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檗无性系种子出苗率初步分析

2018-05-15王忠良程广有

吉林林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黄檗临江种子园

张 骁,王忠良,刘 剑,程广有

(1.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22;2.临江林业局,吉林 临江 134600;3.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为芸香科黄檗属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我国北部,朝鲜半岛、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1]。黄檗为雌雄异株,树皮灰色深沟状,木栓层较厚,可作软木塞,内皮鲜黄色,可作黄色染料。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具透明小点,小枝暗紫红色。花序顶生,花瓣紫绿色,长3~4 mm,萼片阔卵形,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由于黄檗材质优良、药用价值高,经长期过度砍伐后,致使资源日趋减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2-4]。近年来,在黄檗苗木培育和人工林建设方面取得一些进展[5-8]。本文采集黄檗种子园不同无性系种子,播种后对发芽率进行分析,探讨无性系间发芽率的差异,为播种育苗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黄檗种子园简介

吉林省临江林业局黄檗种子园建于1999 年,面积12 hm2。划分4个小区,2个黑龙江种源区、2个临江种源区,其中,雌无性系64个,雄无性系49个。小区内雌、雄无性系的株数均大于20个。

1.2研究方法

种子千粒重:随机选取黄檗风干种子1 000粒,称其质量,重复3次。

种子形态:随机选取黄檗种子30粒,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种子长度、宽度和厚度,3次重复。

出苗率:随机选取低温层积处理种子1 000粒,散播于苗床上调查出苗率。

1.3数据统计方法

利用Excel和SAS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无性系出苗率统计参数

通过对黄檗种子园内黑龙江Ⅰ区和临江Ⅰ区内不同无性系种子出苗率汇总分析发现:黑龙江Ⅰ区内,不同无性系平均出苗率为 22.3 %,最高36.4 %,最低12.9 %,变异系数为28.03 %;临江Ⅰ区内,不同无性系平均出苗率为 15.7 %,最高35.4 %,最低0.36 %,变异系数为44.85 %。黑龙江Ⅰ区出苗率平均值大于临江Ⅰ区。

2.2无性系出苗率变异分析

对黄檗种子园内无性系间出苗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出苗率差异极显著(黑龙江Ⅰ区F值为37.89**、临江Ⅰ区F值为21.13**),说明黄檗无性系间出苗率变异较大,选择发芽性状优良无性系采集种子,播种育苗场圃发芽率高,成苗率高。进一步对不同无性系出苗率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在黑龙江Ⅰ区内,有4个无性系种子出苗率大于平均值,其中H1F7(黑龙江Ⅰ区7号无性系,其他类同)无性系种子出苗率最大,为32.93 %,且与其他无性系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在临江Ⅰ区内,有3个无性系种子出苗率大于平均值,其中L1F7无性系种子出苗率最大,为29.9 %,且与其他无性系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见表1、表2。

表1 黑龙江Ⅰ区无性系出苗率多重比较

表2 临江Ⅰ区无性系出苗率多重比较

2.3 出苗率与种子性状相关分析

黄檗种子园黑龙江Ⅰ区出苗率重复力为0.92,临江Ⅰ区出苗率重复力为0.87。黄檗无性系种子出苗率与种子长度、宽度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4 2**、0.619 1**和0.912 4**,说明种子体积和质量越大,发芽率越高,也就是种子越饱满,发芽能力越强。

3 小结

在黑龙江Ⅰ区内,黄檗不同无性系平均出苗率为 22.3 %,变幅12.9 %~36.4 %,变异系数为28.03 %;在临江Ⅰ区内,黄檗不同无性系平均出苗率为 15.7 %,变幅0.4 %~35.4 %,变异系数为44.85 %。

黄檗种子园内无性系间出苗率差异极显著,说明黄檗无性系间出苗率变异较大,选择发芽性状优良无性系采集种子,会提高播种育苗场圃发芽率。

黄檗无性系种子出苗率与种子长度、宽度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4 2**、0.619 1**和0.912 4**。说明种子体积和质量越大,发芽率越高,也就是种子越饱满,发芽能力越强。

参考文献

[1]JIEW G, CAIB Y, et al. Molecular detection and community analysi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in the rhizosphere ofPhellodendronamurense[J].AnnalsofMicrobiology, 2012, 62(4): 1769-1777.

[2]张悦, 唐晓杰, 张孟美杉,等. 黄檗枝条生物碱含量初步分析[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17(3): 326-329.

[3]侯小涛, 戴航, 周江煜. 黄柏的药理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07,(2): 498-500.

[4]JINGH Y, CHANG M C, SHI J H, et al.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Loci inPhellodendronamurense(Rutaceae)[J].ApplicationsinPlantSciences, 2013, 1(3): 153-164.

[5]周志强, 彭英丽, 孙铭隆, 等. 不同氮素水平对濒危植物黄檗幼苗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 37(12): 17-23.

[6]邵海燕, 李殿波, 李海山. 黄檗药用林的营造技术[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6, 9(6): 25-26.

[7]周国峰, 牛林龙, 魏殿岭. 黄檗山地育苗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 2003,(7): 27-28.

[8]王忠. 黄檗的人工栽培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 2005,(7): 18.

猜你喜欢

黄檗临江种子园
黄檗蜜源及其蜂蜜
杉木双系和三系杂交种子园近交衰退的比较研究
落叶松种子园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放下肩上的“柴”
浅谈山西省林木种子园建设思路
汉调二黄“临江而歌”
黔贵六广温泉——贵州首席临江峡谷温泉
庆元林场打造国内首个枫香无性系种子园
重庆临江二队明代炼锌遗址
不同近自然程度下黄檗生长过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