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及水质综合改善方案的研究

2018-05-14张静薛艳龙张成波

科技风 2018年10期
关键词:治理技术污染

张静 薛艳龙 张成波

摘要:水污染治理技术作为我国长远发展重大专项技术之一,流域水治理为国家重点关注项目。我国主要流域水质污染情况严重,然而由于资金运作不到位以及规划目标不清晰等问题,导致项目最终治理效果并不理想。研究通过分析评估当前流域水的污染情况以及治理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综合改善方案。

关键词: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改善方案

流域水质污染的治理以及防止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民生工程,其治理改善方案需要思考当前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科学技术、自然条件等相关因素。由源头思考进行合理的策划安排,拟现合乎实际现状的治理方案,并对今后的治理改善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措施,才能有效的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改善水质环境以及保障国民经济实施跨域式发展。我国流域水质污染控制始于上世纪中期,历经几十年的历程,在技术以及治理方法上有一定的经验与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制约,流域水质改善情况并不理想。

1 流域水质污染情况分析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制造业以及农业的带动实现跳跃式发展,其中21世纪初又以钢铁、机械、建材、石油、化工、服装、建筑、粮食、畜牧为的主导经济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予流域水质环境形成持续的压力,污染源的排放严重超过水质环境的最大容限。2011年,有统计指出,我国部分河流、江水的COD(化学需氧量)、NH4+N(氨氮)的实际排放量严重超标,分别为水质环境最大容量值的1.1倍和3.8倍,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比例达60%,同时检测出50多种有毒有害、难溶性、难降解特征污染物,而农业有机氯、苯类污染源亦愈加严重[1]。

2 实施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规划目标不够科学合理

在策划治理目标时,未能依据實际现状进行准确调查研究,将目标规划过高与实际现状有所脱节是为最终导致目标难以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外多个国家,在实施规划重要项目工程时,注重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并聘请行业内相关专业人才参与,通过对所实施的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策划,实现科学合理的策划目标[2]。

2.2 未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控制体系

当前,对于治理流域水质环境,相关部门主要以控制COD和氨氮为主,而对于其它相关有机、无机污染物的污染问题未能进行深度思考,并为此设定相关污染物的标准范围。除了设定相关污染物的控制指标以外,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以及相应的监督监测制度以及管理收费制度标准不够明确,也是当前流域水质污染控制治理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因素之一。

3 水质综合改善方案

3.1 对流域水质以生态健康为目的进行评估和划分区域管理

流域水环境是由源汇成江的运输过程,若上游区域水质治理不符合要求必然会影响到下游区域的水质,从导致整个生态链均受到污染。为了追求生态的完整性,对水质进行由源至末控制,并依据生态系统的差异进行行政区域划分管理,同时对所在区域的相关情况进行评估,由此制定水质环境控制目标、容量目标、控制标准以适宜地方经济发展的治理方案与今后的改善策略。

3.2 完善水体环境质量控制标准

依据当地经济发展内容、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水体生物群的存在类别以及水质情况并参照有关国际国内的污染源控制标准,制定出一套适宜地方经济需求、人民生活等现状的水质控制指标与执行标准,指标与标准应适用于所属的行政区域。该标准与指标应能对该行政区域的水质环境评价有客观性,公正性;同时能有效改善当地的水质环境,更好的平衡当地生态环境。

3.3 完善的水质环境管理体系

以民众参与的模式以及监管部门协调管理的机制进行加强水污染预防管理,完善资金保障制度。管理内容有:持有排污许可、排污申报与排污收费管理制度,对多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制度,提高水质监测技术水平并加强在线监测技术,通过严格的污染源排放监控奖惩制度激励民众积极参与监管[3]。同时定期将流域水质污染监测情况予以公示,定期策划评估,对于在排污控制上有显著贡献或排污业绩显著改善的单位及个人予以可观的资金奖励,对于严重污染流域水质环境的单位及个人予以重罚,在市场经济的监督管理下,通过严格的奖惩制度可有效改善流域水体污染。

3.4 完善的流域水质污染治理改善资金保障

依据各行政流域的特点,建立流域水质污染赔偿、补偿政策,利用政府的相关税收、物价、收费政策对需要排放污染源的企业合理征收管理费。明确专项资金的流向,保障专项资金用到实处。鼓励社会各类资金投入污染防治工作中,同时引入信托基金,并可作为一个独立的金融机构,对社会各类资金进行保管流通,从而拓宽流域水质治理资金渠道。

4[HTH]结语[HT]

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改善,需要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对流域水质治理进行统筹管理。强调以生态平衡健康为总指导方针,创新其水环境管理制度以及技术水平,有效推行水质污染的技术评估系统和信息平台。通过有酬的民众参与方式加强污染源的监管力度,实施多样化的资金信托管理,从而达到有效实施和治理的效果,并保障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登华,王浩,张建云,王振龙,邢子强,秦天玲.从状态改变到能力提升——生态海绵智慧流域建设[J/OL].水科学进展,2017(02):19.

[2]邸惠,刘兴朋,张继权,曲蛟,马齐云.饮马河流域水环境综合风险时空分布[J/OL].环境科学研究,116.

[3]秦延文,赵艳民,马迎群,郑丙辉,汪星,王丽婧,李虹.三峡水库氮磷水污染防治政策建议:生态补偿·污染控制·质量考核[J/OL].环境科学研究,112.

猜你喜欢

治理技术污染
液压系统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SOUNDS OF THE CITY
哪个罐子里的药被污染了
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治理技术及进展分析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及治理策略分析
你是污染链的第一环吗
洗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