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学生常见的三种思维模式简谈
2018-05-14赵海宁
赵海宁
摘要:高三步入了高中最后的冲刺阶段,此时对于我们文科生来说,思维理解能力决定知识的存储量与分辨意识,理解能力越强,记忆越为深刻,对于问题的自主分辨意识也随之递增,文科生面对长篇累牍的资料,凸显出常见的思维形态,本文大致以三种常见思维模式概括,整合我们文科生思维的定势,探寻高三的优质学习计划。
关键词:高三;文科学生;常见;三种思维模式
引言:
我们选择文科,是因为我们热爱文学,相较于理科枯燥的计算,我们徜徉在文科美妙的词句海洋中,深深的感受到文学带来的愉悦感,汲取文学的智慧,受到文本的熏陶,我们的智力潜移默化的提高,但学习的过程中,文科需要记忆的知识太多,面对大量的重点要点内容,想要构建文科的认知模型,系统性的梳理文科的知识问题,还需要我们结合常见的三种思维模式,不断的更新思维理念,在高三阶段将文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强化文学素养。
一、高三文科学生常见的三种思维模式之逻辑思维
高三已经进入了文科知识的复习阶段,此时的知识新内容导入过程中,也会掺杂旧知识的复习,我们面对三年的文科知识堆砌,难免找不到求知的方向,不知从何处下手,若是盲目化的这记一句、那记一句,不仅很容易出现记忆的混乱,还容易在此期间给自己造成压力,我们高三的学习应是一个循序的过程,构建文科的逻辑思维,理清知识的脉络,将整体的文科知识串联起来,让记忆形成一个系统的模块。例如:我们学习的历史囊括了古今中外的知识内容,可利用时间顺利,构建思维导图,夏商周是公元前2000多年至200多年发生的朝代更替,期间的重点问题是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了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以此类推,以时间线将朝代、事件等一一的留存在记忆中,顺藤摸瓜的完成历史的整本结构搭建,通常利用到一轮的系统性复习阶段。当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文科学习情况,利用逻辑对比的形式整理记忆,一般这种逻辑思维形式体现在二轮的重点复习上,还是以历史为例,我们在记忆某一项知识时,总是容易出现遗漏,那么可将历史中的相似或者是不同的內容,通过对比的形式双向化的进行记忆与理解。例如:王安石变法与商鞅变法,中国古代发明与近代科学家,这些内容的整理分析,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比性的强化记忆,且还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了解两者的异同点并获得自主的感悟,高考中此类的开放性命题很有可能出现,也不失为一种“押题”方式。
二、高三文科学生常见的三种思维模式之逆向思维
高中文科的理解大题通常都是制约我们成绩提升的关键点,很多小题只需要背诵记忆就能拿分,但大题却考验我们的思维迁移能力,除了正向的思维之外,面对问题我们可以利用逆向思维看待问题,或者说是以综合性的视角全面的分析问题。以政治为例,政治考察学科素养、综合分辨能力、社会生活认知三个层面,社会生活考察中,一种从微观的视角出发,结合生活的情境阐述我们的想法,一种从宏观的视角出发,结合国家的发展问题提出自己的积极见解,这里列举一个题型:“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题目中包含了我国的有关政治策略与法规等,不再赘述,问题是思考“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我们没有经历改革开放,但却生活在改革后的年代里,此时若是记忆出现模糊,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生活的感受,畅想改革之前的情境,逆向进行分辨: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农民积极性提高---解放生产力,然后再将思维逆转过来,回答:“改革了经济体制,改革了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经济资源得以利用,取得了经济发展的重大成就。”此时顺应该思路回想文本的原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就言简意赅的回答了问题。
三、高三文科学生常见的三种思维模式之探究思维
文科通过文字的构建,以表象的问题展示隐含了深刻的内涵,我们只能看到表面上呈现出的关系,而忽视深层的含义,那么高三的复习将成为无用功,探究思维可采取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浅入深的挖掘问题的本质,强化我们的理解认知。例如:地理中很多问题都是看图说话,需要结合一张图进行思维的探究,这是一个台风分布示意图,该台风?A夏季生成于我国的黄海海面;B小于六级风的范畴降雨最强;C气压值最低处风值最大;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此题中结合图示将有关的台风风向、气旋、季节天气等已知的条件调动出来,那么也就能够探究得知:台风中心为低压中心;台风眼附近为旋涡风雨区排除ABC。再比如:地理整体都是一个需要探究的过程,我们通过宇宙天地的概念理解,探究天体系统的层次、行星的特征,进而延伸到地球生命的存活原因等,由远及近,在天就中强化地理的理解,再次结合上述提到的逻辑思维与逆向思维等,完成知识的整合,使得我们文科的思维处于有序的状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结合以上的思维模式,牢固的掌握文科的基础,消除文科知识的认知混淆,在开放性、系统性的文科设问下一针见血回馈问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做好奠基。
参考文献:
[1]夏新峰.怎样有效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能力有关高三文科生政治复习的几点建议[J].新高考升学考试,2012(8):78-79.
[2]许小瑞.探索高三毕业班文科考生的数学课堂教学特点与方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21-23.
[3]徐炳荣.试述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基本的思维模式及教学启示[J].考试高考英语版,2001(2):14-15.
[4]雷洪德,刘水君.文科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现状及其改进以H高中为例的调查研究[J].高中生教育研究,2018 (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