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著共读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2018-05-15特级教师诸向阳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盏灯读书交流

◇特级教师 诸向阳

尽管读书的重要性尽人皆知,但带领学生读书的教师并不多;“营造书香校园”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真正将读书落到实处的学校并不多。正如崔峦先生所言,儿童阅读存在着“四多四少”:说得多,做得少;一般号召多,落实措施少;就事论事多,放到“课改”全局中思考少;零敲碎打的实践多,进行儿童阅读课程顶层设计,把它作为课程来研究、来实施的少。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师生被“分数”捆绑,认为读书对提高现实的“分数”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读书的积极性不高。

语文统编教材在全国推行是推动师生读书的一个重要契机,该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说,现在的语文教学普遍是两多一少:精读精讲太多,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语文课最大的弊端就是学生读书太少。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统编教材就是要治学生不读书、读书少的毛病。

语文统编教材的不少课文是名著的选段,如五年级下册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是林海音《城南旧事》的序言。编者的意图是希望教师通过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带领学生读《城南旧事》。据此,笔者研发了“从一篇课文走向一本书”名著共读课程。每个学期师生共读四本书,每本书读一个月,上三节课:导读课、推进课、交流课。

凭借统编教材中的课文上导读课,导读课的重要使命在于教师如何千方百计地让儿童喜欢阅读一本本好书,进而让他们自主地、投入地反复阅读。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身的修行固然重要,但前提是要“领进门”。因此,师傅引领的方式、方法是极为重要、极有讲究的。“导读课”就承担着“领进门”的重任。简而言之,导读课须完成的教学目标是:教给方法、激发兴趣。

推进课旨在推动学生的阅读走得更深更远。学生阅读整本书需要很长时间,如果教师一直放任自流,一些学生也会因为没有教师的监督产生半途而废的念头,而且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为了使阅读持之以恒,更见成效,教师必须在阅读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为学生构建一个平台,使他们可以及时分享阅读心得,吸收新的观点,激发新的思考。简而言之,推进课须完成的教学目标是:深入阅读、促进思考。我用互联网技术推进学生的阅读,与“阅伴”合作,让阅读看得见。通过“闯关”的形式,用游戏化的手段让学生阅读时乐此不疲。互联网技术与阅读融合带来了美妙的景象。

交流课是在学生阅读完一本书之后,以各自喜欢的形式汇报自己阅读的收获。主要形式有:组织学生讲述所读书籍的内容,组织故事会、朗诵会、擂台赛、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组织学生交流时,可以交流自己阅读的方法,阅读过程中的收获、感悟或困惑,也可对书中的人物及写法进行评点,还可以把读过的内容,自编成小品、课本剧等形式进行表演。由于学生的喜好不同,理解能力不同,个性体验不同,所以只要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道其知,说其悟,谈其感,达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即可。简而言之,交流课须完成的教学目标是:分享感受、各抒己见。

语文老师要做点灯的人,用高品位的书籍为学生点燃人生的明灯。梅子涵先生说得好:“我们把灯点亮,拎到童年面前。这盏灯是我们自己点亮的,这盏灯是为童年点亮的,这盏灯是为世界点亮的。我们手中的每一本漂亮的书,就是一盏灯。童年亮了,成年就会亮着;所有的灯亮了,世界就会亮了。”

在讲究仪表和包装的今天,读书、读好书被誉为“生命美容”。其实,国不论中外,人不分男女,从古到今,“书卷气”都是一种迷人的优雅。愿以我们长期的努力,使我们的学生拥有这份人生的美丽。

猜你喜欢

盏灯读书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娘的那盏灯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选择一盏灯
选择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