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大城市中心城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2018-05-14谢忠平
谢忠平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是党中央对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部署、新目标、新定位、新举措,也为做好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国大城市中心城区作为城市功能和要素聚集的核心区域,其基层党建工作也具有“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在城市治理和城市发展中发挥着引领性和基础性作用。做好新形势下大城市中心城区党建工作,要以十九大为指导,始终绷紧“抓基层打基础”这根弦,主动适应大都市中心城区发展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出符合大都市特点和规律的城市基层党建新路子,为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树立现代治理理念,提高中心城区基层党组织城市治理能力
推动城市党建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这是近年来我国大城市中心城区抓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和宝贵经验。
准确把握党的领导和城市治理的关系。推进城市治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方向要正确,政治保证要坚强。创新城市治理,根本在于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的领导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实现党领导社会、依靠群众推进城市治理。城市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加强和改进党对城市的领导就是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贯穿于城市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落实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和基层社区治理各项职责任务。只有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过硬、全面加强,城市治理才会有序推进、健康发展。
树立现代治理理念。党组织要顺应现代治理多元共治的要求,切实转变领导方式,引领和发挥社会组织和治理组织的作用,处理好党的领导与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法治保障的关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实现从人治向法治、从微觀向宏观、从局部向整体、从包办向协同、从简单粗放向精准发力、从单项指令到双向互动、从依靠政策到依靠制度的转变,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
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城市社区的服务和管理能力越强,城市治理的基础就越牢。党组织统筹把握规划、建设和管理三大环节,推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重点解决好中心城区治理中涉及的领导体制机制、社区治理体系、基层服务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让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二、持续推进“两个覆盖”,提升中心城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提高城市基层党组织覆盖力,就是要推动党组织有效嵌入城市各类社会基层党组织,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城市社会各类群体,为坚持和落实党的领导、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分层分类创新和优化党组织设置,扩大党组织覆盖力。健全的组织体系是党组织发挥作用和服务群众的前提。要根据大城市中心城区的经济结构、业态布局、人口流动和行业分布的主要特点,打破条块分割、地域界限、行业阻隔、建制差异和行政壁垒,针对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各类园区、专业协会、民间团体不断涌现的情况,采用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的形式,探索组建各类跨单位、跨行业的开放式党组织,重点消除党组织在“两新”组织中的空白点,尽量把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突出政治功能,强化党组织对各类基层组织政治领导力。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最基本功能。城市基层党组织尤其是中心城区的社区党组织,往往与辖区内的其他组织既无资产经济纽带,也无严格的组织隶属关系,这就要求社区党组织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切实提升自身的政治领导力,领导和引领社区各类组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同时,应把政治功能寓于服务功能之中,注重以协商、合作、引导、示范和服务的方式,与现代都市中心城区各种业态类型的组织及自主性独立性很强的“社会人”联系起来,党的工作和活动方式从体制内走向体制外,依靠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非权力手段,在社会治理和大都市建设中充当组织主体和领导力量,克服当前市场化、多元化和社会化大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倾向,强化中心城区基层社区党组织的渗透力、影响力和控制力。
三、推进党建标准化建设,提高中心城区组织工作规范化水平
针对基层党建工作容易出现
“浮在面上,停在纸上”“自我空转”“两张皮”现象,只有大力推进党建标准化建设,使基层党建工作有目标、推进有导航、过程有监控、操作有记录、责任有清单、考评有依据,提高组织工作规范化水平,才能解决基层党建工作难量化、难考核和难落实的问题。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关键是要形成一套中心城区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
工作内容要明确化。对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以清单的方式列出来,或以模块的方式固定下来,解决好基层党建工作干什么的问题。组织生活要严肃化。所有党组织和党员都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制度和组织生活制度,坚持谈心谈话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坚决杜绝基层党内政治生活平淡化、随意化、庸俗化和娱乐化倾向。
党组织领导班子配备要健全化。包括机关、国企、学校、社区及非公在内的所有领域的党建工作都要有专人负责,选齐配强所有党组织负责人和班子成员,克服基层班子不健全、责任不到人的弊端。操作流程要规范化。对基层党务工作及党组织的日常活动,如党务公开、发展党员、组织学习、民主评议、党费管理等都要有清晰的工作流程图,推动工作记录格式化和党务活动痕迹化,解决好工作程序混乱、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阵地平台建设要规范化。确保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有办公与活动场所,确保每个社区党组织都有专门的党员学习室、活动室、会议室、电教室和党员服务中心,推动包括党建网站、信息卡、多媒体、移动终端在内的载体平台和场所设施标准化。
四、健全联系群众机制,强化中心城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
服务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天职。通过健全制度,实现服务的常态化和规范化,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服务型党组织,把服务需求侧与服务供给侧有效对接起来,增强城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服务功能来体现政治功能,以服务群众来带动和落实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和凝聚群众的职责。
建立多样化的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总结借鉴近年来广大基层探索出来的“一站式”服务、“一卡式”服务、“组团式”服务、“一网式”服务、“菜单式”服务、“承
诺服务”“志愿服务”的形式,将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加以推广。研究制定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具体意见,出台领导干部挂点联系、普通干部挂职蹲点、结对帮扶、定期接访走访、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项目的具体办法,硬化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规定和纪律要求,进一步细化服务内容、服务标准、联系方式、相关责任和具体举措,在操作层面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法和运行机制,让党员干部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与接触,准确把握群众的服务需求,把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要求落实、落细、落小。
建立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的考核评价制度。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尊重和落实群众在考核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将群众对服务的“原生态”评价作为检验各级党组织服务水平的唯一标准。通过意见箱、电话、网站、公众号、APP等多种方式,将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置于群众的广泛监督之下。严格执行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和奖惩制度,将联系服务群众的情况和结果作为党员干部日常考核、年度评优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在基层营造有利于
“愿意服务”和“尊重服务”的良好氛围。
五、推进智慧党建建设,提高中心城区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
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推动党建工作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挥智慧党建在整合党建资源、拓展党建阵地、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党的影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巨大能量,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不二选择。
加强对智慧党建的认识和政策引导。各级党组织负责人都要深刻认识推动党建信息化、智能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适应和参与智慧党建的积极性。 提前做好政策引导,加大对智慧党建的人才和经费投入,增强智慧党建的指导性、规范性和权威性。
建设一支党建信息化队伍。针对基层信息人才缺乏的现状,通过公开招聘考录一批、严格标准选拔一批、干部培养一批的方式,加大选育素质较强的专业化人才,推动基层党建人才管理从封闭粗放向开放精细转变。强化全区基层支部线上信息上报质量的考评力度,制定月通报、季考核制度,促进党务干部在学中干、在干中比、在比中创。
加强基层党建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大城市中心城区党建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和挖掘,打造全区集舆论宣传、学习教育、党员动态管理、党费收缴、组织关系结转、党务公开、党员干部日常监督考核于一体的综合党建工作平台。强化信息安全意识,指派专人维护管理,完善日常运行机制,及时更新采集党组织和党员的信息数据。扩大智慧党建覆盖率,完善智慧党建平台功能,加强对大数据的分析研判,综合运用线上线下资源,推动党建平台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服务转变,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
六、抓实各项保障措施,推动中心城区基层党建保障制度长效化
党建工作需要物质支撑、人员投入和制度保障。只有强化要素保障机制,党组织才有资源和实力开展服务,党建工作才能实现常态化长效化。
健全党建工作的领导机制和责任机制。在区级、街道(区直部门)、社区等不同层级都要建立相应的党建工作领导机制,着力理清党委班子、党组织书记和分管领导之间的各自责任,着力解决街道社区党建领导小组、党建工作联席会和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等机构容易出现的职责不清、权力不明和运行不畅的问题。严格推行党建责任制,逐级开展联述联评联考活动,在城市中心城区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述职述党建、考核考党建、评议评党建的局面。
完善党建资源统筹整合机制。按照共驻共建共享的原则,实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明确街道、社区及驻区单位等三方党组织的职责和关系,完善党建会议议事制度和沟通协商制度,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常态化、规范性、对驻区单位有吸引力的共建活动,变“条块分割、以条为主”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形成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活动体系。
建立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倾斜的机制。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尽可能把更多的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街道社区党组织,着力解决社区党组织任务重、人手少、经费不足等实际问题,为社区党建的全面提升创造条件,使城市基层有职有权有物,使城市社区党组织能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针对社区干部队伍人心不稳、动力不足、待遇偏低的情况,健全完善相应的激励制度和经费投入增长制度,从工作、生活和政治给予多方面的激励,真心关爱、真情关怀他们,确保社区干部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郊社区党组织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BDJ054)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矫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