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执政战略的基本特征
2018-05-14崔辉
崔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和勇气,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作风深化改革,解决许多体制上的深层次矛盾,化解迫在眉睫的“执政危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形成了新时代的执政战略。这一执政战略服从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引,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目标,为确保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提供切实保障。新时代的执政战略蕴涵着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一、合法性与有效性的统一
“任一民主国家的稳定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也取决于它的政治制度的合法性与有效性,有效性主要是指作用,而合法性是确定价值。 ”这意味着,在现代政党政治时代,政党要保持其执政地位,需要进行政党执政的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双向整合。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的代表及其‘命令在某个或某些方面是合法的。它是一种特性,这种特性不是来自正式的法律或法令,而是来自由有关规定所判定的下属据以(或多或少)给予积极支持的社会认可或认可的可能性和‘適当性” 。“任何一种政治系统,如果它不抓合法性,那么,它就不可能永久地保持住群众(对它所持有的)忠诚心。这也就是说,就无法永久地保持住它的成员们紧紧跟随它前进” 。因此,构建执政的合法性是任何一个执政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党热衷于通过选举构建执政合法性,定期的“大选”选举出执政党,因此,这些国家政党的核心工作便是选举,其执政战略的制定首先在于赢得“大选”,而要赢得“大选”,政党则必须经常性地和民众对话,听取民众意见并及时进行反馈。即使是执政党,也必须时刻注意民情、民意,及时修订施政纲领和政策,以稳固自身的执政地位。
但是,这种西方语境中的“政党政治”不具有普适性。中国近代以来迥异于西方的国情,没有形成适合西方视野中的“民主政治”和“政党
政治”生存的土壤,革命是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因此,中国共产党执政不是选举的结果,而是中国革命和政党斗争的逻辑结果。“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正当性。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以快速推进中国现代化为己任,根据中国不同阶段的历史条件,先后构建了以意识形态为核心和以经济绩效为核心的执政资源整合方式 ,创建了自身的执政合法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突出,人民对公平、正义的期望越来越高,党的执政地位经受着“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的严峻挑战,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导向,开始构建以“法治”为核心的执政资源整合方式,在秉承执政的历史正当性基础上,赋之以现实合法性。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确保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法治基础,既为党的执政奠定了法治基础,也为党改革治理方式,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开辟了路径。
有效性则是政党执政的效益,是执政党能够制定高效而低成本的制度和政策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从而创建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这种执政效益将为急剧变革的社会提供稳定的制度体系,从而整合社会并为国家的现代化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规范的行为逻辑。执政的有效性,将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特别是对于后发国家而言,有效执政能够在短时间内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而提升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并为执政党持续执政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现代政党政治体制下,不同国家的发展进程也说明了这一点,“各国之间的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的政府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有的国家政通人和,具有合法性、组织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另一些国家在政治上则缺乏这些素质。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执政有效性高,执政地位和执政体系就稳定;反之,执政有效性低,执政地位和执政体系就会受到威胁,甚至丧失执政地位。
执政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执政党如果没有构建其自身执政的合法性,那么它的执政就不具有正当性,其执政权力将受到质疑,执政的有效性无从谈起。同样,如果执政的有效性不足,无法促使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那么该执政党的合法性也将逐渐削弱。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这种紧密关系,促使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二者兼顾。所以,“任何政治发展可以在战略和策略上对有效性和合法性的追求有所侧重,但在具体发展进程中,应该相互兼顾,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任何的偏废都可能带来政治发展的挫折和失败。 ”
执政战略的这一特征,要求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既要及时构建执政合法性,又要注重执政的有效性。无论是忽视执政合法性,还是忽视执政的有效性,最终的结果都是丧失执政地位。因为,单纯强调执政合法性,易陷入“民主政治”“政党政治”的西方话语体系,甚至出现为民主而民主、为合法而合法的窘境,一些后发国家执政党的这种选择,不仅导致自身丧失了执政地位,更导致了不稳定的政治发展;而单纯强调执政有效性,则易忽视发展导致的社会变革,以及发展带来的民众对公平、正义的强烈关注,甚至以经济发展代替民众的民生需求,将一切社会变革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式都归结于更快的发展,导致民众对执政党公权力的失信,落入“塔西佗陷阱”,“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就会危及党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
中国共产党的新时代执政战略正视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直面人民对于公平、正义、法治等的渴望,以建设法治国家为目标,创新社会治理,构建以法治为核心的执政资源整合方式,为党的执政和全面领导奠定法治之基,大大增强了党的执政的合法性。同时,创新的发展理念、“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等等举措,在提升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同时,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党的执政有效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了新时代执政战略实现了合法性和有效性的统一。
二、稳定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执政战略事关执政根本、全局,必须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执政战略的稳定性首先体现在时间上,即执政战略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性。这一特性要求执政战略立足长远,引导全局循理而动,顺道而行。其次,执政战略的稳定性还体现在战略执行的韧度上。执政战略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阻碍,甚至会遭遇重大挫折,但战略一旦确定,决不能因为这些困难和挫折而改变,而是要保持相当韧度,保持“屡败屡战”之精神,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执政战略的这一特性,要求执政党必须保持相当的战略定力,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千变万化而岿然不动,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其执政战略一以贯之,其中最核心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即开始着手全面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部署了学习马克思主义运动,全国各阶层都经过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教育,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地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对否定毛泽东、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中国共产党全面准确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旗帜鲜明地维护并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地位。改革开放已近四十年,随着中国社会体制的转型,一些西方的意识形态在中国蔓延,削减着马克思主义的凝聚力,对此,党在十八大時便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会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党的十九大强调,“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上一以贯之的战略定力,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顶住了西方“分化”“西化”的图谋,保证了党的执政地位屹立不倒。
但是,执政战略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战略的一成不变,恰恰相反,执政战略需要根据纷繁芜杂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古人云:“世事如棋局局新”,尽管在社会发展历史中,会出现很多类似的情势,但历史绝对不会重演,作为政党执政规划的执政战略也必须因时因地制宜,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体现时代性。
首先,执政战略的时代性体现在执政思维的与时俱进上。时代在发展,任务在变化,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执政党的执政思维必须与时俱进。特别是长期执政的政党,有秉持原先行之有效的思维范式的惯性,易导致思维僵化,不利于执政地位的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在这方面体会尤为深刻。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将革命时期形成的思维范式自然地延续到执政中,强调意识形态第一,注重
“政治挂帅”,执政目标“迅速指向一个被称为‘极左的意识形态所描绘的理想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导致了1957年开始的反右及其后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及至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长期动荡,使得“整个政治体系的经济效果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点 ”。实际上,由革命到执政,不仅是工作任务的转换,更是思维的转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维实现了两大转换:一是从革命的零和思维到执政的共赢、法治思维的转变。认识到执政是要建设一个新社会,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要学会“妥协”,实现“共赢”;只有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保证长期执政。二是从治民到民治思维的转变。治民的实质是人治,是已被现代民主政治所摒弃的陈旧思维。现代民主政治要求的是“民治”思维,也就是党所提出的“人民当家作主”。“民治”的实质是法治,核心是要防止公权力对个人正当权益的侵蚀,防止公权力的滥用;治理主体是人民,治理对象主要是官僚集团,治理方法是依法治国,宗旨目标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不比之前少,但社会基本保持了稳定,党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这与党的执政思维的与时俱进密不可分。
其次,执政战略的时代性体现在执政主题的不断创新上。执政党需要根据不同的执政环境和社会主要矛盾,制定一定时期的执政主题,以此整合执政资源,凝聚执政力量,巩固执政地位。一个恰当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执政主题是政党稳固执政的前提。新中国成立初,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主题是确立并巩固执政地位,以行之有效的动员方式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社会环境及文化氛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执政主题,维护和巩固了执政地位;进入新世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社会阶层分化、利益诉求多样之际,“科学发展观” 将关注点转向全面发展,从而成为党执政的新主题,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面对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执政风险和危险叠加,与时俱进地推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梦想和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的执政主题,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
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
为实现长期执政奠定基础。
再次,执政战略的时代性体现在执政方式的不断创新上。在执政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行事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性十分明显,特别是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新阶层不断涌现,民众的新诉求新奇多样,这就要求执政党及时调整适应千变万化的新情况,创新执政方式。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讲,创新执政方式,关键在于根据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实现党、国家与社会在价值上的一致性和社会的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因为,“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执政不是在执政党单独行动中实现的,而是在执政党与社会、国家三方有效互动中实现的。执政的合法性直接取决于政党、国家与社会三者之间在价值上的相互一致性程度。在这种一致性中,社会是根本,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创新,目的就是要形成一种获得民众源源不断支持的制度体系,“这种制度能够较好地体现执政党与民众之间代表与被代表的关系,既能保证政党对整个政治体制的控制,又能保证民意得到顺畅的表达。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执政战略,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战略中始终秉持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守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一步坚定了深化改革和全面开放的基本方向,保持了执政战略的稳定,实现了执政方式的创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的学习型、创新型政党的历史担当,深刻把握了执政战略稳定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执政规律。
三、前瞻性与务实性的统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执政战略的谋划与实施是为了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既要着眼于未来,确立科学愿景,做到志存高远、催人奋进,更要立足当下,脚踏实地。执政战略必须具有前瞻性,否则就无法指明方向;同样,执政战略也必须具有务实性,否则就无从展开而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执政战略必须实现前瞻性和务实性的统一。
执政战略的前瞻性,首先体现在其对执政过程有基本的预见,“战略指导者当其处在一个战略阶段时,应该计算到往后多数阶段,至少也应计算到下一个阶段。尽管往后变化难测,愈远看愈渺茫,然而大体的计算是可能的,估计前途的远景是必要的。那种走一步看一步的指导方式,对于政治是不利的,对于战争也是不利的。 ”虽然毛泽东的论述主要是针对战争的,但对于制定执政战略仍具有指导意义。其次,执政战略的前瞻性还体现在能够根据执政规律,预见执政结果。这种对执政结果的预见不是毫无根据的主观预期,而是基于现实情况做出的客观判断,预示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这种结果包含了有利与不利两种因素。一个好的执政战略既能预见到有利因素,更能预见到不利因素,并对不利因素加以预防。
执政战略的务实性则主要体现在具有切实可行性,能够立足当前的客观实际,马上加以实施展开。执政战略的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能够及时贯彻实行。邓小平指出:“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 ”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执政战略。长期的执政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切实可行的、顺应人民意愿的执政战略,党的执政地位就不断巩固,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不断推进;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的执政战略就会出现偏差,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受到削弱,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其次,执政战略的务实性還体现在其注重实效上。在执政战略的实践中,“一切服从于战略目的的要求,一切服务于战略目的的实现” ,只要有利于执政战略的达成就要坚持去做,凡是阻碍执政战略的要坚决摒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果断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胆解放思想,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三步走”战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过程中,党的执政战略的实施紧紧围绕“发展”二字,以“发展”为标准,只要有利于“发展”,就敢想、敢试、敢闯、敢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党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确定为当前的执政目标,明确了分两步走的战略方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总结党长期执政经验的基础上,新时代的执政战略实现了前瞻性和求实性的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其执政的最终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最具前瞻性的远大目标。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坚定的信仰,使党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未动摇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而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中国共产党依据实事求是原则,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确定了切实可行的执政战略。新时代执政战略中“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内容都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执政战略的务实性。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人文社科部)
(责任编辑 矫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