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2018-05-15黄淑英
黄淑英
[摘要]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作用。 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4例作为该次护理管理对象,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及管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应用基于全程健康教育基础上的护理干预及管理模式,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随访评价相比,研究组健康知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评价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情况相比,研究组所有患者的实际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在状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总满意率97.87%;对照组总满意率87.23%;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且增加医患和谐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全程健康教育;糖尿病;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2(b)-0130-03
糖尿病在我国属于高发性疾病,且是至今为止尚无特效药根治的慢性疾病之一[1]。一旦发生糖尿病,患者需要终生服药、保守治疗,有效控制血糖,因此糖尿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的影响[2]。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健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糖尿病患者知晓该疾病属于无法治愈性疾病,通常会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治疗中表现的不积极,甚至以消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治疗不及时,最终引发更严重的疾病,甚至累及其它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护理干预模式,其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从患者入院开始便实施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提升患者的自控意识,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因此,该文展开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4例作为该次护理管理对象,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6.77±3.61)岁,病程2~10年,平均(6.71±1.21)年;研究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6.89±3.46)岁病程2~10年,平均(6.54±1.19)年。两组患者均在该院治疗,并且经过多项检测确诊为糖尿病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及管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应用基于全程健康教育基础上的护理干预及管理模式,具体如下:①制定健康宣教计划:由护士长负责,统一组织所有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包括责任护士、实习护理人员等等,共同参与讨论,针对以往护理管理的情况做出总结,对以往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性制定全程健康教育计划。②资料搜集:所有患者入院阶段,护理人员均全面搜集患者信息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病程、教育状况、日常饮食、生活习惯、血糖控制状况、历史治疗状况等等,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文化程度,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状况、心理健康状況、年龄等因素,将健康教育难易程度明确划分[3]。③应用糖尿病健康手册: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制作相应的糖尿病健康手册,该手册的主要应用目的在于帮助糖尿病患者养成随时记录自身疾病状况、血糖控制状况、不良反应等事件的习惯,包括体重、血压、血糖、饮食内容、运动量、用药情况等,年龄较大的患者可由家属协助记录。④全程多样化健康知识宣教:开展多样化健康宣教方式,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可要求家属共同参与,主要讲解糖尿病病理知识、注意事项、血糖控制方式、饮食搭配、运动方式等等。且根据之前划分的健康教育难易患者,采取集中健康干预、小组式健康教育、一对一护患详细教育方式等多种方式,耐心讲解患者所需要掌握的各项知识,确保患者能够理解[4]。⑤用药指导:患者出院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尤其是年龄较大、记忆力较差的患者,嘱咐患者和家属,要按时、按量用药,定时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1.3 判断标准
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标准,并且计算护理满意率;患者出院后进行跟踪随访,在患者复诊时了解患者的实际状况,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包括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状况、心理状态提升状况、生活质量提升状况等;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跟踪随访,了解患者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涉及的所有数据都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随访评价比较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随访评价结果见表1,研究组健康知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评价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比较
两组患者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情况见表2:研究组所有患者的实际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在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非常满意31例,满意15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97.87%;对照组非常满意25例,满意16例,不满意6例,总满意率87.23%;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慢性疾病,且在我国发病率极高,目前的医疗技术尚无完全根治的方法及特效药物,患者通常依赖胰岛素等药物的控制,能够满足正常的生活和工作[5]。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定期到医院就诊,检查实际身体状况,有无并发症发生,更为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积极治疗心态的保持以及持续性的血糖控制[6]。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护理干预模式,其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从患者入院开始便实施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提升患者的自控意识,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7]。近年来,护理管理质量提升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管理内容,各大医疗机构都在不断探索全新的护理模式、管理模式,致力于满足现代医学模式不断转变的过程中,人们的实际医护服务需求[8]。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从患者健康知识、生活习惯、饮食营养、运动、心理等多个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让患者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健康知识,明晰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逐渐将自我控制和管理发展为一种习惯[9]。如此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实际生活质量,并且增加医患和谐关系,实现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双赢局面[10]。该次研究证实,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管理,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提升,且护理评价中满意度较高,因此该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參考文献]
[1] 徐炜堇,倪志萍,黄海燕.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a1):143.
[2] 杨白林,刘红梅,谯艳,等.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7(a1):232-232.
[3] 罗珊.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印染助剂,2017(1):27-29.
[4] 郑艳,何文雯.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0):179-182.
[5] 陈锦,李湘红,杨亦春,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管理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 21(6):933-935.
[6] 蔡晓芹,罗金华,张碧泉,等.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对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和血糖控制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25-27.
[7] 李晓慧,周维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4):1755-1757.
[8] 方春燕,王莉.全程规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0):5099-5102.
[9] 曾奕华,敖冬梅,刘琴,等.分项学习健康教育在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注射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7, 17(1):64-66.
[10] 刘淑敏,李宝玲,李芳,等.跨理论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7):584-587.
(收稿日期:201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