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

2018-05-14曹英慧

教育与职业(上)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摘要]创新战略下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但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上还存在尚待破解的难题。文章从阐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意义入手,分析了两者融合在认识、实践、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顶层设计出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师资团队形成合力;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重新建立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搭建社会化合作平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改革进一步深入,培养更多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融合

[作者简介]曹英慧(1967- ),女,辽宁朝阳人,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研究员。(辽宁 朝阳122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G17EB01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9-0065-05

近年来,随着企业转型升级、科技产品的快速迭代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变,教育理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一系列改变。为适应时代发展,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正在进行创新探索。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培养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发展方向。为此,高职院校要以战略眼光对教育改革进行整体设计与长远规划,不能单一理解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鼓励学生创办企业,而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牵动全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并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出企业实际需求的创新创业型技能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态势。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人才培养改革的需要

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不仅要掌握一门专业知识,更要有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拼搏精神、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各种优秀品质。美国有关方面曾统计过各大学毕业生入职年薪,前10名基本是清一色的理工大学。但对比15年之后的薪资情况时却发现,那些以通识教育见长的大学,如哈佛、普林斯顿,就挤进了前10名,并超越了以工科、商科为主要特色的大学。收入虽然不是衡量毕业生价值及大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但至少可以说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用人单位还是看重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的。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要打破传统的单一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中嵌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等综合素质的创新创业指导训练课程,从而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出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二)创新创业教育为专业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社会进步需要不断创新,创新则要求对专业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专业知识是基础,创新是发展方向,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让专业知识找到应用方向。美国考夫曼基金会主席Carl J.Schramms在他的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创业教育》)中就非常赞同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这也正是对育人本位理论的支持。这种人才培养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实践的结合点,以长远的眼光深化专业知识,明确专业知识未来发展的方向。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爱因斯坦曾说过,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许多事实,而在于训练大脑会思考。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不需要记住许多固有的知识内容,需要的话,随时可以到网上查阅。人工智能机器可以存储和识别大量已有的知识,在知识记忆及积累方面可以替代甚至超越人脑。由谷歌公司研发的阿尔法狗(AlphaGo)人工智能机器在职业围棋比赛中战胜了九段职业围棋选手李世石,说明未来人工智能机器有可能比人脑更快速地解决问题。国内外多家创业团队正在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金融、制造、零售、保险等行业相结合,未来人工智能将严重冲击劳动密集型产业,改变全球经济生态。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在2017年一场大数据峰会上指出,如果学校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那么30年后我们的孩子可能找不到工作。时代的进步,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核心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统领,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对岗位的新需求,而不是大学毕业后只能做机器就可以轻松应对的工作。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總体上说,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关联度不高、融合不畅,很多学校尚未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工作机制,限制了院校改革发展,阻滞了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究其实质,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一般培养的是企业一线技能型人才,传统培养特点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实行订单培养,大部分毕业生在行业内会很快落实就业岗位,因此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实际意义不大。有些教师也会狭隘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几个企业的小老板,只要对少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鼓励、辅导和支持就足够了,没有必要覆盖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二)校园创新创业活动氛围不浓

由于学校培养方式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职学生很少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不能主动参与创业实践,学校社团活动中也缺乏创新创业核心元素。近几年,随着国家、省、市及院校举办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兴起,高职学生开始接触到各级各类创业实践活动,但能够真正参与其中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少,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在校生和校友创业典型还是凤毛麟角。

(三)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及师资力量有待增强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指导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只是开设了地方教育部门要求的基础创业课程,上课时间存在随意性,能够胜任的教师也比较匮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教师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拥有丰富的创新创业实战经验,但目前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大多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老师及辅导员,还没有形成规范化、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课堂教学上没有实现融合

部分高职院校没有真正落实国家出台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精神,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名无实,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分别由学校就业行政部门和教学部门管理,两个课堂教学基本处于脱节状态,专业课教师只关注专业知识点和专业实训操作,很少关心社会经济发展前沿动态,创新创业课教师对社会经济发展动态了如指掌,但不懂专业知识。这种并行的状态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沒有相交的结合点,造成学校内部的教育矛盾。

(五)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教育实践和实训相互割裂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实践是由教学部门组织实施和管理,由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用人单位开展实习实训,解决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实际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则是由就业指导中心或团委来组织完成,目的是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在已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拓展发展空间,开发岗位创新能力,深化专业教育,为此,学生可能要跨界到与原专业领域完全不同的行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分别由院校不同的部门牵头实施,并在不同的领域完成,实际上人为形成了教育之间的割裂状态。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方法

(一)从顶层设计出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

高职院校要打破传统单一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领会并把握《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精神实质,尽早从顶层设计出发,重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全程化、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科学规划和具体落实。这个过程需要教学、学生管理、就业、团委等诸多部门组织协同配合实施,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入专业教育培养的各个环节。学校还要出台鼓励师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政策,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新的绩效考评体系之中,指导教师工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三方面师资团队形成合力,助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能够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师资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学校专业教师,这部分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时刻关注行业最新动态,在专业课中融入创新创业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二是专职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可以在学校内部挑选有创业经验的骨干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学生创新创业加强指导;学校也可设置专职创新创业教师,专门从事教学和实践工作。三是兼职行业专家、创业成功校友、企业家,学校可以聘请他们从事创新教学工作。三方面教师从不同角度开展教学活动,互为渗透,形成合力,将助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三)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重新建立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1.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理念。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要加强创新创业意识,在专业课中融入创新创业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专业教师要时刻关注行业最新动态,积极参与地方企业和创新创业孵化园区的实践活动,在课堂上讲授行业发展最新动态,融入行业创新创业知识,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专业实践指导。另外,学校可以聘请企业或行业专家在专业教育课堂上讲授相关企业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将现实问题与学校专业融合起来,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逐渐受到熏染,自然而然地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如可以在课堂上介绍往届毕业生成功就业创业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等。同时,学校还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和创业观。

2.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课程体系。据了解,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十分必要的,而要实现应有的教学效果,需要高职院校科学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就业创业和创新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考核方案,逐步建立分层次、递进式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如针对大一新生,可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创新思维”等课程,让学生尽早了解职业生涯,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兴趣;针对大二学生,可以集中开设“创业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拓展学生就业创业领域,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技能;针对大三毕业年级学生,可以开设公共选修创业课“创新企业家培育”“创业实战管理”等,提高学生创办企业的操作能力。

3.引入优质网络在线教育课程,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又需要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由于学校能够胜任创新创业指导的教师较少,建议引入优质网络在线教育课程弥补学校师资的不足。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特别是MOOC等的大规模应用,各学科均有在线网络优质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以多元化方式选修,打破单纯的班级讲授模式,使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成为主流。伴随着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除了要固定听取老师课堂传授专业知识外,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选择学习自己喜欢的通识课程,锻炼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进而投身到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4.完善校内跨专业学习机制,打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壁垒。创新创业活动对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学生进行校内跨专业学习能够很好地解决某项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跨专业学习在国外已有超过10年的历史,尤其在商科、计算机等学科领域比较受学生欢迎。如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一般喜欢学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学校就应当鼓励学生利用部分时间涉猎相关领域,丰富知识结构。

5.开展创新创业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为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氛围,学校应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模拟创业、创业引领等专题活动或竞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每年通过按期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创业大赛”,并将学生参加大赛作为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纳入教学管理,通过举办讲座、沙龙、论坛、项目路演等创新创业类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技能,努力实现在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活动覆盖面达到100%,提升学生创业热情,增强创业实践活动效果。

(四)搭建社会化合作平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1.学生直接參与企业项目,促进职业技能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办学目的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其专业设置大都源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学生毕业后的主要流向也是地方企事业单位。由此,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紧紧围绕地方重要产业集群、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实现学生培养与就业创业零距离对接。学校可以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与地方企业和政府规划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寻找并将地方的重大产业项目带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参与项目设计及后期运行等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力争使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实习环境中完成毕业设计。这样一来,既可以使企业节省一些研发成本,也能够使学生获得创新创业能力锻炼的机会,实现共赢。

2.建立专业工作室,让学生体验真实职场的创业实践。借助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在校内建立工作室,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有了工作室,学生则能够亲身参与其中,完成技术领域的各个环节,体验和了解某个行业生产线上的工作方式、技术工艺及最新动态,增强对创新创业的体验感。

3.积极参与校企合作联盟,促进协同育人。通过校企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培训、创新创业、创业孵化等各类活动,实现校企合作育人、孵化育人,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教育内容要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同步变化,课堂应该是“活”的、“新”的。没有校企合作,脱离生产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就将被割裂,专业教育也会成为无源之水。

四、结语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是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应立足地方经济发展,着眼重大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的行业和企业项目,结合地方经济需求打造专业特色,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加强顶层设计,重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整合社会实践平台以及师资力量,全方位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只有在整体布局的前提下,各个教学环节互为补充,才能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也只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高职学生更具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李雯雯.探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模式[J].科技经济导刊,2017(26).

[2]王晓芳.校企联盟科技创新教育模式下的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1).

[3]邵月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0).

[4]张志艳,徐智策,赵宏伟. 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6(4).

[5]刘洪波.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J].教育与职业,2016(13).

[6]钟思远.浅谈职业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4).

[7]钱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互动融合模式研究[J].教育探索,2016(11).

[8]刘桂香,马长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6(20).

[9]刘艳,闫国栋,孟威,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

猜你喜欢

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