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哈节,神秘的古风遗俗
2018-05-14林涵
林涵
南海波涛日夜守护着的京族,是中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人数较少的民族之一。大约在15世纪左右,部分京族人民先后从越南陆续迁徙到了如今的广西防城港东兴市,定居于平江乡被称作“巫头”“山心”和“万尾”三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岛屿上,过着以捕鱼为主农耕为辅的生活。几百年来,京族在生息繁衍的过程中,沉淀下了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风俗。
京族人民历来重视与喜爱歌唱,在京族语言中“哈”即为“歌”,而“哈”又有“吃”的含意,因此人们就把祭祀神灵祖先、进行歌舞娱乐和节日餐饮结合的日子称为“哈节”。以歌唱贯穿整个祭祀祖先、神灵与节日的集会场地——类似祠堂的建筑,也就随之被称作“哈亭”了。哈节源远流长,它积淀着京族的古风遗俗,见证着京族的成长历程,是京族文化的载体。
哈节的古老传说
哈节的形成与京族祖先的创业密切相关,京族人民把他们祖先征服自然、战胜邪恶势力、建设家园的艰苦创业精神,反映到了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之中,即镇海大王铲除蜈蚣精的传说。
相传京族三岛一带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中的白龙岛上住着一只蜈蚣精,凡是经过的船只,必须奉献一个人给它吃,否则蜈蚣精便兴风作浪,打翻船只,吞食渔民。长期以来,蜈蚣精成了这一带的大祸害。智勇双全的神仙镇海大王帮助这一带的人民铲除掉了这只害人的蜈蚣精。蜈蚣精被斩成三段,头变巫头岛,身变山心岛,尾变万尾岛,就是现在的“京族三岛”。京族祖先为了感谢镇海大王除妖灭害的大德,便尊奉他为护岛神,并为之立哈亭供奉,每年都到海边将其迎回哈亭来祭奠,这就成了京族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哈节。
关于哈节的来历,还有另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一位歌仙来到京族地区,以传授歌舞为名,动员京族人民起来反抗封建统治者的反动统治,受到京族人民的敬仰,故后人修建“哈亭”,内设他的神位纪念他。由于他的歌声优美动听,深受人们喜爱,京族人向他学到了许多歌,又以歌传歌来赞颂他,每年到了约定的日子都要唱哈祭神。久而久之,每年一次的唱哈便成了京族人最盛大的民族节日。
节日的盛装
京族民间文学《米碎姐和糠妹》中说到,米碎姐3岁没了娘,父亲再娶,后母虐待米碎姐,母亲化鸟护女,天子在哈亭选美,米碎姐穿着鸟儿提供的绸衣和花鞋赶到哈亭和天子对歌……这里的“绸衣”正是京族的传统服饰。旧《防城县志》载:“男衫长过膝,窄袖袒胸,腰间束带;女衫长不遮臀,裤阔……” 京族传统服装以白色等素色为主,不加花饰,简朴美观。
由于当地气温较高,京族人的衣服大都用较薄的布料或丝织料制成。用绫罗绸缎、蚕丝织品或香云纱制成的衣服,不仅轻薄凉快,而且耐晒、耐洗、易干、防水性好,深受京族人的喜爱。
京族女子内穿菱形遮胸衣,绣有精美图案,俗称胸掩,是女子常用的装饰品之一。据民间相传,这种装饰性的“胸掩”,是在京族先民迁居三岛之前由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所赠的。当年伏波将军来到交趾,见妇女所穿同男人一样袒胸,感到不甚文雅,便亲自为她们设计了一块美观的“胸掩”相贈。从那时起,妇女便穿起“胸掩”来了。京族人民对伏波将军是很敬重的,江平镇红坎村还建有伏波将军庙。
京族女子服装色彩较为丰富,而且不同年龄的女子穿着服装的颜色也有所不同。青年女子通常穿白、青或草绿色的上衣,裤多为黑色或褐色;中年妇女喜穿青色或浅绿色上衣配以黑裤;老年妇女多穿棕色衣或黑衣黑裤。女子的下装与男子的无异,也是既宽又长,盖过脚背,看上去像轻柔飘动的长裙。
哈节的各项活动主要是在“哈亭”内举行。最早的哈亭比较简易,只是木柱草盖的小亭子。经过不断的修葺、改建,后来发展到木石砖瓦结构的庙宇式建筑,现今哈亭的修建更是融入了现代建筑工艺,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加坚固美观。
哈亭内的圆柱上都雕刻着记述京族历史的楹联或诗词,据说有些楹联从哈亭建立之初就有了,一直流传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如刻在正殿离神位最近的两副楹联:“风云一遍白腾江上接威灵,社樱两会青史边中垂火烈”和“古在南邦成原例山河之永固,今朝北国敬严存社棱之遗风”,就是京族先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哈亭”的建筑形式古朴、美观、繁简各异。较大型的“哈亭”内,祭祀场地两侧设有阶梯形的宾客坐席,这是专供村里辈分最高、为修建此“哈亭”和筹办“哈节”捐资投物者所设立的。座次的顺序,也是以贡献功绩的大小从高到低论定。
在中国,大多数民族在祭祀时,一般只在紧靠神位的地方摆放一张供桌,但京族的供桌不仅远离神案至少4~5米,而且数量多达十余张不止。这些从各家精选而来,大小、高低一致的方桌,一字纵队地向“哈亭”门外的海滨沙滩排列开,长约十几米。每张供桌上都放满了香烛蜡签、鲜花瑞草和各种食品。蔚蓝色的天幕下,插在供桌两边场地周围的五颜六色的龙凤旗迎风招展,“哈亭”内外一派庄严、肃穆,人们在忙碌中等待着祭祀时辰的来临。
Tips
于2002年4月建成的万尾哈亭,高9.8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哈亭。
哈哥哈妹齐“唱哈”
哈节的主要活动除了祭神拜祖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内容——“唱哈”。以前传统“唱哈”的主要角色有三人,即一个男的叫“哈哥”,又称“琴公”;两个女的叫“哈妹”,又称“桃姑”,这三个人都是特地从越南请来的。“唱哈”时由哈妹轮流演唱,哈哥持琴伴奏,当哈妹唱完一句,哈哥便依曲调拨奏三弦琴一节,如此一唱一和一伴奏。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唱哈节后,“唱哈”的都只有哈妹,没有哈哥,而且这些哈妹都是本地培养的。
“唱哈”时,在哈亭中间铺一张草席,主唱的哈妹赤脚站在草席中间,边唱边用手里的两根小竹棍合着歌声敲打节奏;其余几个哈妹坐在主唱哈妹身后,由其中一人敲着竹制的梆子伴奏。当哈妹唱到精彩处时,旁边有人负责敲击鼓、钱应和,将“唱哈”的气氛推向高潮。直到主唱的哈妹倦了,再转由另一个哈妹出来主唱。唱哈活动从迎神的当晚就开始了,但时间不长,只能算是“唱哈”的序幕,哈妹们简单演唱几曲,中间穿插几个舞蹈,大约持续一个小时。从第二天祭神起,“唱哈”分下午和晚上两段,唱哈活动正式开始。哈妹们跳着“进香舞”“花舞”“跳天灯”“竹竿舞”等哈节的祭祀舞蹈以及一些新编排的反映京族人民生产生活的舞蹈,唱着内容丰富的“哈歌”。
“唱哈”中演唱的“唱哈词”多有歌本流传,以“字喃”写成,内容包括民间宗教信仰、京族的历史传说、汉族的古典诗词、情歌以及反映京族人民生产生活新面貌等,都是由京族人民十分熟悉或喜闻乐见的故事编写而成。
有歌怎可无乐?哈节上最吸引眼球的还有独弦琴演奏。京族独弦琴,属弹拨类弦鸣乐器,因独有一根弦而被世人习称为独弦琴。事实上,独弦琴在京族民间称匏琴,或称独弦匏琴,京族语即直呼旦匏,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古老乐器。
新式的独弦琴,造型仍旧朴实简单,琴盘之上还是那一弦一杆,但质感却很精致古雅。尤其那优美柔和的音色,更是极富表现力:既能细腻地描绘自然景象,又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人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欣赏独弦琴的表演,但见指弹手扶间,且闻中琴声悠悠,你自然会沉浸于不同的音乐境界:或风平浪静,海阔天空;或潮起潮落,波逐浪涌;或柔情似水,袅绕动人……
哈节上的柔美舞姿
为了增加节日的热闹气氛,还要挑选身姿秀美,能歌善舞和善于操琴的“哈妹”、“哈哥”数人,充当“桃姑”和“琴师”以进行舞蹈表演和伴奏。“哈节”中的舞蹈基本分为:祭祀性舞蹈以及表现劳动生活和赞美爱情的歌舞两大类。“哈节”的祭祀活动一般长达三至五天。
第一天要举行最为隆重的“迎神”仪式,而且歌舞内容也最為丰富。祭祀仪式开始后,首先由主祭者带领人们迎接来自海上、天宫各位神灵、祖先进入神位,紧接着是向诸神敬酒和献礼。这时由四位身着粉红色丝质长衫、黑色长裤,头扎紫罗兰色发带被称作“桃姑”的京族淑女,伴随祭鼓翩翩起舞。充满青春活力的“桃姑”们在劝慰神灵饮酒的《进酒舞》中,反复以双膝微颤的三角步进退往复于神案前,同时双手在胸前表演从小指依次轮指带动手腕转动的“轮指手花”和两手互绕、手指轮转拉开的“转手翻花”等柔美舞姿,以表达京族少女对诸神的爱戴和崇敬。
“哈节”的第二天,除重复前一天的祭祀仪式外,有资格就坐于“哈亭”内席位上的人,将进入“坐蒙”活动,即观看娱神节目并品尝节日糕点。
接下来的两日,在继续“坐蒙”之后,四位身着粉红色长衫的“桃姑”,将为“娱神”而表演《灯舞》。她们把立于小碟中的燃烛,分别顶于头上、托在掌心,在鼓乐伴奏声中穿梭起舞于神案前。舞蹈动作集中在两臂和手腕部,上身挺拔、双膝微屈,整个舞队的圆场步如行云流水般飘逸,而双双转动的手灯,似萤虫飞舞,流光四溢使人目不暇接。姑娘们的每一伸手、投足,无不体现着京族人民对神灵的崇敬、虔诚和对生活的热爱。这情景使人们不禁联想起京族古代有以“明烛祭神”和“昏夜引船返航”的习俗。
《灯舞》的结束开启了亭内外人们与咏队歌声的闸门,如潮的歌声此起彼伏,还逐渐加入由近及远的人声和笑声,形成一曲曲人间的祥和之音飘向广阔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