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普惠服务”工作的“互联网+普惠服务”工作的经验及启示经验及及启启示示
2018-05-15全国总工会网络工作部
/全国总工会网络工作部
编者按
河南省总工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和职工群众需求,切实把做好工会网上工作作为推进改革创新、促进作风转变、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实践,建设职工需求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全省工会联动的“互联网+普惠服务”体系,实现了工会工作提质升级、创新发展。近期全总网络工作部组成调研组,就此进行了专项调研,并与河南省工会相关部门对网上工会建设、活动开展、机制制度、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调研内容精选发表,供各地工会在工作中进行借鉴、促发思考。
当前,河南省工会“互联网+普惠服务”已形成职工服务中心主导系统开发,相关业务部门负责运营,各部门广泛参与,全会共同推动的工作格局。工会“互联网+普惠服务”工作由三大平台、四大体系、八个模块构成。截至2017年底,已采集实名制会员信息1166万人,发放职工服务卡435万张,开展网上服务活动6000余场次,普惠服务职工1000多万人次。
主要做法
河南省总工会“互联网+普惠服务”工作从网络平台建设入手,通过平台汇集数据、整合资源、开展服务,现已开通“豫工惠”APP、官方微博、微信、河南职工网等媒体平台,服务项目与服务职工人数日益增长。
构建工会基础数据平台。建成全省工会组织和会员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对工会组织和会员数据实时动态管理,并逐步实现与政务数据资源整合、有效交换。目前,全省已采集工会组织信息5.5万家,会员信息1166万人。平台管理运行中,实行职工行为数据和会员核心数据分离,会员信息库、劳模信息库、困难职工信息库部署在内网,职工行为数据(敏感数据脱敏)放置政务外网,通过网关进行数据交换,以确保职工个人信息数据安全。
搭建职工服务网络平台。建成集宣传教育、就业服务、法律咨询、技能提升、困难帮扶、入会转会、婚恋交友、优惠商家、在线阅读、安全生产隐患举报等功能于一体的“多终端聚合平台”,支持PC、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终端登录操作。平台预留对外接口,与外部终端数据互联互通。省、市、县(区)三级工会同步使用、分级管理,实现了全省工会业务网上受理、网下办理、一键通达的标准化服务。
建设工会新媒体平台。开通河南省总工会官方微博、微信、“豫工惠”APP平台,服务模块项目与河南职工网同频共振、资源共享。建立全省工会系统新媒体矩阵,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了“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中原大工匠”评选投票等活动。“豫工惠”APP注册用户20多万人,每天新增300人左右,微信粉丝10余万人。
主要成效
河南省总工会通过网络汇聚服务资源,以工会会员卡为载体,以网络为媒介,初步形成了“一网聚、一卡通、一心连、一家亲”的“互联网+普惠服务”体系。
素质提升体系。开通“技能培训”模块,内设劳模风采、职工创新、培训视频等栏目,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展示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建成河南省职工网上练兵系统,集成学习培训、技能闯关等功能,涵盖24个工种、入库试题12.5万道。建成河南省总工会电子职工书屋,开通“在线阅读”模块,内含电子图书10万多册、有声图书3万多集、电子期刊3000多种、清华慕课100多门,激发了职工主动学习、提升素质的热情。
法律维权体系。开通“法律咨询”模块,依托6500多人的线下法律志愿服务团队,组建线上法律服务团队,将668名律师的个人信息上传至河南职工网和“豫工惠”APP,实行全天候网上在线值班,针对职工维权诉求,及时反馈答复,为职工提供在线普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提高了维权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帮扶救助体系。开通“困难帮扶”模块,对网上提交的帮扶救助申请,经核实符合条件的,按程序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及时实施精准帮扶。开通“就业服务”模块,通过各级工会采集、协调人社部门共享、向中介机构购买等渠道汇聚用工信息,网上发布,适时举办现场招聘会。全省2.4万家用人单位通过“豫工惠”APP开展网上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万个,有效地促进了职工就业再就业。
生活服务体系。开通“优惠商家”模块,工会会员持河南省工会会员卡即可享受“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幅度不等的商家优惠。目前全省已签约优惠商家13580家,组织优惠活动6262场次,惠及职工1000多万人次。开通“婚恋交友”模块,先后组织单身职工线下联谊活动500多场,参与单身职工12万人次,9000多名职工喜结良缘。
主要经验
河南省在开展“互联网+普惠服务”工作中累积了如下主要工作经验。
高度的政治站位、坚强的组织领导是工会“互联网+普惠服务”工作的重要前提。河南省总工会把“互联网+普惠服务”作为一把手工程,举全会之力推进。省总成立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制定了全省“互联网+”工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细化分解任务,形成了全会全员抓推进的工作合力。网上工作的深入开展,也对全省工会工作机制转变、流程再造等方面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倒逼”,促进省市工会在工作实践中切实改进作风,树立担当精神,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一般节奏向较快节奏转变,由单一工作头绪向多项头绪转变,由部门分割行动向协同联合行动转变,由时段固定任务向节点灵活机动转变。
完善的制度机制、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做好工会“互联网+普惠服务”工作基础保障。河南省总工会在推行“互联网+普惠服务”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完整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省、市、县(区)三级工会无缝对接的规范服务流程,包括分析制度、考核制度、督查制度、通报制度等,省总工会制定“互联网+普惠服务”工作考评办法,量化考核指标,强化日常督促检查,定期进行数据分析汇总,通报普惠服务项目进展情况,并将结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推动了“互联网+普惠服务”上台阶上水平。随着机制制度的逐步完善,“互联网+普惠服务”渐由过去的“要我服务”变成了“我要服务”;从职工服务中心上门“央求”各部门联合开展活动变成了各部门主动联系职工服务中心,共同设计开展服务项目,网上工作形成了举全会之力推进的良好态势。
强烈的创新意识,牢固的服务理念是“互联网+普惠服务”的推动力量。河南省总工会“互联网+普惠服务”工作中,把创新当作重要一环,网上工作时时突出创新,处处体现特色,省总工会优化“豫工惠”APP、微信公众号、河南职工网服务平台功能,各市工会利用省级平台,搭载地方特色服务项目,对接职工新要求,建立申请录入、分派处理、回复评价等级制,实现全过程规范化。全省各级工会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项目,构建精准化服务体系,在网上申请入会、消费优惠项目推介发布、技术教学视频、就业创业培训信息、在线征婚等方面实现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全方位体现了“豫”、“工”、“惠”三方面特色。
主要启示
河南工会开展“互联网+普惠服务”工作的情况,对各地工会网上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互联网在“去中心”的同时,“再造中心”迹象明显。互联网的分布式特征在“推平”传统中心的同时,也在“再造”新的中心,具体到工会网上工作而言,意味着任何一项工作在任何一个地方取得成功经验,客观上都有可能辐射全国、服务全国的“业务中心”。以“豫工惠”APP“婚恋交友”模块为例,其规划设计、服务内容、运营推广方面均已具备服务全国的基础条件,呈现出“再中心化”的迹象和可能性,如能很好地扶持帮助、总结推广,完全有可能成为全国职工婚恋交友服务品牌,并且基于工会组织的公益性与可靠性背书,将极有可能完胜时下的同类商业化平台。从全国来看,此类潜在的业务中心应还有不少,随着工会网上工作的不断深入将会不断呈现。
工会网上工作向移动端迁移势趋必然。调研显示,河南省工会“互联网+普惠服务”工作走过了一条由桌面端向移动端的迁移之路,建设之初比较注重桌面端平台,随着工作的深入,发现职工移动端服务需求越来越强,遂及时调整方向,不断加强移动端平台载体建设。如今“互联网+普惠服务”工作多由移动端载体,通过“豫工惠”APP来实现。事实证明,这一方略调整是及时的、有效的。
职工服务卡异地通用成为现实迫切问题。河南省工会会员卡在发放之初,就考虑到了“异地通用”问题,除银行卡的金融功能之外,很多服务项目在不同的城市之间可以互通使用,但这张卡出了河南省界,其他功能就基本上用处甚少了。这给工会网上工作带来的思考是:近年来,各地工会发放了不少工会会员卡(职工服务卡),这些卡规制不一、功能不一、服务项目不一、发卡机构不一,很多卡都是“卡”在了本地,一出地界就变成了“死卡”,很大程度上影响职工特别是流动就业职工的使用感受。如何实现职工服务卡异地互通,实现工会跨区域服务,体现全国工会的团结统一,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提高工会干部对网上工作的认识,提升网上工作能力,培育网上工作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全国工会高度重视“互联网+普惠服务”工作,但也存在一定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工会干部认识不到位、能力不足、人才缺乏等方面。有些工会干部受到传统工会工作方式影响,对网上工作的认知有偏差,表现出对信息公开、网上办公、网上互动的不适应。为此,工会网络部门应加大对各级工会干部对网上工作业务的培训,同时通过创新机制,汇聚人才资源,加快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适应工会网上工作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构建社会化、市场化、开放型工会网上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