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2017-09-22黄巍巍
黄巍巍
摘要:培育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是当前各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方向。高校肩负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培养出人才的科学素养水平对社会和国家发展来说非常重要,然而目前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现状不容乐观。独立学院正处于改革转型期,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落点,提高大学生运用理性思维方法的能力,尤其是文科大学生,显得更为必要。基于此,如何在文科专业教学改革中贯彻人文教育与理性思维的结合,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质,提升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成为当前高校,尤其是开设了文科专业的独立院校应该着重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文科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7-0015-04
每到新一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季,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各大高校及社会第三方的数据公司都会统计并公布当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以来理科专业的就业率远高于文科专业。独立学院作为中国教育改革进程中的新生代产物,而当前各独立院校的发展正处于改革转型期,其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率不仅是国家相关部门对其的考核依据,也是招生时学生和家长所关注的,与各公办高校一样,独立院校也出现理科生比文科生较好就业的现状。且不论理科专业与文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不同,但进入社会之后毕业生们如何寻找合适的工作,并更好地胜任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影响因素很多,如何通过客观因素引导主观认识,进而发挥主观因素的正向、积极作用。独立院校的文科专业学生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和长处,提升科学素养和职业竞争力,这也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中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文科大学生缺乏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分析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专业领域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已成为学术和应用研究的新方向,“专门化”的教学模式弊端也愈加凸显,现在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推崇并已开展文理结合交叉学习的模式,而中国的教学模式仍多以分科学习为主。据调查显示,国内高校大学生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社会进步还是持积极的肯定态度,但也出现令人担忧的现象,很多普通高等院校的文科学生虽然能够掌握辩证看待科学的能力,但是对于科学是什么,怎么发展科学,以及基本的科学素养的认识仍普遍较弱。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受自身文科思维的影响
在进入高校前,很多文科专业学生就是文科班出身,因长期偏重文科知识的学习,这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文科思维模式,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而这种文科思维的优势在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较高,出发点通常较为感性,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有较为深厚的认识和了解,在进人大学校园后,也更积极主动地关注时政这方面的信息,对待社会热点更有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与社会关系较为密切,但是他们大多不够理性客观,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在想象、推理方面较为欠缺,对待科研更是一头雾水,涉及科学方面的知识较少。正如赵刚老师所提出的三大文科思维模式:简单粗暴,想当然,不会探索式思考;舍本逐末,幻想多,不会本质性思考;眼高手低,情绪重,不会事实型思考。也许这三种模式程度偏重,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文科生的理性思维欠缺严重,加强文科生的科学素养刻不容缓。
(二)受学校課堂教育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共同作用的产物,而在模仿能力、学习强度较大的初高中,学校课堂的教育对学生思想性格各方面的形成已起到一定的影响。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都是一样的,只是对各科目的喜好程度不同,到高中文理科分班,文理生之间的差别才日趋明显。一般情况下,理科生思维更加活跃,但是对人文知识的把握也不差,无论是历史还是语文这都是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的内容,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学生都能继续学习,然而文科生恰恰相反,脱离了被动的理科教学,有些文科生只觉得是一种解脱,很多文科生凭借着语、史、政的高分进人大学,再次选择文科类专业避开高数逻辑,倘若专业老师在教学中不注重科学素养的导人,久而久之,文科生的思维就会较僵化,无创造性可言。
(三)受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
在普通高校,除理工科学生能够有独立的实验场所,其他如人文社会等文科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专门的科研活动与场所,也就缺少科学技能培养与锻炼的途径。另外高校的科学研究,几乎是教师和研究生的“专利”,本科层次里的理科生较少涉及,更不用说文科类的本科生,这种体制上的某种欠缺使得文科生缺乏一定的科研动力,更难以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大部分人眼里,科学技术是工具或实施项目的手段,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完成工作,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就导致除工具价值以外的其他更高的价值,如伦理和道德价值等不被世人所关注。当今社会很多人都用功利的眼光看待科学,对其中的经济价值、生产力有无限的追崇,这种科学功利化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极为明显:一方面,大学生学习目的显现功利化,尤其文科专业学生,只侧重学习与自己将来就业相关的知识,而对于其他知识的学习则表现得很随意,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更不感兴趣;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充斥着很多五行命理之言,很多大学生虽然接受了较高的文化知识教育,却对这些命运之说较为关注,对伪科学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这种整体的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使得很多学生缺乏对培养科学素养必要性的认识与了解,直接导致大学生科学精神的不足。
二、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一)发展人文学科的需要
从古希腊科学萌芽到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之前,科学与人文是交汇在一起的,当时很多哲学家提出来的理论都是基于对世界的认识,为后来很多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与探索奠定理论基础。到了近代当理性觉醒,人文与自然开始分离各自发展,但是在脱离了人文学科的教育后,虽然科技创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它盲目发展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endprint
从广义角度而言,人文属于文科,科学属于理科,但是科学精神统一于人的内在精神,两者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科学精神的培养缺少不了人文精神的支持,正如世人所强调的,人文科学是提升和完善个人人格的重要手段,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样地,在人文科学盛行的同时,自然科学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我国五四时期,由于科学民主主义传播与盛行,当时的很多有志青年都更加注重思考与分析,使得当时的中国产生出一大批科学方法论方面的著述,并且涌现出一大批名噪一时的方法论学者,对我国人文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提升文科学生整体素质的必要条件,是输送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可行举措。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培养,科学素养在培养能力的各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科学素养中凝聚着对人类探索自然奥妙的高度智慧,对一个人特别是文科生分析创造的能力培养十分必要。
高校文科学生加强科学素养的培养,实行文理之间的互通教育,并不仅仅是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通识课程的讲授,提升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培养自身的品格、理性、意志品质等问题,最终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追求高尚的价值理论为终极目标,从而实现高素质与高技能的完美结合。高校育人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培养过程中需注重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有机融合。
(三)提高思想认识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一切知识的传播都离不开新技术媒介的支撑,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不同层次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但与此同时,人们的理性思维却受到了巨大调整与冲击。特别是在网络言论盛行的当下,很多有满腔热情的文史哲大学生,会用他们的感性思维去评论当下,其言语乍看很有道理,但实际上与整个社会发展并不相称,在这个言论自由、思想活跃、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我们不仅仅需要关注社会发展,更需要将感性哲学与理性思维相结合,而不是纸上谈兵地发表个人看法或实施某项行动。
新闻经常报道的多是理科生缺乏人文意识,做出有违常理的举动,如利用自己的物理化学知识制造危险物危害他人,这样的结果骇人听闻,引起民众愤慨,让人认识到了知识的利弊,也让人感受到了一些理、工科生存在的恐怖面,可是很少有人对文科生提出这样的看法,究其原因,或许很大程度在于人们只能从物质而不能从精神上去感受利弊。理工类学生以行为做出一些极端事件,而文科生多是用思想。除了上述提及的网络言论,还有如令人憎恨的传销以及极端宗教,由这些思想引发的破坏程度更为强烈,一个人产生可怕的行为可以用思想去教化,但是一旦思想出现偏差,就很难再让他步入正轨,而让文科生思想转变的很大原因就是不理性,缺乏科学素养,不能全面正确地分析问题,最终伤人伤己。
(四)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需要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毕业后能够寻得一份满意的工作是关键,但是在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下,社会资源显现出一定的贫瘠,好的工作需要靠激烈的竞争才能取得,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高校里的文秘专业为例,这一专业出来的学生无论是考编制还是直接找工作,都不能仅限于课堂人文专业知识的学习,即使在班级里文化成绩名列前茅,也只能证明在学习方面有较强的竞争力,一旦脱离校园走上社会,文科学生的弱势就凸显出来。
很多文科专业的学生只注重与文学相关的哲学史学书籍,而对于理工课很少涉猎,他们会觉得这是理科生的世界,无需介入。但目前有很多高校已有意识地为理科专业学生开设了提升人文素养的课程,这对文科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消息。在毕业生就业之时就会发现,理工科的学生不仅拥有专业知识还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往往更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而文科专业的学生除却专业性较强的会计财务,其他往往只有自己的文学知识,如果知识再不牢固,那可能真的毫无竞争力。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加强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很有必要。
三、提高独立学院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民办教育促进法》从2002年底颁布实施之后,对推动我国的民办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2012年教育部启动了《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改工作,经过4年的艰苦工作,2016年11月7日上午,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修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这不仅是国家对民办教育大力支持的法律依据,同时也对民办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独立院校应积极思考,在自身发展转型期间,充分利用新的国家政策,在新常态下,既要做大做强学校事业,更重要的是要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上多谋划。独立学院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就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需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转变观念,认识科学素养重要性
长期以来,大家对文理科的认识就是文科需要大量的记忆工作,理科需要大量的思考过程,尤其是学生自己都是持有这样的态度。所以在高中文理分科时,大部分同学会因自己的数理化薄弱而趋向性地选择文科专业,但是反观选理科的同学,几乎很少有同学会因为自己的语史政薄弱而选择理科,在大部分人眼里,只有聪明的人选理科而没有文科薄弱选理科的说法。这也就从侧面反映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理科是聪明的代名词,文科是笨鸟先飞的代名词。在进人大学后,因专业区分,这种现象更加明显。究其根源,在于学生自己对科学素养认识的不到位,思想是行动的指挥者,只有从思想上加强对科学素养的认识,才能在行动上有所表现,才能有效地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独立学院的办学机制灵活,可在低年级增设针对提升文科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通识课程,潜移默化地转变文科学生的固化观念。
(二)调整高校课程设置
虽然文科大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但是在学校里,他们接触最多的是课堂,是老师,为此学校有必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為学生提供便捷的培养科学素养能力平台。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这是典型的文科专业,大学四年所学课程皆属文学一类,不曾接触过高数等逻辑性知识,除非有特殊要求,该专业大部分学生都不会主动去了解学习理工类的科学知识。长期以往,该专业很多学生往往缺乏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通常是凭借自己的直觉和想法理所当然地看待问题,而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面对这类专业,高校应当进行课程调整,可以适当引入逻辑教学,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但是基于文理科长期学习的差异性造成的思维偏差,高校应在教学改革时做适当调整。endprint
(三)提高高校任课教师的科学素养
除了课程安排的调整,高校任课老师还应当加强自身责任意识,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从质量上保障文科专业学生科学素养能力的培养。文科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常只是在人文学科上有较高的造诣,而科学常识水平较低,这不简单是学生的天性如此,更是由于很多文科专业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不足,进而从反面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文科专业的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还应当能够用发散性思维启发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进一步提升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由此可见在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融合的教育中,高校教师们承担了既教专业又教科文的双重责任,从教育现状来看,文理教学之道,任重而道远!
(四)引导以科学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
文学类专业的学生最不缺乏创意,在文科学生居多的校园,随处可见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動,但这些多是从文学趣味的角度出发,比如演讲朗诵歌唱之类,鲜有动手制作一类的活动。独立院校的学生活动创新性、实践性较强,可以在具有科学塑造功能的活动方面加强引导,比如通过讲座的方式向文科学生科普科学知识,也可为文科学生建立一定的实验活动场所,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实验,甚至可以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进行互帮互助式的学习,进一步调动文科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成为“校园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与“学校精神”培育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创建者。
在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每个人早已不是独立的个体,团结力量大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同时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也不再是单一封闭,多样灵活是将来知识走向的必然趋势。在当下社会甚至未来,独立学院在改革转型期或深化落实期,都应注重从文理结合的角度进行人才培养的改革,在提升理科生人文修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将科学素养融入文科生的培养中,进而提升其创新思维和能力,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有意识的进行文理融合,提升教育自信,才能真正为国家为社会的发展与创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薛钰川,郝小伟,“文科生”理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物理教学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8)
[2]刘宏,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C],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2010
[3]徐婕,詹士昌,杨建宋,加强文科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兼论文科学专业开设大学物理课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4]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学习体会,[2016-12-07],http://www.jxkcda.com/xy/shcnghuo/2016/12/120Hc62016.html
[责任编辑:韩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