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新思考

2018-05-14尹丹丹刘强

科技风 2018年10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互联网+时代

尹丹丹 刘强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计算机专业将面临着全面改革,文章阐述了“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在分析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在互联网+时代下各种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了计算机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内容,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能力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教学改革;民办高校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来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新形态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和生产的方式,已经成为了当下信息化发展的热点。教育领域中,一场关于信息化的颠覆性变革正悄悄地发生着,“互联网+”逐渐同教育联系融合在了一起,成为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为教育教学带来新的可能和发展方向,互联网具有的的高效、快捷、方便传播等特点,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计算机专业将面临着全面改革,本文分析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在互联网+时代下存在的各种问题基础上,探索了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内容,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能力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科性质要求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目前我国计算机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传统课堂注重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组织过程中师生互动交流较少,以训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早已无法满足师生对课业信息的需求;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积累,忽略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应用以及创造力的培养;计算机专业教学范畴比较庄知识内容更新非常快,而传统的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更新较慢且内容简单笼统;过分地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忽略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与应用;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不能做的与时俱进,内容涵盖过于简单笼统;在就业方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企业的现实需求相差甚远。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优化措施

(1)创设资源环境,引导自主学习。在日益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学习者的角色扮演不再紧紧是知识的灌输对象,现在的学习者悄然变化成具有主动探索、自主建构、互助協作、反思总结等特点的新角色。根据这些时代特点,教与学的过程要充分利用不断推陈出新的网络媒体技术给学生推送课内和课外不同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课堂讲授过程中遇到的导入情境展示、案例演示的操作、教具的使用等均可以用提前录制好微视频或小动画的形式展示并发送给学生。既能在课前提高学生学习吸引力又能让学生在课后复习的时候不收时空约束,更好的实现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

(2)强化课程设计,注重能力培养。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科性质要求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教学尤其要注意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反思的能力。传统课堂中的填鸭式灌输教学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的精髓,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大量的案例练习和动手实践来掌握和提升。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要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主,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课程整体内容,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加强学生的探索协作能力,为专业课程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3)应用信息技术,助力教学改革。积极尝试运用新兴网络媒体技术助力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当代代高校教学改革常态。在现代计算机教育改革中,通过合理地使用直观性教学原则,采用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在当代高校中已经得到普遍运用,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演示,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将枯燥乏味的计算机教学变得生动活泼,通过多媒体音频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强化教学效果。高校计算机教学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育模式开始诞生,计算机教育也要进行全而改革,高校可以采用云端来进行教育资源共享,在“互联网+”环境下,计算机教学通过网络化教学平台,师生之间可以更好地沟通与交流。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比较快,通过互联网络教程,可以真正实现先学后教,激发学生发散性与创新性思维,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计算机人才。

(4)充实教师队伍,提升教学质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也应当及时更新,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质量影响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因此,高校应当重视计算机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建立一支专业知识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计算机教师队伍。一方面,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年青计算机教师参加学习培训,提高计算机教学的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定期举办讲课比赛,通过比赛来加强教学经验交流,使教师们互相学习、共同讨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鼓励教师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另外,高校也应当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问的交流,使教师切实了解所教班级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给任课教师提意见,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还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探索

(一)关于教学内容方面

根据计算机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设置发布线上教学内容 ,线上教学视频不仅要包含教师提前根据教学目标大纲梳理出的重点知识点,还有优质精良的开放教育资源(如网易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网易云课堂 、TED课堂、可汗学院、MOOC学堂在线平台、iTunes U、均一教学平台、好大学在线等)。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个性学学习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学内容的涵盖还包含有评测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小测试,方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反馈。

(二)关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

伴随互联网媒体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从案例分析教学模式,到任务探究式教学模式,到项目教学模式,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再到“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要不断探索推广适合学生更好发展的教学新模式。这要求教师的角色也发生转变由传统课堂的讲授者转变成启发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探究、协作的引导者。“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就是要将传统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知识获得系统完整等优势与网络媒体教学良好交互、开放灵活、资源共享优化等优势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各种因素有效结合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

“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组织应包含课前、课堂、课后三部分,

课前的在线预学习部分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求教师提前准备好涵盖教学大纲内容的引导性学习内容并通过网络学堂、sakai学习平台、微信学习平台等介质提供给学生网络媒体化学习环境,利于学生以个性化学习需求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批判思维发展。课堂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导演”作用,适当性的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等形式来构建知识的认知。课后教师要利用sakai平台、网络学堂、qq群等提供的实时交互环境及时交流反馈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知识点进一步巩固加深。

(三)关于教学评价方面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教育评价正在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智慧化方面大步迈进。教育评价的范围涵盖整个教学教育过程中的各个因素,更强调关注学生主体认知、注重学习者知识的转化能力及探索创新发展,教学综合评价发展的更有指导性和价值性。

“互联网+”时代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评价探索使用学生成长文件夹(时间轴)评价法。学生成长文件夹(时间轴)评价法尤其适合现代流行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和协作探究式教学活动,该评价方法的实用性和过程性优势在近阶段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在网络媒體环境下,教师可以使用“学生成长文件夹”来记录、展示和综合分析学生的成长过程。借助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自动计算、生成能反映学生学习进展、进步、成果的评价数据资料。学生成长文件夹里存放的内容包含能反映学习者成长学习过程、获得成绩荣誉等的各类学习成果,比如:视频学习记录、作业作品、考试试卷、实验实践活动、获奖证书、等级证书、成绩单、评价评语等等。此类学生资料的收集记录了学子者的成长过程有利于学生随时查看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提高自我,进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随时累计学生成长信息、发觉学生亮点给予学习者实时的鼓励和表扬,也可以通过网站、板报、宣传栏等形式给予学生展示机会。总之,“学生成长文件夹”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真正实验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四、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体系要进行全而改革,与时俱进,针对计算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各大高校之间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教学体系优化的过程中,要及时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教育观念,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发挥多媒体、互联网等先进教学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全而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输送高水平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解继丽.互联网+”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2(108):8588.

[2]祝智庭.以智慧教育引领信息化教育变革与创新[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4,(01):47.

[3]廖斌.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方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 (14):133134.

[4]姜学东,王昊欣. “互联网+”时代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7,(10):7576.

[5]荆全忠,邢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探索,2015(9).

[6]刘刚,李佳,梁晗. “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创新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7,(02):9398.

作者简介:尹丹丹(1986),女,内蒙古人,硕士,助教,信息化教育;刘强(1986),男,山东人,硕士,助教,信息化教育。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互联网+时代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