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运动性疲劳的恢复策略

2018-05-14刘力海

中国学校体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骨骼肌羟色胺中枢

刘力海

从概念上来讲,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1]。

一、青少年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一)中枢疲劳

按疲劳发生的部位,运动性疲劳可以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2]。运动性中枢疲劳是指在长时间、大强度训练中,人体中枢神经发送和传递神经冲动发生紊乱,继而出现功能性的失调,导致骨骼肌随意收缩受到限制,甚至出现认知和思维障碍的现象。当中枢疲劳发生后,人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神经肌肉控制变差、反应迟钝、失眠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运动中出现中枢疲劳的因素有很多,如,环境、体内激素水平、中枢和外周神经递质、氨等。目前认为中枢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枢的保护性抑制:人体中枢在神经传递过程中的化学性递质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乙酰胆碱(ACH)、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等物质在调节中枢神经的作用上分别起到抑制和兴奋作用,正常情况下,这些化学递质的含量和比例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中枢神经得以正常传导,运动中神经控制稳定。研究表明,多巴胺(DA)含量下降是中枢疲劳发生的重要诱因,DA/5-HT的数值被公认为中枢疲劳的敏感指标,当其数值下降时,预示中枢疲劳的发生[3]。

(二)外周疲劳

外周疲劳是指骨骼肌及其神经肌肉接点处出现变化,神经—肌肉兴奋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等出现导致骨骼肌无法维持原有的运动强度。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虽然肌肉力量和耐力远不如成人,但机体的新陈代谢率高于成人,对体内能源物质的需求比较旺盛,如果日常膳食或训练中营养补充不足,就容易引起体能下降,导致外周疲劳的发生。发生外周疲劳之后可能会随之发生中枢疲劳[4]。

二、青少年运动性疲劳的恢复策略

(一)积极性整理活动

在训练课结束后应选择牵拉、按摩肌肉、交替冷热水浴等方式消除肌肉的紧绷和疲劳状况,促进乳酸和代谢产物的廓清,有效缓解外周疲劳的产生。

(二)音乐放松

音乐能有效促进青少年运动员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程度、促进呼吸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5]。

(三)合理的营养策略

1.合理补充碳水化合物。高强度、长时间运动时,人体内碳水化合物被大量消耗,血浆中氨浓度随之增高,氨可以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脑氨水平过高,直接影响大脑的能量代谢和神经递质传导。同时,作为骨骼肌代谢重要的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的补充至关重要,在长距离耐力性项目的比赛前期,一般会使用“糖原排空法”储备能量物质。因此,预防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应该注意在运动前、中、后补充一些富含碳水的食物,香蕉、红薯、运动饮料都是不错的选择。

2.补充支链氨基酸。人体血浆中的5-羟色胺无法透过血脑屏障,所以中枢神经内的5-羟色胺是在脑内合成,游离色氨酸(f-TRP)通过转运载体通过血脑屏障,在脑内转变为5-羟色胺。游离色氨酸(f-TRP)的转运过程会受到支链氨基酸(BCAA)的竞争性抑制。通过外源性补充支链氨基酸(BCAA)可以缓解游离色氨酸进入脑内的速率,延缓中枢疲劳的发生[6]。建议在训练后摄入富含支链氨基酸的食物,如鱼、虾、牛奶、乳清蛋白或者豆浆等,也可以直接补充支链氨基酸制剂。

3.大豆肽。大豆肽是以大豆为原料,经过蛋白酶水解的活性产物。研究表明,大豆肽具有抗氧化、抗疲劳的功效,可以延长运动时间,降低运动后体内血乳酸的含量[7]。康比特肽能运动饮料中添加有19%的大豆低聚肽,可以有效缓解外周疲劳,建议在运动之后适量补充。

4.补充1,6-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是糖酵解的中间代谢产物,具有抗缺氧、抗缺血的功效,广泛用于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臨床治疗。在运动中或运动后使用1,6-二磷酸果糖补充剂可以明显起到抗氧化、提高能量代谢效率、减少乳酸堆积等效果[8]。康比特活性糖中主要成分为1,6-二磷酸果糖,对于缓解运动性疲劳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天明,俞洁敏.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及营养调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5):25.

[2]田峰.对中枢与外周运动性疲劳的再认识[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2):6849-6854.

[3]伏育平.运动性中枢疲劳的生理学研究进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0-33.

[4]迟淑勋,李宏伟,赖敏,等.运动性中枢疲劳与外周疲劳的生物反馈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6,35(2):164-168+172.

[5]王法涛,李时慧.音乐渐进放松配合音乐心率训练对运动性疲劳消除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04):108-112+136.

[6]张蕴琨.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体育科研,2013,34(3): 33-40.

[7]李文,陈复生,丁长河,等.大豆肽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3,34(04):360-362+367.

[8]冯美云,冯炜权,张士祥,等.1,6-二磷酸果糖营养液对人体抗疲劳能力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6(3):219-224.

猜你喜欢

骨骼肌羟色胺中枢
基于“中枢-外周-中枢”闭环干预系统 在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
害虫啃过的水稻变得更好吃
营养不良患者人体成分及能量代谢特点分析
“辟谷”能治便秘吗?
安石榴苷减轻大强度训练造成的骨骼肌损伤:抑制氧化损伤和线粒体动态重构的关键效应 
吃饭速度快会导致肥胖
抢占中枢
缓解抑郁 多晒太阳
四季在大脑中的物质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