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趣于学,以趣促写

2018-05-14陈桂菲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习作小学生评价

陈桂菲

我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对于刚开始习作的学生来说,无数个案例告诉我们品尝失败滋味并不能促使他们走向成功,反而使他们逐渐丧失习作的信心,所以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写好作文的起点。小学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呢,如何激起学生的兴趣。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寓趣于学,以趣促写》这一观点:一是准备引导,激发学生作文热情;二是作前指导,诱发学生写作情感;三是习作评价,增强学生习作 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行动的内驱力。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小学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語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就要求他们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

一、准备引导,激发学生作文热情

要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教师要善于创设作文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在教学设计中,情景的创设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力求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打通他们“似曾相识”的快速通道,让这些间接的知识和直接的感受交织、重组、编排进而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催化了倾诉的情感和语言。要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教师还要认真设计准备引导的提示语。这就要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使作文提示语风情万种,用语言的艺术去唤起学生的心灵感应,激起他们学习欲望。

二、作前指导,诱发学生写作情感

1.以读学写,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阅读和写作互为因果、紧密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巧妙地把习作指导自然融进与学生轻松愉快的对话中,在读文中对有关写作方法及要求予以点拨,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难,作文很有趣。

2.从说到写,以说促写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写作文的过程是一个先有事物认识,再由事物认识到文字表达的过程。如果学生有体验,想得清楚,说得清楚,才能写得明白。所以,遵循先口头语言再书面语言的原则,抓好说这个环节,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训练形式,因此,在导写阶段,教师应在自然的状态下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得并加之合理的想象进行“说”的训练,以说促写。必要时,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词汇或语段,供他们充实所表达的内容,触发他们的习作灵感。这样,在相互的说、听中,诱发了学困生尚在“休眠”的潜质思维,为人人有话可写打下基础。这就激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情感,在班中造成蓄势待发急于写作的态势。说好了,习作的第一步也就走稳了。

三、习作评价,增强学生的习作信心

1.善用激励,肯定优点,强化学生成就感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法宝。只要使学生相信“我能行”。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成功的体验,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写作实践的兴趣。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让每个小学生都能成为成功舞台上的主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收获成功、收获快乐,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因此,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应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要让学生提高作文的兴趣,帮助学生在一次次的习作中积累经验,逐渐自己悟出写作窍门的教学目的,教师的评价举足轻重。在批改作文时,教师要因学生的不同水平而有所差异;特别是对小学生的习作来说,教师更应竭力呵护这棵稚嫩的幼苗,在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中要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行文简洁温暖、多褒少贬、并有指导性的作文批语,同样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坚持习作的积极性。每次习作后,教师如果将学生习作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加以小结整理记录,关注学生作文素质的培养,在发现学生习作中遇到困难,或个另学生表现出特别优秀之处时,有针对性地写给学生激励的评语,可促使他们为写好习作而不懈努力。

在教学实践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最令人头疼的恐怕是对作文批改了。多数教师认为只有“精批细改”,才是对学生负责。但是把学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一眼望去只见“红”不见“黑”,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作文一无是处,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会使他们丧失写好作文的信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等。”“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等。”要使学生自主作文,其中保持其写作的积极性是大前提。为此,对于学生完成的习作,应以略批为主,尽量保持学生习作 的“原汁原味”。

2.学生互改交流经验

小学生的作文属于练笔,固而小学生的作文教学需要训练,而训练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人与人之间门交流与合作的因素,学生只有通过与别人的交流合作,才能丰富自己的思想和词汇,找到独特的视角,从而写出可读性强的文章。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更要注重合作活动,培养合作精神,为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时和空间。学生当堂完成的习作,绝对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法,莫过于当堂点评的学生互改。“要让学生成为习作的主人”。课堂上教师是要反客为主,退居二线。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表现欲,让学生走向讲台,成为主角,主动地展示自己的习作,让同学们对自己的习作作出评价,教师则要注意引导,暗示学生在“赏识”中评价,在赞同中提高。如此势必会产生一种良性循环:首先,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当,心灵相通,作为听众,容易理解同龄人的思想以及表达方式;作为习作者,对于同学的意见也容易认同和接受。全班同学共享资源、共享喜悦,评价别人之时,自己也在提高。学生在自主自由的评改中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互相评改中赏识,在互相赏识中提高。得到了同龄人的赏识,自然也就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总之,我们树立“成功是成功之母”的意识,降低习作进入的门槛,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发现和强化学生的优点,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面对写作时,乐起来。

猜你喜欢

习作小学生评价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我是小学生
习作展示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