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生意
2018-05-15林楠
胡拥军没有想到,自己的产品卖到了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并深受航天员喜爱。
胡拥军是武汉豆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豆听科技)的创始人兼CEO。这款深受航天员青睐的产品,是豆听科技研发的家用听力检测仪。
对听力检测需求量最大的人群,莫过于航天员了。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航天员对听力有比较高的要求,训练结束后常常要对听力进行检测。而以往的听力检测必须到专业医疗机构去做,挂号、排队、检查等过程颇为繁琐,费时费力,超过千元的检查费用也是不菲。虽然医院为航天员检查开辟了绿色通道,却依然有诸多不便。
豆听科技的这款听力检测仪,让一切变得更简单。在手机上下载听力宝APP后,将手机与听力检测仪通过蓝牙进行连接,便可随时随地检测听力情况。正因如此,豆听科技成为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的合作伙伴。
创业初心
创立豆听科技之前,胡拥军已经在信息通信领域挖到了“第一桶金”。他做的一款手机浏览器,曾获得美国知名风投基金DFJ(德丰杰)350万美元投资。后来,这款浏览器技术转让给了华为。
选择以听力角度切入移动医疗领域,其实有点偶然。
2013年,胡拥军父亲的一只耳朵突然失聪。他带父亲到北京知名的耳鼻喉科医院诊治,切身感受到了医院检测听力过程的复杂。更让他感慨的是,父亲是因为在嘈杂环境中待太久造成的假性听力受损,在安静环境中休息一个星期后便康复了。
这时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胡拥军不满10岁的儿子视力突然下降,去医院检查发现是假性近视,及时治疗之后便恢复正常了。这两件事让胡拥军深刻体会到预防的重要性。
后来,胡拥军与在301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外科工作的朋友于宁博士闲聊时,得知很多城市在新兵入伍时主要通过“距离法”测试听力,即安排人在几米之外读字词,再由受测者重复读出来,正确便可通过。但这种方法的准确度远不如听力检测设备,同时,由于无法及时发现听力轻微受损的情况,一些新兵错过了介入治疗的最佳机会。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听力检测设备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价格贵且“块头”大,一般只有三甲医院才配备。
“要不要一起做个事,来改变这个局面?”于宁提议。
这个提议,一下就击中了胡拥军的心。他想,既然假性听力障碍等部分中轻度听力损伤,通过听力检测设备早发现并介入治疗后可以恢复正常,为什么不能做一款便宜、方便、好用的家用听力检测仪,就像测血糖、血压一样,让人们在家就可以了解自己的听力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尽早干预治疗。
问题来了,这个市场行吗?
胡拥军决定先做市场调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数据显示,中国约有10%的人属于噪声职业高危人群,如纺织工人、电厂工人等,数量为9000万。其中,听力轻微受损的为5220万人,中度及以上的有2780万人,而人口老龄化使得这一数字还在增长。同时,在8000多万名残疾人中,几乎有一半属于听力残疾。WHO(世界卫生组织)曾对3846名大学生进行抽样测试,发现由于长期使用或不正确使用耳机,有1121名大学生有中度以上的听力损伤,有人甚至面临耳聋风险。
“最好的听力治疗就是预防,我们希望通过家用听力检测仪,有效帮助大家预防听力下降,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问题能及时治疗。”胡拥军在接受《支点》记者采访时说,“对有听力问题的人来说,其作用是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将不利危害减到最小”。
家用产品面世
当时,智能手机逐渐普及,因此胡拥军思考,能否通过手机发出各种频率声音,结合小巧便捷的检测硬件,让用户在医院专业环境之外就能检测听力状况。
说干就干。2014年9月豆听科技成立后,公司便着手研发,胡拥军也成为光谷第八批3551人才之一。
“这一做就用了快两年,说实话有点心力交瘁,开发周期太长了!”胡拥军回忆道。原来,听力检测最难的是校准技术。期间,胡拥军和团队对软件和硬件进行测试时发现,由于不同型号手机携带的音频器件不同,测出的结果也就不一样。要让测试结果准确,他们就得对每款手机的每一个强度、每一个音频进行校准。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301医院的实验室和业务科室,经过近两年的实验和临床实验后,这项技术得以攻克,豆听科技的软、硬件基本能够适配市面上绝大多数主流品牌手机。用户在手机上下载听力宝APP,将手机与听力检测仪通过蓝牙进行连接,再戴上类似蓝牙耳机的家用听力检测仪,便可随时随地完成纯音测听,从而检测自己的听力状况。
胡拥军做过大量测试,证实在同等环境下,与专业听力检测仪相比,豆听科技的家用听力检测仪误差不超过5分贝,远远小于国际规定的筛查类检测允许的10分贝误差。
就这样,售价千元的家用听力检测仪终于面世。然而,市场却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一年多也就售出了几万台。究其原因,听力损伤和一般疾病不同,出现问题时,人的身体不会感到疼痛,所以,尽管听力受损高危人群数量庞大,但大多数人缺乏预防意识,目标用户购买意愿偏低。
“我们最初主要针对个人用户,但在大家预防意识还不够强的前提下,这种思路就不对。”胡拥军反思说,“现在我们主攻大客户,希望通过他们来带动整体预防意识的提高”。
于是,航天、消防、海军等对听力要求较高的行业客户,成了豆听科技抢占市场的重要法宝,也就有了前文航天员青睐家用听力检测仪这一说。“总的来说,销量提升效果还不错,今年预计能有几倍增长。”胡拥军透露,未来还会继续开发更多行业应用场景。
残疾人联合会就是目标客户之一。胡拥军介绍,按照国家规定,每50个残疾人应配备一个专职委员照顾其生活,如果家用听力检测仪能进入这个渠道,便能帮助专职委员检测残疾人的听力状况,进而方便他们接受后续治疗。
分羹治疗市场
其实,胡拥军有更大的野心。
家用听力检测仪只是他进入听力市场的一块“敲门砖”,他的目的是构建听力检测与治疗的完整生态圈。
如前文所述,以前的专业听力检测设备价格贵且“块头”大,一般只有三甲医院才配备。那么,在解决了家用听力检测问题后,公司的产品能不能服务更多的医疗机构呢?
虽然豆听科技的初心是让用户在家自己检测听力情况,但若用户病情较为严重或是需要结果更加精准,依然要靠专业听力检测仪才能解决。“针对医院用的便携式听力计原型机已经研发出来,正在准备申请CFDA认证。”胡拥军说:“它的价格会比 ‘大块头 ’便宜很多,今后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也能进行专业听力检测,同时还能方便三甲医院等医疗机构携带下基层诊疗。”
听力检测市场之外,胡拥军还瞄准了耳鸣和耳聋的治疗市场。涉足的理由是,一方面,在预防人群中,一部分客户会因老龄化等因素变成治疗人群;另一方面,有听力问题的人原本就有治疗的需求。
只是,治疗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就拿助听器来说,以丹麦瑞声达、瑞士锋力、德国西门子、丹麦奥迪康、丹麦唯听、美国斯达克为代表的六大进口品牌助听器,已经占据了国内约90%的市场份额。国产助听器也已有厦门欧仕达、厦门新声、杭州惠耳、杭州爱可声等入局者,豆听科技能从中分得一杯羹吗?
“还是要瞄准差异化竞争。”胡拥军说,“比如,以往耳鸣治疗主要在医疗机构,我们开发了一款枕头型耳鸣治疗仪,用户在家睡觉就能治疗,现在也在申请CFDA认证;再比如助听器,因为人的听力状况不断变化,现有助听器不能调参数,用户就得不停换新,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正在研发根据听力状况变化自动调参数的智能助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