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防城港物流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2018-05-14甘泉
甘泉
借助北部湾开放开发热潮,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具有深水港和良港的区位优势,以及港口、公路、铁路、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和完善,防城港市物流业发展获得了空前的机遇,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大力谋划发展现代物流业
2015年,防城港市邀请中物联規划设计研究院参与防城港市现代物流业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顶层设计工作,实现了现代物流规划体系完成全面升级,全市冷链物流、工业生产性物流、商贸物流、港口交通物流、边境跨境物流体系的规划发展思路逐步清晰。
在不断优化规划布局的基础上,防城港市通过大力开展土地调整置换和资源整合,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先后建设和引进了防城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防城港集装箱办理站、中外运国际集装箱物流中心、中海油广西LNG储运项目、桂海跨境电商物流园、新港铁路物流园、防城港十八方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等一大批带动力较强的重点产业项目。
南向北联,海铁多式联运
2018年4月28日,防城港国际集装箱物流中心举行了“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业务启动仪式”,广西唯一的海铁多式联运国家示范工程在防城港市实现首发启运。首发运输的有色金属矿通过集装箱从非洲以海运方式运输至防城港,再经铁路从防城港运往四川攀枝花,提供了“一票到底”的集装箱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服务。
据防城港物流办介绍,四川成都与广西防城港联手南向国际铁海联运班列开行,无论铁路还是公路,均比此前到深圳、上海口岸的运距短400~600公里,前往东南亚国家比通过上海等江海联运方式,节省一半时间。
在拓展南北对流多式联运的探索中,防城港市利用中外运“阳光速航”集装箱航线和中外运集团业务网络,拓展硫磷化肥、白糖与粮食、玉米等“散改集”业务,提供“一条龙”多式联运对流服务,实现降本增效,进一步畅通防城港“北上”大通道。
冷链物流发展如火如荼
海铁联运方兴未艾,冷链发展如火如荼。
2016年2月,防城港首列东盟海鲜冷链集装箱专列开行,目前累计开通了139列,约3.1万吨。冷链运输有效地解决了跨方式、跨区域、跨国境集装箱运输问题,真正实现公铁联运“门”到“门”,“一票式”服务,形成入关、抵港、上路的快运大格局。
为进一步推动冷链物流发展,防城港市与全国各地合作协调推动广西沿海铁路防城港车站和相关冷链经营货主申请防城港始发至北京、上海、沈阳、郑州、济南、福州、重庆等相关站点冷链专列运价下调40%的优惠政策,铁路冷链专列竞争力凸显。
目前防城港市已经开通了防城港至北京、上海、沈阳、济南、重庆5条冷链专列线路,每周固定点对点2列,畅通了东盟至防城港至华北、东北、华东地区的铁路冷链运输大动脉,与“渝新欧”“郑新欧”等中欧班列有机衔接,加快了防城港融入南向通道建设速度。
开辟“互联网+物流”新时代
防城港市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改造升级传统物流市场和企业,加快线下线上物流市场协同发展。
2016年4月开工建设东湾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平台项目,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园区提供全方位的运营管理服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接入东湾物流园区天网工程、防城港市社会物流直报系统,全面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和跨区域能力。
未来,防城港市将利用防城港沿海、沿边的区位和优惠政策叠加等优势,建设以防城港为核心的物流大数据中心,深耕“大数据+物流”,无缝对接区内外各大物流信息平台,推进物流资源要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降低物流成本。以数字物流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双向”资源最优配置;通过大数据建设,打通南北铁路冷链运输大动脉和连接东盟、欧洲的国际铁路冷链大通道,然后发展冷链落地加工产业,延伸“物流+”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