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应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观察与护理干预分析
2018-05-15周玉会
周玉会
[摘要]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应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效果与护理方法。 方法 择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该院ICU进行治疗的10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对其进行分组,即对照组(采取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联合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与综合护理),每组52例。 结果 研究组尿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与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家属对该次护理的满意率比较中,研究组(100.00%)高于对照组(88.46%)(P<0.05)。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并辅以综合护理可以有效促使尿酮转阴,降低血糖水平,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2(b)-0096-0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属于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危急重症之一,是指胰岛素分泌缺失所致的急性糖尿病并发症,临床表现为高酮血症、高血糖与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可并发急性肾衰竭、昏迷,甚至死亡[1]。目前,胰岛素注射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方法,其中以胰岛素泵注与多次皮下注射最为常见[2]。为了进一步完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方案,2016年7月—2017年7月该院ICU对52例患者应用了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收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于该院ICU进行治疗的10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条件:根据第14版《实用内科学》[3]中标准确诊,且经实验室检查证实(血糖指标在16.7~33.3 mmol/L,血酮体呈阳性,血pH<7.35);该次研究内容已告知患者家属知情;研究内容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肝、心、肾等脏器功能障碍;伴有其他内分泌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与恶性肿瘤。根据随机数表法将10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45~78岁,平均(55.5±4.3)岁;糖尿病病程2~20年,平均(10.5±2.2)年;其中Ⅰ型糖尿病8例,2型糖尿病44例。研究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45~78岁,平均(55.8±4.5)岁;糖尿病病程3~22年,平均(10.8±2.4)年;其中Ⅰ型糖尿病10例,2型糖尿病42例。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类型构成对比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吸氧、补液、心电监护、纠正酸碱与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同时,采用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进行治疗,首次用量为0.1 U/(kg·h);研究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胰岛素泵给予持续皮下注射,初始剂量0.05~0.1 U/(kg·h),餐前负荷量占40%,基础量占60%,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酸中毒得到有效纠正后将剂量改为0.05~0.1 U/h,控制血糖水平在睡前血糖与空腹血糖4~7 mmol/L,餐后2 h血糖4~9 mmol/L。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采取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合理用药治疗,并注意观察用药后患者的状态;全面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与病情变化;向患者与其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提高治疗依从性。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⑴心理支持:由于多数患者与家属缺少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了解,继而表现出緊张、恐惧等心理。针对此,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对其负性情绪给予疏导与安抚,引导他们以正确的观念看待疾病,积极配合相关医疗操作。同时,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多进行交流,使其缓解内心的不安,建立起对治疗的信心。⑵胰岛素泵护理:①胰岛素泵置入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说明该项操作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消除他们的疑虑。②胰岛素使用前,应先放置在室温环境中,避免温差过大而增加气泡量,继而影响药量评估。③通过情况下,胰岛素泵主要选择腹部、大腿或上肢进行穿刺置入。在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首选脐周,并注意避开破溃处、感染处、瘢痕组织与皮下结节。④治疗前,护理人员认真核对装置性能,并观察有无针头弯曲、阻塞与储药器内无药液等情况。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皮肤是否出现出血、红肿、破溃等,每5 d更换1次穿刺部位。⑶生活护理:①严格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饮食结构,多吃蛋白类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②皮肤护理:保持患者身体干燥与清洁,每日用温水擦洗,避免使用肥皂。③定时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与护理,以更保持其呼吸道畅通。
1.3 观察方法
①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胰岛素用量,治疗效果指标为患者尿酮转阴与血糖达标时间。②通过自拟护理满意度评价表对比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评价表总分值为100分,其中护理操作能力、护理工作效率、护理开展效果、人性化支持4个方面,≥70分为满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结果以(x±s)表述,以t检验;用[n(%)]代表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胰岛素用量比较
研究组尿酮转阴与血糖达标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家属对护理满意52例(100.00%);对照组46例(88.46%);两组家属对该次护理的满意率对比中,研究组(100.00%)高于对照组(88.46%)(χ2=4.422,P<0.05)。
3 讨论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死亡[4]。目前,小剂量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首选方案,其目的是通过降低血糖来控制疾病的急性发作症状,同时抑制炎症因素,调节机体的应激状态。然而,常规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需要人工手段调节胰岛素注入浓度与速度,无法保持恒定,治疗效果与安全不够理想[5]。
胰岛素泵属于新型的胰岛素输注技术,相较于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其输注速度更为稳定,避免血糖大范围波动,保证降糖的平稳性[6]。同时,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能够模拟机体 的正常生理分泌模式,局部用药量较小,不仅降糖效果显著,且降低了低血糖风险[7]。为了有效完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就医质量,该院ICU科室对52例患者应用了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并辅以综合护理干预,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研究组尿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与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并辅以综合护理可以进一步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康复进程。综合护理是对传统护理工作的规范与补充,其中心理支持能够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正视疾病,配合治疗;胰岛素泵护理保证了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生活护理则为患者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8]。研究组家属对该次护理的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88.46%)(P<0.05)。综合护理通过规范、全面的护理服务进一步增强了护理效率与效果,拉近护患关系,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并辅以综合护理可以有效促使尿酮转阴,降低血糖水平,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姚维娜,安洪春,袁淑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5(14):144-145,148.
[2] 罗清,万薇,曹璐.預见性护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7,13(6):33.
[3] 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86-2687.
[4] 曹燕玺,韩丽艳,潘宇.两种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的有效性[J].中国现代医生,2017, 55(24):11-14.
[5] 谢范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4):89-90.
[6] 黄昆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8):14-15.
[7] 董瑾,赵彦,黄乐.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天津医药,2015,43(8):889-891.
[8] 张兰香,施彩虹,刘秀娟.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预防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85-86.
(收稿日期:2017-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