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梨小食心虫在苹果园的监测及理化诱控试验

2018-05-15刘宝传沈荣红徐德坤凌飞

落叶果树 2018年3期
关键词:诱剂食心虫苹果园

刘宝传,沈荣红,徐德坤,凌飞

(1.临沂市植物保护站,山东临沂276001;2.兰陵县植物保护站;3.山东海洋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梨小食心虫是苹果园的重要害虫之一。危害新梢时,多从新梢顶端叶片的叶柄基部蛀入髓部,由上而下蛀食,蛀孔外有虫粪排出和树胶流出,被害嫩梢的叶片逐渐凋萎下垂,最后枯死。危害果实时,幼虫蛀入果肉纵横蛀食,常使果肉变质腐败、不能食用[1,2]。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作物上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不同[3]。同时,由于近些年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果树栽培面积不断发展,加上气候等因素变化等,梨小食心虫危害严重,对多种果树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4]。该虫具有钻蛀习性,使用化学农药需要把握好关键防治时期[5],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增加了害虫的抗药性,对环境污染严重,易杀伤天敌,同时还导致果品农残超标[6]。所以,近年来理化诱控技术在食心虫的田间防治中被广泛应用[7]。笔者调查了梨小食心虫在临沂地区苹果园的发生规律,同时开展理化诱控防治试验,为科学指导梨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1 材料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设在临沂市蒙阴县宗路果品专业合作社红富士苹果园,矮化密植,树龄6年,株行距2m×4m。品种为烟富3、嘎拉。管理一致,果树长势基本一致,果实全部套袋。试验用梨小食心虫性诱芯和梨小食心虫生物食诱剂,均由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生物食诱剂将植物挥发物和昆虫取食促进剂融合,释放出比作物更具吸引力的信息物质,吸引和诱集多种害虫成虫取食,再配以少量杀虫剂,达到控制和压低害虫种群数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目的。

1.2 田间监测

从2017年3月下旬到10月下旬调查梨小食心虫性诱芯在田间诱蛾情况。期间做好气象数据。试验区面积0.67hm2(10亩),在整个试验区选择3个点,成正三角形分布。每株树上悬挂1个梨小食心虫性诱芯诱捕器,悬挂高度距离地面0.85~1.5m,诱芯每15天更换1次,更换时戴一次性手套,避免污染,每次调查完后及时清理掉诱捕装置上的虫子。诱芯需在4℃冰箱保存。

1.3 理化诱控试验

试验设2个处理,即:①梨小食心虫生物食诱剂,处理区。②对照区。每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共计6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666.7m2。处理区,666.7m2设置5套诱捕装置,在每个装置中加入50ml食诱剂,100ml水,2ml敌杀死,共15套。每15天更换诱捕装置中的食诱剂;对照区,面积2000m2(3亩),不使用食诱剂,采用常规方法防治。生物食诱剂处理和对照区间距200m以上。梨小食心虫常规防治,药剂为5.7%甲维盐水分散颗粒剂4000倍液、20%高氯甲维盐乳油1000倍液、24%螺虫乙酯悬浮液4000倍、30%氰戊·马拉松乳油1300倍液,几种药剂交替喷施。喷药时间依据梨小发生规律而定,处理区使用食诱剂减少虫体数量,从而减少了喷药次数,喷2次,于6月20日和8月17日喷施,对照区喷5次,在6月20日、7月20日、8月17日、9月12日和9月28日喷施。

1.4 折梢率、蛀果率调查

从诱到梨小食心虫幼虫开始,在每个试验小区的东、南、西、北、中5个方向各随机选3株树,每个小区15株,每7天调查1次总嫩梢数、折梢数。每次调查完之后摘除危害梢。在苹果摘袋后,每小区按照双对角线设置5个调查点,每点选择有代表性苹果树4株,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调查果实危害率,每个方位随机选取5个果实,每小区共计调查20株树、500个果实。记录梨小食心虫蛀果的果实数目,统计蛀果率。计算防治效果:

折梢防效(%)=[(1-处理区折梢率)/对照区折梢率]×100;

蛀果防效(%)=[(1-处理区蛀果率)/对照区蛀果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梨小食心虫在苹果园的发生规律

调查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苹果园一年发生4代(图1),从4月上旬到10月中旬均能诱集到成虫,共诱集到917头成虫。4月上旬开始出现越冬代成虫,量较少,诱集量是全年诱集量的15.5%,越冬代梨小主要危害桃树、梨树等作物,从6月中旬开始转移到苹果园。第1代成虫从7月上旬到8月上旬,高峰期在7月中下旬,持续30天。第2代成虫发生从8月中旬到8月下旬,高峰期在8月中下旬,持续20天。第3代成虫发生从9月上旬到10月中旬,高峰期在9月中下旬,持续40天。第2、3代成虫发生量大,占全年发生量的61.7%。

图1梨小食心虫的田间监测动态

2.2 梨小食心虫生物食诱剂对苹果蛀果率的影响

由表1可见,采用理化诱控手段进行防治梨小食心虫显著降低蛀果率。嘎拉蛀果率仅0.33%,防效90.5%;在晚熟品种烟富3上略重,蛀果率为0.53%,防效为87.6%,说明通过食诱剂防治梨小食心虫可显著降低蛀果率。

表1 梨小食心虫生物食诱剂对苹果蛀果的防治效果

2.3 梨小食心虫生物食诱剂对苹果折梢的影响

由表2可见,采用生物食诱剂防治梨小食心虫可以显著降低折梢率。6月中旬以后,梨小食心虫开始在苹果上折梢。采用生物食诱剂将梨小食心虫诱集灭杀后,苹果新梢的折梢率显著降低。在梨小食心虫各代发生高峰期的折梢率均低于对照区。到9月底,累计折梢率仅为0.29%,而对照区折梢率达2.02%,全年矫正防效达到85.6%,防效良好。

2.4 生物食诱剂降低农药用量及成本情况

由表3可见,利用梨小食心虫生物食诱剂防控梨小可显著减少农药使用量。从套袋后(6月10日),试验区共喷施防治梨小食心虫药剂2次,分别在6月20日和8月20日,喷施药剂种类分别是5.7%甲维盐4000倍液和20%高氯甲维盐1000倍液。使用食诱剂后,可减少施药3次,每666.7m2减少农药使用量60%,节约农药成本60.3%。

表2 梨小食心虫生物食诱剂对苹果折梢的防治效果

表3 食诱剂试验区与对照区试验用药对比表

3 结论与讨论

梨小食心虫在临沂市苹果园一年发生4代,越冬代危害较轻,主要危害早期的桃树和梨树等果树,自6月中旬前后开始危害苹果树新梢。第2代、第3代危害最严重。由于2代以后开始出现世代重叠,所以越冬代及第1代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根据田间监测情况,在成虫高峰期前进行药剂防治。

近年来,苹果生产开始逐渐应用免套袋技术,利用理化诱控技术防治梨小食心虫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梨小食心虫食诱剂和诱捕器等理化诱控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苹果园折梢率和蛀果率,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降低农药使用量,有利于推动和促进绿色无公害苹果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诱剂食心虫苹果园
苹果园褐斑病防治正当时
生物食诱剂监测田间稻纵卷叶螟发生的效果初探
果实模型诱捕器外观及颜色对实蝇引诱特性的影响
生物食诱剂监测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
苹果园能否丰产 秋季管理很重要
甘肃河西一带果园食心虫种类调查初报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运城市梨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与迷向效果调查
桃小食心虫对桃树的危害及无公害防治
一种半干旱地区苹果园贮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