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策略与图示理论下的听力教学模式分析
2018-05-15■/
■/
一、文献综述
(一)认知信息处理模式
Anderson & Lynch(1998)研究指出,在语言学习者学习听力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解析和应用。
图1 Anderson & Lych的听力理解信息处理模型
第一,在感知阶段,听者将由感觉器官获取的语音信息保留在感觉记忆中,并将碎片化的信息输送到短时记忆中。同时,听者又在不断接收新的信息。在这个阶段,听者集中注意力在听力材料本身,而并没有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读和分析。因此,在此阶段提取的信息往往有限,记忆保留时间也较短,新的信息很容易便被新信息替换(Anderson & Lynch,1998)。
第二,当听者进入解析阶段后,会对短时记忆中所保留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工和解读,这个过程主要会涉及到意义理解、辨识内容与主题是否相关等,记忆内容主要为单词、短语、不完整的句子(Anderson & Lynch,1998)。
第三,应用阶段,应用阶段的内容主要是通过短时记忆解析后输入的,而短时记忆的输入的数量有限,听者又不断收到新信息的干扰。因此,在应用阶段真正使用的有效信息的数量便成为听者能否顺利完成听力理解的关键。
关于长时记忆的训练方法也成为了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Anderson & Lync,1998)。研究者认为(王晓静:65),听力理解效果的好坏是由背景知识的丰富与否以及对背景知识的组织和理解能力所决定的。
(二)图式理论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听力理解不仅是一个输入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输出的综合过程,这其中包含了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要求学习者拥有较强的构建图式架构的能力(李慧敏,2006)。图式理论(The Schema Theory Model)最早被认知心理学家用于解释心理过程。Kant最早提出图式的概念,他认为图式是连接概念和感知对象的纽带,概念只有与个人的已知信息发生联系时才具有意义(王晓红,2004)。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指出“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Barlett,1932),也就是说,当学习者接到输入信息后,需对记忆中的已知信息进行配对与分析,才能做到有效的输出,从而真正理解其内容。学习者大脑中所存在着的知识称作背景知识,这种知识结构又称为图式(何广铿,1996)。
1、图式理论下的信息处理方式
根据上文提出的图式理论,学习者在大脑中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方式,即输入信息从最基本的具体图式开始(如单词、语法、语音语调等),以高层次或较抽象的图式的形成而结束。在这过程中,学习者容易注意到新信息。这也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李慧敏,2006)。而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即学习者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来假设、推断接收到的信息,并不断的检测自己的假设(孙小茜,2008)。而在实际运用中,听力理解并不是单纯的一个信息处理过程,而是需要这两个过程交替着进行。Underwood(1989)在其研究中提出了三段式听力课堂教学模式,即听前阶段(pre-listening),听力理解阶段(while-listening)及听后阶段(post-listening)。
综上所述,听力理解不是一个简单的输入到输出的过程,而是分为感知、解析到应用的信息转换与解码。而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利用图式理论的原则,需帮助学习者学会构建图式,帮助听者对听力理解在各阶段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记忆、和运用。笔者将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开展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研究,以此来提升听力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提升听力学习者的运用能力。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以下问题:
(1)哪些教学方法与听力成绩提升最为相关?
(2)商务英语专业自考本科阶段的学生适合怎样的听力教学模式?
(二)研究样本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广东省某高校2014级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段第一学年的自考生,共64人。他们来自两个自然教学班,属于同一年级,同一时间入学,均参加过开课前测试,对于听力的技巧以及学习方法,几乎为零基础。这两个自然班的开课测试成绩总平均分为58.64分。为了便于实验组研究的进行,笔者将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将其分为一班(实验组,共32人,听力平均成绩为58.43)和二班(对照组,共32人,听力平均成绩为58.84)。实验组根据预先制定的听力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则按照传统听力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三)研究工具
1、问卷调查
为达到研究目的,笔者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受试对象进行调查。根据O’Malley &Chamot (1990) 认知策略运用的分类,并结合听力教学的特点,将听力中的教学模式细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课堂练习,课后巩固。每个阶段的教学模式如表1所示:
听力学习模式完全不同意部分不同意中立部分同意完全同意123451听力理解分为三个阶段:听前阶段、听中阶段以及听后阶段2在听前阶段中,词汇积累与背景知识准确对于完成听力理解题目有明显帮助3在听前阶段,题目预测对于完成听力理解题目有明显帮助4在听中阶段:速记对于完成听力理解题目有明显帮助5在听中阶段:构建图式(即将新的信息与之前准备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于完成听力理解题目有明显帮助6在听中阶段:文章结构分析对于完成听力理解题目有明显帮助7在听后阶段:跟读录音对于听力技能提升有重要作用8在听后阶段:听抄练习对于听力技能提升有重要作用
如表1所示,问卷调查的测量问题将从这6个方面来进行,测量题目共15个,每个问题分为5个维度(1-5表示由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问卷在实验培训前对64名在读学生进行了发放,发放问卷64份,回收问卷64份,有效64份,有效率为100%。在对受试对象进行培训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此次发放问卷32份,回收32份,有效32份,有效率为100%。
2、访谈
笔者在实验组随机抽取了10名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访谈的内容主要围绕认知策略下的听力教学方法,听前、听中、听后各阶段听力策略的认知以及运用等方面。笔者对每位访谈对象的回答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四)传统听力教学模式与新听力教学模式培训
实验组班级在2016年9月初至2017年1月初接受了为期16周,每周2课时,共32课时的听力教学实验。此实验以认知策略理论以及图式理论为基础,以《Listen to This: 2》(英语中级听力)教材为载体,培养学生们学会利用认知策略理论以及图式理论来提升对于听力学习的兴趣以及听力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阶段,引入阶段(系统引入各策略及方法)、熟悉阶段(让学生们进行训练)以及运用阶段(学生们独立运用),直至学期末让学生们掌握各个子策略的运用(如表2所示)。
策略1在听前阶段:词汇积累与背景知识准备策略2在听前阶段:题目预测策略3在听中阶段:速记策略4在听中阶段:构建图式(即将新的信息与之前准备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策略5在听中阶段:文章结构分析策略6在听后阶段:跟读录音策略7在听后阶段:听抄练习
对照组班级与实验组采用相同的教材、相同的教师以及同样的授课时间。教学方法上则采用传统听力教学模式,课上教师放录音——学生听音——讲解原文及听力答案,完成听力理解练习。
经过16周,共32学时的教学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们进行了期末测试。此次测试与前测题型、难度相似,均以大学英语四级题型为模板。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与听力成绩提升最为相关的教学方法
1、问卷数据分析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B标准误差试用版tSig.1(常量)-2.76842.708-.065.949策略1-4.9953.879-.237-1.288.210策略210.6793.535.5083.021.006策略32.4602.702.155.910.372策略46.6013.194.3742.067.050策略54.1073.221.2661.275.214策略6-.4423.594-.022-.123.903策略7-1.0923.904-.052-.280.782
a.因变量: 听力成绩后测
由上表可以看到,策略2和策略4对英语听力后测成绩影响的显著性系数小于0.05,说明策略2和策略4对英语听力后测有显著影响。
但是由于回归模型不显著,继续采用逐步回归法对模型进行优化。结果如下:
模型RR方调整R方标准估计的误差1.440a.194.16711.91530
a.预测变量: (常量),策略2。
5
模型平方和df均方FSig.1回归1023.64311023.6437.210.012a残差4259.23230141.974总计5282.87531
a.预测变量: (常量),策略2。
b.因变量: 听力成绩后测
由上表可以看到,只有策略2进入了回归模型,判定系数R方为0.194,表明在因变量英语听力后测成绩影响的变动中,有19.4%是由自变量所决定的。同时,F统计量为7.210,P<0.05,因此,回归模型显著。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B标准误差试用版tSig.1(常量)27.40715.7481.740.092策略29.2483.444.4402.685.012
a.因变量: 听力成绩后测
由上表可以看到,策略2对英语听力后测成绩有显著影响,且标准化系数β=0.440,t=2.685,P<0.05,表明它们之间为正相关,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策略2的使用情况越好,其英语听力成绩越高。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们应增强对学生们进行系统性的传授知识,让学生们了解系统理论并且能够运用于听力理解当中,这样才能达到更加好的效果。题目预测是学生们认为最有效的一项策略,但事实上,对于成绩的提升还有许多因素是融入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的。另外,在学生访谈过程中,80%的学生表示,对于听力策略的系统运用不熟悉,对于课堂上提到过的教学策略,若没有进行专项训练,则会很快忘记,并不会使用。因此,学生们常常使用最熟悉的策略,题目预测。
(二)听力教学模式
基于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的结果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期的成绩得知,新的听力教学模式更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听力学习能力以及让学生们更加明确听力学习的过程。本文研究得出新的听力教学模式如下:
1、听前阶段
根据图式理论,听者拥有的背景知识的建立对于听力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蒲雕作用(reference)。笔者在经过以上的实证研究后发现,听前阶段,教学准备内容可分为两类。
第一,教师应该在帮助学生建立与课堂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将较复杂或陌生的词汇列表提前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笔记并进行理解及记忆,另外,相关话题的文化知识背景也尤为重要。教师可根据该课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对于这个话题的背景知识通过网络或教师指定的阅读材料进行识记。这样,在听前阶段,学生们即已拥有关于该课的背景知识,对于在听音过程中构建图式做好了准备。
第二,教师应帮助学生们掌握听前预测的能力。以《Listen to This: 2英语中级听力》教材为例,该教材的题型主要分为选择题、判断题以及填空题。在听前预测阶段,教师需要传授学生学会看题以及勾画相关关键词的技巧。技巧通常包含快速浏览题干、理解意义、勾画关键词或定位词(其中特别注意否定词及最高级)、预测填空题空白处的词性以及内容。
2、听力理解阶段
听力理解阶段是学生们对于听力解题技巧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根据认知信息处理模式,听者在感知阶段,接收的信息保留时间短,内容量少且多数为单词和短语。因此,在第第一遍听音后,与传统听力教学模式的不同处在于,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们利用在听前阶段已经输入的背景知识构建图式,即帮助他们梳理听到的碎片信息,建立整篇文章的框架。与此同时,也帮助学生完成感知信息到短时记忆的转化。
在学生们完全理解了文章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听音,要求学生们完成细节题的要求,将短时记忆的内容进行解析,转化成长时记忆,让学生们的记忆内容也越来越完成,从而完成听力理解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还需根据类型题目的不同或听音材料的难易程度来把握放音的速度。括而言之,教师们需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结合听音材料对听力理解阶段做好时间安排。
3、听后阶段
听后阶段(课后)常常被许多老师所忽略。许多老师曾认为,课后无法了解学生们听音的情况或无法监控完成作业的独立性。因此,听力课很少布置课后作业。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课后才是学生们能够利用的来练习听力技巧以及认知技巧的最好时间,因此,教师们要重视且把握好这段时间。笔者在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利用好课后时间与布置适当有趣的听力技巧练习,对于学生们提升对听力学习的兴趣以及听力理解能力有显著的作用。
许多研究者认为,听力并不是独立的技能,而是与说、写均相关联。若听者的发音不标准或不能拼写单词都会影响完成听力理解的效果。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以及学生中个人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帮助教师以及学生在业余时间更加方便的进行相关训练。因此,笔者将听后阶段的内容分类两类,一是锻炼听者的发音能力;二是锻炼听者的书写能力。
第一,跟读录音。该练习的目的在于课后督促学生们有意识地进行复习,将上课没听懂的部分反复听至能够跟读出原文。另外,录音可以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语音语调是否标准,帮助学生们避免由于发音不准带来的听力误区。
第二,听抄练习。完整地听录音材料,在听的过程中进行原文的抄写,即一边听一边写。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既能锻炼自己听的能力,也能确认是否反应够快、对单词的记忆力够牢等听力能力。
四、结语
本文回顾了认知策略以及图式理论带来听力教学模式的启发,从而总结出7项教学策略与听力成绩提升有关。笔者通过运用问卷、访谈、实验组对照组的前后测成绩等数据分析发现,学生们最熟悉也认为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为题目预测,并且,新的听力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成绩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在未来的听力教学模式当中,建议将此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们能够系统的了解听力理解的技巧,同时也帮助听力教师系统的运用各项教学策略,使学生们的听力理解能力提升一个台阶。当然,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时间的关系,数据量不够大,希望在以后的研究当中,能够避免这一点,用更多的数据统计来证明有效的教学策略。
:
[1]Anderson A.,Lynch T.Listen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Underwood M.Teaching Listening[M].Longman:Longman Inc.,1989.
[3]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4]蒋祖康.学习策略与听力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
[5]孙小茜.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3).
[6]王晓红.图式理论与二语听力教学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2).
[7]王晓静.基于认知策略理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