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空间结构演化助力产业结构调整

2018-05-15汪彩君方晓贤郑梦宇

浙江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西南地区空间结构第二产业

□汪彩君 方晓贤 郑梦宇

图/黄伟光

浙江各县区城镇空间结构差异较大,自然条件对城镇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人口郊区化和经济多中心发展开始成为浙江省大部分县区主要空间组织模式,同时单中心发展仍会在各地级市市区和浙西南部地区持续;人口的多中心集聚有利于第二产业的发展,而人口的单中心集聚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产业的发展必需有城镇空间结构和组织模式的持续优化和协调作为支撑,基于城市功能定位和合理分工基础之上的高度现代化的两大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市场体系和产业组织网络)是推进产业不断演进和升级的重要条件。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空间结构处于不断演变状态,各类社会经济要素随之集散,由此导致的外部性、城市经济功能、环境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改变被认为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浙江省作为产业升级与城镇化建设的先行地区,2000-2015年经历了三次产业主导性的转变以及城镇空间结构的持续演化。随着小城市试点镇和特色小镇等小城镇建设举措的大力推行,以产业为主体进行全新城镇体系规划已成为目前践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创新热点和重点。本文以浙江省2013年行政区划为基准,探索近年来67个县区城镇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分析不同城镇结构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对于把握经济发展态势、布局小城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城镇空间结构是地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自然环境特征在城镇体系布局上的空间投影。通过测算集散度、城镇相互作用指数和道路网密度三个方面对2000-2015年浙江省67个县区城镇空间结构进行观察测度。

从集散度分布看,2000-2015年,大部分地区的集散度都经历了先下降、再上升的过程,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地区的人口先集聚于中心街区和首位城市,后又向小村镇扩散,说明近年各地区中心街道和首位城市的辐射效应开始显现,村镇经济开始得到发展,人口也随着产业、厂房的流动逐步扩散,人口郊区化现象明显。

从城镇相互作用指数看,可以看到16年间各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来越强,尤其是浙东北地区,说明各县区间的相互协调分工能力越来越明显。而在浙西南地区,其城镇相互作用指数却并没有明显变化,仍旧处于较低值,这可部分归因于浙西南地区多山的地理环境。此外,可以较为明显地看到,各市区与周边地区的相互作用力较强,说明市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周边县域的大力支持。同时市区良好的发展态势,也为周边地区带来了外部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从道路网密度看,2000-2010年,各县区道路网密度的提升速度非常迅速,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较大进展,交通通达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较为明显的是,浙西南地区与浙东北地区的道路网密度具有较大差异,由浙东北向浙西南呈递减趋势,并且差距逐步扩大。这可能是由地理环境限制所引起的,虽然浙西南地区区域面积较大,但山区较多,可供开发建设的区域较少,这也可以解释浙西南地区各县相互作用力较低,以及人口较为分散的情况。

基于以上分析,各县的城镇空间结构在时空上的演变特征和规律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

城镇空间结构地域差异较大,且演化趋势不一。从总体上看,各县空间结构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浙东北地区和浙西南地区的差异,各地级市市区与周边各县的差异。相比于浙西南地区,浙东北地区各县区间的联系程度更高,道路建设更密集,县域内更偏向于多个经济发展中心。与周边县城相比,各地级市市区主要呈现单中心的人口集聚状态,与周边地区的联系较为紧密,交通可达性较高。从变化趋势来看,全省人口分布主要呈先集聚后扩散态势,人口郊区化现象开始显现,同样,各县经济发展也从最初的大力主推单一经济增长极转变为多点共同发展。全省的道路建设密度和各县之间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近年来都有上升趋势,但由于提升速度的不同,浙东北地区与浙西南地区的差异逐步扩大。

大部分县域人口经历集聚后开始重新分散,多中心发展开始成为浙江省大部分县区主要空间组织模式。2000-2010年,浙江省67个县区人口都经历了较为明显的集聚过程,即人口不断向中心街道和首位城市流动。2010-2015年,除各市区以及平阳、义乌、桐乡等个别县区外,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出现扩散现象,即从中心街道和首位城市向各村镇转移,其人口集聚程度甚至比2000年更为分散。各县经济发展模式与人口的集散变化趋势是较为一致的,随着人口向中心街道和首位城市转移,各县倾向于以单一经济增长点为核心进行发展。2010-2015年,随着人口的分散,各县也由明显的单中心发展模式向多中心转变,村镇的发展使得各县区不再单一依靠中心城区和特大镇进行发展,城郊乡镇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利用本地劳动力等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

单中心发展模式仍会持续,但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具有差异性。虽然大部分县区开始转化为多中心共同发展的经济模式,但各地级市市区及以丽水为代表的浙西南地区中心度并没有像其他地区那样有所下降,反而处于持续提升状态,即其经济发展仍以某一增长点为重心,并且与周边地区的差异不断扩大。市区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第二产业比重较低,周边乡村可能难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进行发展,同时由于主城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较好,周边乡村的人口会不断往中心市区移动。而浙西南地区则是由于经济基础较差,在其他各县产业出现转移的同时,其相关产业尚处于集聚过程中,因此,相比于其他县区,浙西南地区的城镇结构演变会有所迟缓,即在其他各县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的同时,浙西南地区各县尚在向单中心推进的发展过程中。

道路建设对于促进城镇间相互交流合作具有重要作用,自然条件对城镇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随着道路通达性的提升,县域间的相互作用逐渐明显,反过来,随着县域间互动的增加,对道路交通的要求也逐步上升,促使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值得注意的是,浙西南地区山地密集区域的道路密度和各县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都不高,如开化县、遂昌县、文成县、青田县等,说明这两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受区域地形地貌的影响,由于上述各县地形复杂,尽管从地图上看各县的直线距离较近,但是由于山地丘陵的存在,使得两地进行贸易交流所需要穿越的距离远远大于直线距离。此外,恶劣的自然条件、较为落后的发展水平使得人口难以集聚,导致这些地区城市化进程缓慢。因此,自然条件确实是影响城镇空间分布的一大因素。对浙西南地区而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周边县域的联系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城镇空间结构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浙江省各县城镇空间结构的改变,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

集散度对非农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一影响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即集散度越高,人口分布越分散,越不利于第二产业发展。相对于其他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更加依赖于集聚所形成的外部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人口的分散虽然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但数量众多、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的乡镇企业,难以形成紧密联系以及溢出效应。

多中心结构有利于第二产业发展,单中心结构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第二产业发展的特点是由最初的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小型私人加工制造业逐渐集聚形成块状产业群,因此多中心的城镇结构更有利于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可以说,块状经济的产业结构造成了多中心的城镇结构,多中心结构反过来促进了块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人口的集中,如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都是在人口大量集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中心的城镇结构使得中心城区成为商品交换的主要场所,吸引人口的大量流入,同时带动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业务以及各类中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城镇相互作用指数的增强有利于非农产业发展。加强区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打破行政限制,推动产业整合,实现城市间的合理分工,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策略,而这就有赖于地区交通体系的完善以及各级政府的领导规划。

道路网密度的提升对非农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来源于第三产业。道路的建设使得人口的流动更加方便快捷,从人口的集散度和中心度可以看出,此时大量人口往中心城区集聚,单中心城市结构明显,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政策建议

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大城区和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小村镇并行发展。由于村镇人口规模较小、经济力量薄弱、集聚效应较差,城镇化的发展难点一直在小村镇的发展。从近年来城镇空间结构演化规律看,随着人口的扩散,各县区开始由明显的单中心模式向多中心模式转变,村镇经济受到重视并逐渐繁荣。中心城市具备自我强化与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加之其显著的聚集效应,外在力量很难削减大城镇持续发展的速度,因此随着各地级市市区的人口和经济集聚水平进一步上升,全省范围内将形成大城区持续发展和小村镇不断追赶的发展形态。由于人口的多中心集聚有利于第二产业的发展,而人口的单中心集聚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政府应顺应上述城镇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在城郊乡镇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利用本地劳动力等方式发展本地经济的同时,推动第二产业向多个潜在发展中心点转移,加速小城镇人口的聚集。同时发挥中心街道和首位城市的带动作用,着力发展大城镇的服务业规模,最终形成大增长极与小增长点的环绕分布。

发挥小城镇建设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主力军作用。随着各县村镇在承接产业转移和吸纳劳动人口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小城镇开始逐渐成为第二产业的发展中心。在浙江省块状经济背景下,产业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力军,路桥沃尔沃小镇、湖州丝绸小镇、诸暨袜艺小镇等都是实体产业下产城融合发展的经典实例。在推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工业经济、商贸经济、农业经济都可以成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和支柱,在大城市出现人口和产业“双转出”的趋势下,利用小城镇低经济成本和低社会成本的巨大优势,承接适宜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联系紧密度。道路网密度作用的提升和城镇相互作用指数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产业发展,这一现象已在浙东北地区得到了实践证明。道路的建设和区域联系紧密度又受制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对于山地丘陵众多的浙西南地区而言,克服地理环境限制,建设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加强与外界交流,是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途径之一。随着浙东北地区与浙西南地区交通便捷程度的提高和贸易往来的不断增加,全省发展差距将逐步减小,实现共同发展。在推动其他地区城镇建设的过程中,也可以借鉴相关经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打破行政限制,推动产业整合,实现城市间的合理分工。

猜你喜欢

西南地区空间结构第二产业
象山港内湾潮汐应变对横向流及其余环流垂向空间结构的调控研究
基于MCI指数的西南地区近60年夏季干旱特征
中国西南地区百年气温的时空演变特征
西南地区干湿演变特征及其对ENSO事件的响应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山西队戏向西南地区的传播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