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态万千的大自然》教学设计
2018-05-14马静
马静
一、课前系统部分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点。新课标对初中生语文写作,要求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手法上,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寄情山水”为主题,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因此单元写作实践与课文关系密切。本次作文由课文导入,在复习旧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掌握并归纳出写景作文的集中写作方法。教师以春天为例,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感觉发现身边自然的美,寄情于景。
學生学情:
1、八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初中写作方法,但是运用尚不成熟,还有待训练和规范;
2、本班学生写作习惯不太好,依赖性强。写作偏“死板”,忽略了自主创新的能力。学生“怕写作”“写作难”“不敢写”;
3、大山的孩子生活更加贴近自然,农村的孩子更加质朴,要利用好这个优势,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描绘心中的大自然。
教学目标:
1、 掌握写景作文方法,会适当运用修辞,提升语言生动性;
2、 学会多角度、多感觉、多视角观察自然的方法,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重点)
3、 描写大自然、歌颂大自然,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念,让自己的思想受到启迪,心灵得到净化(难点)
二、课堂系统部分
三、课后系统部分(课后反思)
本堂课45分钟,在教学设计上分成五大板块:温故知新、归纳导入、合作交流、课堂小结、巩固拓展。每一个板块之间有衔接,旨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小组交流能力。本堂课基本实现了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但是有个别教学细节完成的不够细致,教学环节中还存在一些漏洞。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语文知识能力的多个层次和方面,十分考验教师的能力,认真备好一堂课,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对于教师、学生都至关重要。小组学习交流的学习模式,可以把学习的主动权从传统的老师身上还到学生那里,新颖、高效,是高效课堂的必然趋势。在教学中,师生不仅仅是教与学,还是互相学习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多学习,多思考,不断进化和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