涵盖了塔斯克家族两代人的命运。和传统说教式的道德小说不同,《在伊甸之东》中,善与恶,爱与恨、忠与叛交织缠绕,难分彼此,斯坦贝克也没有对主角做出任何具体的道德评判,让读者觉得每个主角都善中有恶,恶中有善,表达了斯坦贝克独特的道德观。

小说的女主角凯西可以说是邪恶的典型,被称之为“文学作品中最邪恶、或许最残酷的一个角色”(George 2005:132)——10岁和两个男孩玩性游戏,被当场捉住;14岁和拉丁语老师发生性关系,导致后者羞愧自尽;16岁离家出走,数次被父母抓回家狠打,出于报复,放火烧死父母一走了之;嫁给亚当生了双胞胎之后又要离家出走,遭拒后开枪打伤亚当;随后跑到妓院做妓女,最后成了妓院老鸨。有评论家认为凯西“代表着纯粹的邪恶……长着娃娃脸的恶魔,性堕落者,凶手……”(Prescott 1952:21)。

但是,凯西其实也有内心善良的一面。当亚当阻止凯西离家时,凯西开枪打伤了亚当,但是凯西并不想要亚当的性命,因为她不喜欢被人控制,只想离家寻求自由。凯西当了妓院的老鸨后,对所有妓女一视同仁,所有妓女都信任她,依仗她的保护。当凯西得知自己亲骨肉阿伦的消息后,从不信教的她特意天天晚上去教堂等候阿伦,但是只敢远观不敢接近,生怕天真的阿伦得知详情后经受不住打击,并在自杀前把所有的财产留给了阿伦。综合上述,可以看出凯西并非是个无恶不作的邪恶之徒,她也像所有母亲那样,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也有自己的长处。

凯西的悲剧并非完全由她的恶所造成,而是因为她无法感知到善的存在。凯西儿时就对人性的阴暗面了如指掌,善于把男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在凯西的眼里,所有的男人都是骗子,丑陋的东西。但是凯西对善良、仁慈、爱这样的美德却视若罔闻。比如,凯西身负重伤被亚当救下,亚当细心呵护照料凯西并向她求婚。但是凯西对亚当的热情和诚恳却迷惑不解,因为凯西从来没有感受过爱和关心,在她的眼里,所有的男人对她都是别有用心,都是想和她上床。当亚当按照兄弟卡尔遗愿,把卡尔的遗产留给凯西的时候,凯西却觉得老实巴交的亚当一定别有用心。因为凯西的世界里只有邪恶和欺骗,所以她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亚当心甘情愿把财产留给她。如果她是亚当,一定早就把财产私吞了。所以,亚当一针见血的对凯西指出:“一个自认为很了解男人的女人,通常只了解男人的一面而从未考虑过男人的另外一面,但是你不能否认另一面的存在”(Steinbeck 1986:422)。所以,凯西的悲剧在于只看见事物的阴暗面,而忽视了事物积极的一面,所以,她永远生活在黑暗中。

同样,小说的另一位主角亚当则是善良诚实的典范。他天生正直仁慈,甚至当兵打仗都不愿制造杀戮,而被判入狱。在别人的眼中,亚当“如此诚实以至于他除了诚实之外啥都不想(Steinbeck 1986:726)。但是,亚当的悲剧却恰恰和凯西相反——他眼里只有善,却忽视了恶的存在。亚当深爱着凯西,一直幻想着建立一座“伊甸园”和凯西长相厮守。当凯西开枪打伤亚当离家出走后,亚当的精神世界彻底崩溃,变得混混沌沌长达十年之久,两个双胞胎也是由仆人一手带大。由此可见,亚当没有尽到父亲的应尽的义务,孩子从小缺乏父爱,精神生活匮乏,也为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因为小儿子阿伦长得像凯西,所以亚当一直对阿伦疼爱有加,而忽视了大儿子卡尔。卡尔遗传了母亲凯西所谓“邪恶”的基因,从小就深谙世事,一直设法努力控制自己“邪恶”的冲动。因为父亲亚当偏爱弟弟,使得卡尔非常嫉妒,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刁钻。小儿子阿伦是个涉世未深,活在理想中的人物。阿伦得知自己母亲尚在人世的消息后,无法接受事实,一直沉溺于无稽的幻想之中,甚至覺得自己和母亲之间只有一个能活在这个世上。虽然仆人向亚当提醒暗示过阿伦的思想状态,但是亚当却始终无动于衷。事实上,亚当的邻居给这对双胞胎取名时,亚当不仅在场,而且非常清楚这两个名字在圣经里的寓意——兄弟相残,人类原罪。但是亚当却对随后在这两个孩子身上发生的一切置若罔闻,任由自己一代发生过的悲剧在下一代重演。最终,当卡尔把正当生意赚的钱当作礼物送给亚当时,亚当却抱着死板的道德观不放,认定卡尔的钱是剥削农民所得,呵斥卡尔把钱退回去。卡尔的希望彻底破灭,也激起了他邪恶的一面——向弟弟透露了母亲是妓院老鸨的事实。未经世事的阿伦梦幻破灭,离家当兵,最后战死沙场。亚当闻讯后突发中风,命悬一线。

同样,亚当的悲剧是由于他眼里只有善,而不愿去正视恶。亚当遇到凯西的时候,只看到了凯西“美丽的一面,而忽视了她邪恶的另一面”(Meyer2000:417)。亚当的哥哥查理斯和凯西属于同类人,一眼就看出凯西美丽光鲜下那邪恶的一面,劝告弟弟不要娶凯西。但是亚当却把哥哥的话当耳旁风。因此,亚当和凯西的婚姻注定是场悲剧。亚当的仆人曾这样评价亚当:“我认为他仁慈善良的一面太多了,以致成了累赘。这些会使他犯错,成为他的绊脚石”(Steinbeck 1986:583)。可以看出,亚当的道德观太死板,抱着陈旧腐朽的观念不放,不愿正视事物邪恶的一面,拒绝接受这个真实的世界,最终导致了悲剧一步步发生。所以,“在《伊甸之东》中,亚当和凯西都犯了同等的罪过”(Parini 1994:439)。

对于斯坦贝克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善恶斗争的历史:“人类……都逃不出善与恶的牢网。美德与罪恶构成了我们最基本的意识思维,也将是我们最终的意识形态……所有的诗歌和小说都是建立在人类善与恶永无休止的斗争之上”(Steinbeck 1986:542-543)。斯坦贝克并不认为恶是绝对负面的东西,应该完全从人类身上消除掉。相反,斯坦贝克认为正是善与恶的斗争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对于斯坦贝克来说,正因为善恶难辨,所以善“为了保持自身的平衡需要恶来调剂,反之亦然”(Meyer2000:429)。

按照基督教教义,人应该消除仇恨,因为仇恨是绝对消极负面的东西。比如,耶稣曾说“爱汝之敌人并为迫害汝之人祈祷”(The Holy Bible 1974:5),又说“爱敌如己”(The HolV Bible 1974:24)。在基督教道德观里,爱被推崇到无以伦比的高度,恨则是绝对消极负面的因素,应该尽力消除避免。但是,在斯坦贝克的眼中:“恨不能脱离爱而独自生存,恨需要爱去触发,去刺激”(Steinbeck 1986:648)。亚当的世界只有爱而没有恨,但是他的悲剧恰恰来源于爱。亚当如此深爱凯西,以至于凯西离家出走后,花了十余年时间才幡然醒悟,使孩子从小缺乏父爱。其实亚当的大儿子卡尔非常聪明懂事,更愿意和亚当交流,亚当偏偏因为小儿子阿伦长得像凯西而对后者偏爱有加,也间接导致了最后的家庭悲剧。

同样,凯西的世界里只有恨,没有爱。但是当凯西得知小儿子阿伦的消息后,潜在的母爱被激发了出来,整个人都变了。变得时常想着念着阿伦,幻想母女俩在一起的那种欢愉。亚当和凯西多年后再次相见,亚当坦诚自己已经不再爱她了。凯西听了居然怒不可遏,放声大喊:“我恨你,我头一次这么恨你”(Steinbeck 1986:427),还坚称:“我们一直都没离婚”(Steinbeck 1986:501)。当亚当离去后,凯西这个“恶魔”居然留下了伤心的眼泪,最后万念俱灰,选择自杀。综合上述,可以看出,凯西当初嫁给亚当,多多少少还是因为爱,可能当时连她自己都没感觉到,因为她从来不知道爱是什么。实际上,凯西一直把结婚证偷偷藏在保险柜里,并在遗书上留下了夫姓“凯瑟琳·塔斯克”的名字,而不是凯西。可以说,自从凯西有了爱之后,渐渐地从“恶魔”转变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正常人。

在斯坦贝克眼中,善与恶,爱与恨并非绝对的两级,而是互为补充、互为依赖。在《圣经》中,该隐出于嫉妒和仇恨谋杀了弟弟亚伯,这也是人类犯的第一宗严重的罪行。作为惩罚,该隐被上帝放逐,住在伊甸之东的挪得之地。但是正如塞缪尔所言:“但最终该隐活了下来并有了孩子,亞伯却仅仅活在故事中。所以,我们都是该隐的子孙”(Steinbeck 1986:354)。按照塞缪尔所说,该隐实际上并没有受到上帝的惩罚,而是受到了上帝的庇护。因此我们人类最初是从罪恶和仇恨之中繁衍发展,生生不息。只有通过罪恶和仇恨,人类才能感知到善良和上帝对人类无所不在的爱和宽恕。

[责任编辑:盛暑寒]

猜你喜欢

道德观凯西阿伦
孤独的食火鸟
卡卡的直升机
试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助学金道德观
试论劳动法的道德观
创新理念下大学生道德观问题探析
恩格斯的道德观及其启示
好狗凯西
好狗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