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拿大婴幼儿托育服务的特点与启示

2018-05-14姜丽云洪秀敏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日托托育婴幼儿

姜丽云 洪秀敏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第一批二孩潮的到来,我国对于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条提出“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十九大报告更明确地指出“幼有所育”;2017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要着力“解决婴幼儿照护和早期教育服务”。发展各种形式的托育服务机构,构建完善的托育服务体系,为二孩政策顺利落地做好准备已是迫在眉睫。放眼世界,许多国家的婴幼儿托育服务已经非常成熟,研究者有幸在2017年12月前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开展海外实习,深入了解该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状况,并通过某日托中心的深入实践,对加拿大婴幼儿托育服务的理念、政策与实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与体验,分析和总结其中的特色与经验对于思考我国0~3岁托育服务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加拿大婴幼儿托育服务的政策特点

权责分明,立法保障

加拿大学前教育受省/特区政府管辖,每个省/特区均建立了各自的正规幼儿保育体系和公立幼儿园教育体系,地方政府的责任包括制定具体的学前教育政策、设计与实施学前教育项目、监管与评估学前教育机构和项目等。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以5岁为分界线,0~5岁婴幼儿托育机构(Child Care),主要由儿童和家庭发展部负责儿童照护项目与服务,健康部提供社区照护设施许可证。政府出台了《儿童照护许可章程》《儿童照顾补助法案》《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儿童照顾法案》,通过立法的方式严格规范0~5岁托育服务市场。

托育服务类型多样,举办机构有章可循

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为0~5岁婴幼儿提供的儿童照护服务包括非正规托育与正规托育服务。非正规托育服务主要是非正规家庭式托育,这类机构不需要取得托育服务许可证,但举办者需要在儿童照护资源和推荐项目中注册,并且必须满足儿童和家庭发展部门制定的明确的注册要求。正规的儿童照护服务主要有机构托育和家庭式托育服务,分为日托中心(包括36月龄以下幼儿、30月龄至入学、学龄儿童三类)、学前班、家庭式托育、临时托育、混龄班和家庭式混龄托育等几种类型。这其中既有公益机构也有营利机构,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对家长和机构进行补贴,以维持其运转。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制定并执行着严格的托育机构各年龄段班级师幼比及员工资质,0~3岁婴幼儿托育主要是36个月以下的机构托育,政府规定其班级师幼比不得超过1∶4,班级幼儿人数不得超过12人,每天提供服务的时间不得超过13小时。

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保障保教质量

早期教育从业者资格证书主要分为幼儿教师(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助理幼儿教师(Assistant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和负责的成人(Responsible Adult)三类。其中幼儿教师资格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工作,又分为基础幼儿教师资格证、一年期幼儿教师资格证、婴幼儿教师资格证和特殊需要幼儿教师资格证四种。

幼儿教师资格证适用于所有早期教育从业者,要想获得此类证书,教师需要完成基础的早期教育培训项目,接受不低于902个小时的指导,需要学习的领域包括“儿童成长与发展”“课程发展、课程规划和基础”“家庭、社区资源与交流”“健康、安全与营养”等。教师必须在政府批准的培训机构完成学习,此外,还要有一份已从业教师的书面推荐材料,并完成500个小时实习。而对0~3岁婴幼儿托育教师而言,他们在此基础上还要取得婴幼儿教师资格证方可从业,为获得此证书,教师要接受250个小时的培训指导,涉及“早期儿童成长与发展”“与婴幼儿一起工作”“与家庭一起工作”“管理”“早期健康、安全与营养”等课程,还要进行200个小时的婴幼儿托育实习。负责的成人需要年满19周岁,能为儿童提供教养和成长指导,完成至少20个小时的儿童发展相关课程的学习,并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按照要求,托育机构所有的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品格”,如果家长对托育机构教师的资质与做法存有疑虑,可向当地教师注册机构报告,教师注册机构有权对教师的资质展开调查并采取适当的行动,如暂停或吊销教师资格证。

统一的课程框架,指引培养方向

在课程上,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为0~6岁幼儿制定了《早期学习框架》(Early Learning Framework),整個学习框架包括幸福感和归属感、探索性和创造性、社会责任和多样性、语言和文化4个部分,分为婴儿与学步儿(Infant and Toddler,主要针对0~3岁幼儿)和学前-学龄儿童(Preschool-Aged Children,主要针对3~6岁幼儿)阶段,适用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所有的早期机构,不管是开端项目中的早期机构还是其他早期儿童发展或儿童健康项目。

加拿大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实践特点

研究者访问的是温哥华一所日托中心,这个日托中心主要接收1~5岁的幼儿,目前共有学步儿班(Toddler,主要针对1~3岁幼儿)、日托班(Daycare,主要针对3~5岁幼儿)和半日学前班(Preschool)三种类型的班级。Toddler班有3个班级,Toddler1的幼儿年龄最大,多为2~3岁,Toddler2和Toddler3的幼儿年龄多为1~2岁。研究者在实习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婴幼儿托育服务政策落实良好,婴幼儿托育服务者严格遵守着政策要求,同时在实践中创造着新的亮点。

班级环境温馨宜人,保教结合

Toddler班级由五个区域组成,分别是准备区、活动区、地毯区、睡眠室和盥洗室。环境设置充分考虑0~3岁婴幼儿身心特点,注重保教结合,既有为幼儿学习创设的活动空间,也有专门的睡眠室、盥洗室等保育场所。

班级门口有三位老师的照片及名字,进去之后可以看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安排。入口处有一个公告栏,家长在此签到签出,并能了解幼儿在园大小便、午睡及换尿布等情况,日托中心的其他活动也会贴在此处。公告栏上贴着三位教师的从业资格证书,以保障家长对教师资质的知情权。门口有一排衣物柜,每天早晨家长将幼儿送到班级时,幼儿需要换鞋脱外套,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柜格和挂钩,用来放自己的衣物。与柜子挨着的是水槽,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清洁,旁边还有一台冰箱,用来存放幼儿和老师的食物。

活动区在教室中间,蒙台梭利教具柜围在四周,中间摆着三张桌子,幼儿在桌子上工作、吃午餐和点心。活动区旁边是地毯区,摆放着一块大大的圆形地毯,幼儿在此度过圆圈时间(Circle Time)。和地毯区一墙之隔的是睡眠室,睡眠室摆放着幼儿的床,紧挨着睡眠室的是盥洗室。

整个班级按功能分区明确,整潔简约,环境创设简单而温馨。墙面没有过多的装饰,在一面墙上有所有幼儿的照片和出生日期,还有老师的照片,边框是幼儿的小手印。因为我们去的时候临近圣诞节,所以在另一面墙上有一些简单的圣诞节装饰,还有幼儿的小脚印做的边框。在班级角落、桌子上点缀着绿色的花草装饰,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入口的柜子上和冰箱上贴着孩子们和家长、老师们的照片,这些温馨的小细节给了班级以家的氛围。墙面装饰中还有一些关于形状、颜色的贴画,用以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墙面创设主题和内容由班级老师决定,更换的周期和频率也完全由班级老师规划,中心给予了教师充分的自主权。

严格遵守师幼比,教师必须持证上岗

该日托中心严格遵守着政府规定,3个Toddler班幼儿人数均为12名,配有3名老师,最长为幼儿及家长提供11个小时的托育服务。如果有教师请假或者迟到,班级师幼比不符合要求时,3个Toddler班级会先进行内部调整,在征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询问有哪些幼儿愿意去另一个Toddler班级,幼儿自愿举手,从而控制师幼比。若是当天三个班的来园幼儿人数都比较多,日托中心会有助理教师进班,帮助班级老师进行一日活动。

日托中心对Toddler班级教师资质有严格规定,老师均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和婴幼儿教师资格证书,还持有幼儿紧急救助证(Emergency Child Care First Aid&CPR),同时,因为这是一所蒙台梭利日托中心,主班老师还需拥有蒙台梭利机构认证资格证书。

一日生活保教并重,寓教于保

在该日托中心,幼儿早晨7点即可来园,最晚下午6点离园,幼儿在班最长时间可达11个小时,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安排如下。

1.机构保育服务满足幼儿生理发展

(1)幼儿自备午餐,师幼共进餐点

幼儿在班里会有三次进餐活动,早上九点教师会为幼儿准备水果和饼干,水果切成片状分在每个盘子里,老师熟知每位幼儿的食量和喜好,在准备的时候便会细心地照顾到个别幼儿。幼儿吃完盘子里的食物可以自己找老师再加。家长为幼儿准备午餐,每天早上来园时将午餐放进冰箱,老师会检查每位幼儿的午餐,确保没有花生等过敏源,如果幼儿的食物需要加热,老师会事先为幼儿加热。每次吃午餐前,教师都会带着幼儿唱歌,唱完歌后老师和幼儿共进午餐,进餐时会进行交流。

(2)午睡时间充分,尊重个体差异

午餐并清洁后,幼儿准备午睡,午睡的床单、被单都由家长准备。午睡前,教师会为每位幼儿铺床,幼儿自己脱鞋后来到各自的小床上躺好,教师已经了解了哪些幼儿会在躺下后迅速入睡,哪些幼儿需要教师的帮助才能入睡。所以在幼儿躺下后,3位教师分别坐在需要帮助的幼儿床边,帮助幼儿入眠。教师需要确保每位幼儿睡着才能离开。老师们了解每位孩子的特点,如一位小男孩要把自己的手放在老师的手里才能睡着,一位小女孩则需要老师把手放在她背上才能入睡,还有的幼儿会一直发出声音,老师也会非常耐心地陪伴他直到他睡着。在所有幼儿入睡后,教师会把睡眠时间较短的幼儿连带他的床一起搬出睡眠室,放在地毯区,这样他醒后就不会打扰其他幼儿。幼儿午睡时间一直持续到下午两点四十五分,在这之前陆续会有幼儿醒来,先醒来的幼儿会待在地毯上,和老师们游戏聊天。整个午睡环节非常轻松和谐。

(3)尿布换洗及时,尊重幼儿隐私

由于学步儿年龄的特殊性,为幼儿换尿布是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在一天当中,幼儿有3次换尿布的时间,由3位教师轮替进行。在为幼儿换尿布时,教师会在天花板上放置铃铛等小玩具转移幼儿注意力,并且还会为幼儿哼唱儿歌、与幼儿眼神对视及说话等,舒缓幼儿的紧张情绪。如果幼儿在活动时间由于大小便需要换尿布和衣服,教师都会将幼儿带至盥洗室。教师认为上洗手间或换衣服都是很隐私的事情,无关年龄大小,都应该被尊重。

2.机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全面成长

在Toddler班级,由于师生比为1∶4,所以老师们能够关注到每一位幼儿,老师们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充分体现了尊重幼儿、以儿童为中心的原则,幼儿也十分愿意寻求教师的帮助,班级中多是欢声笑语,师幼之间的关系十分温暖和谐。老师们温柔而有力量,对孩子们满怀爱心的同时坚守着教师的专业性。

(1)通过蒙氏感官教育,促进幼儿认知与自主品质的发展

班级里有很多蒙台梭利教具,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多投放的是感官和生活教具,还有一部分是数学教具,训练不同的感官,帮助幼儿在工作中发展自理能力,促进其小肌肉动作的发展,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并能初步在材料的操作中感知数学,体验数学的乐趣。教师会根据幼儿操作教具的情况及时调整更换教具,更换的频率为两周一次,以保证幼儿能够不断体验新的教具,感官、生活等能力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学会自立是蒙台梭利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实践生活部分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儿童学会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涤、照顾环境等等。

幼儿每天都有固定的蒙台梭利时间,在这段时间,他们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操作。幼儿需要先拿桌垫,然后再去拿材料,将材料放在桌垫上,然后开始工作。幼儿工作时,教师会坐在旁边观察,但是不会打扰幼儿。幼儿完成工作后需要将材料放回原处,装材料的盘子上贴有不同的颜色,对应柜格上的颜色,帮助幼儿自己将材料放回原处。儿童有选择材料的自由,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想要操作的材料,也不需要询问教师材料在哪儿,教室中没有高架子,儿童不需要依赖成人拿取材料。材料本身有错误控制的功能设计,儿童可以在没有教师的干预下进行自我教育,自主思考问题。

(2)通过户外活动,加强幼儿与社区的联系

幼儿每天上、下午各有半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类型有两种,第一种是去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自由游戏,户外活动场地上有滑梯等游乐设施,沙土地面可防止幼儿摔伤。教师一般不会组织户外集体活动,幼儿自由游戏、奔跑、玩滑梯等等。在幼儿行为不当时教师介入,以保障幼儿的安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第二种是散步,老师带着幼儿在幼儿园所在的社区散步,围绕几个街区转一个大圈再回到幼儿园。散步前,幼儿会穿上醒目的荧光服,上面有幼儿园的名称和电话,以确保路上的车辆和行人能够快速看到孩子们,保证安全。教师会准备一根绳子,绳子上有圆环,散步时幼儿排在绳子两边,手抓住圆环。两位老师分别抓住绳子的两头,一位老师在中间。绳子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幼儿跑散或走偏,在上坡和下坡的时候,教师会控制绳子的松紧程度,来调整幼儿的走路速度,保障幼儿的安全。在散步过程中,车辆都会自觉避让幼儿,路人也会开心地和孩子们打招呼。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锻炼了身体,呼吸了新鲜空气,同时也熟悉了所处的社区。

(3)故事与音乐带给幼儿美的享受

一天有3次故事时间,由老师给孩子们讲故事或者是做活动。故事袋和故事板是用来讲故事的材料,均由毛毡类材料制造,方便教师在讲解的时候直接将相关角色等粘贴在板上展示给儿童。教师讲故事时语言表现力和肢体表现力都非常充分,故事通常与音乐密切相关,音乐也是故事的一部分,幼儿既能享受故事内容带来的乐趣,同样也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综上所述,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0~3岁托育服务的运营已经有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政府制定政策,在运营规模、人员资质、安全等方面规范机构行为,对机构进行监管的同时在财政上给予支持。托育机构在实践中严格遵守政策要求,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保育服务与教育内容,保教结合而非单纯的托管,其托育服务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面二孩政策下城市地区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123)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日托托育婴幼儿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公共托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家政服务员应如何发现并应对婴幼儿异常情况
我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现实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德国投资55亿扶植日托所
全面两孩政策下我国托育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孩政策”背景下宁波市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现状与对策
山海谣
德国:投资55亿欧元扶植日托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