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研究

2018-05-15陈丹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23期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陈丹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来该院诊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110例自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股浅、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后动脉、足背动脉进行检查,对血管壁的斑块、狭窄及闭塞等现象进行观察,并对血流充盈情况及血流频谱常态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下肢血管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下肢动脉血管内径较对照组研究对象显著较小,血流量较对照组研究对象显著较低,频谱较对照组研究对象显著较宽,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准确的判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下肢血管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情况,在并对其血流动力学做出准确的评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且具有无创、可重复操作的优势,可作为临床诊治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诊断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2(a)-0166-02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LEAD)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该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均造成不利的影响。临床研究指出,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发病早期对其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积极地探讨有效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方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1]。目前临床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主要采取的方式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该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间来该院诊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来该院诊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110名自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110例患者,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54∶56,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9.8±5.2)岁。对照组110名研究对象,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52:58,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58.5±5.6)岁。两个研究组研究对象的各项组间资料在研究前均实施了统计学分析,并进行了差异性对比,结果提示组间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入组前均知情且同意,且该次研究经伦理研究会批准。

1.2 临床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5~10 MHz,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和俯卧位,对其股浅、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后动脉、足背动脉进行检查,对血管壁的斑块、狭窄及闭塞等现象进行观察,并对血流充盈情况及血流频谱常态进行观察。

1.3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别以(%)和(x±s)形式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运用χ2检验和t检验,检验结果以0.05为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下肢血管病变情况比较

观察组研究对象下肢血管斑塊、狭窄、闭塞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研究对象的下肢血流动力学比较

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下肢动脉血管内径较对照组研究对象显著较小,血流量较对照组研究对象显著较低,频谱较对照组研究对象显著较宽,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使得我国已经成为了糖尿病发病大国,拥有数量庞大的糖尿病患者。随着而来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率也显著升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主要是由于患者的下肢血管内膜发生了不规则的粥样硬化,而导致血管出现变形、扭曲,从而致病。国内外的学者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一旦并发下肢血管病变则会对其生存质量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如果不能够给予患者及时的诊断与积极地治疗,则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截肢,严重时引起患者死亡[2]。但是由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发病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因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绝大多数患者均是在病情发展到比较严重的时候才得到确诊,对其治疗效果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血管造影是临床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准确率,但是该诊断方式属于一种有创诊断方式,在诊断过程中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且不适用于长期追踪及反复检查,同时该诊断方式的费用较高。因此,该诊断方式并不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方式,也不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操作简单、可重复检查、灵敏度较高等临床优势[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之所以具备以上临床优势,主要是由于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直接且十分清晰地观察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这对于在早期及时发现患者的病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还可以实现全面观察血管管腔,及其斑块、动脉硬化形成情况,这对于动态监测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还能够提供血栓回声特点和血管管腔的变化情况,这一功能使得其能够对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从而为临床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4]。就该研究结果来看,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来说,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其下肢血管的斑块形成率、狭窄发生率和闭塞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健康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并且能够对其病变程度进行准确的区分和评估。同时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到,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与健康者相比,其下肢血管内径明显更小,血管内的血流量明显更低,显著较低,频谱明显更宽,以上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一方面可以对患者的下肢血管形态进行探查,另一方面可以全面掌握下肢血管的内径、血流、斑块、硬化、血栓形成等情况,从而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判断。由此可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血管造影检查相比,其优势明显[5]。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准确的判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下肢血管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情况,在并对其血流动力学做出准确的评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且具有无创、可重复操作的优势,可作为临床诊治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柳治,周静,刘水澎,等.应用 256-CT 血管造影与多普勒超声评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比较研究[J].中国 CT 和 MRI杂志,2016,14(6):125-127.

[2] 陈燕娜,曾秀芳,陈文,等.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技术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的效果[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7,24(2):40-43.

[3] 谢丹虹,陈漫清,罗育端,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法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体表及体内大血管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7):3389-3390.

[4] 薛珺,何秋芬,夏婉贤,等.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证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4, 20 (15):67-69.

[5] 袁岚,高婉仪,曾永威,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 25-羟维生素 D3评价2 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 (22):2614-2617.

(收稿日期:2017-11-09)

猜你喜欢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彩超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2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高频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病变性质鉴别诊断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