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会“背”不如会“问”
2018-05-14黄光明
黄光明
摘 要:现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偏重于学生对知识与答题套路的背诵,而对学生的主动提问关注不够。实际上,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提问有着巨大的价值。教师应转变观念,改变越俎代庖的教学行为,解决“让不让”学生提问的问题;应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提问的氛围,改变自己的权威角色,解决学生“敢不敢”提问的问题;应传授学生提问的方法,改变我问你答的习惯,解决学生“会不会”提问的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背诵;学生提问
一提到政治课,人们首先想到的学习方式是背诵,只有会“背”才能“多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也强调背诵,视背诵为思想政治学习的第一要义,要求学生通过背诵来夯实书本知识,通过背诵来掌握答题套路,以至于思想政治学习变成了学生记忆力的比拼。的确,对书本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逻辑框架的背诵,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有助于考试时快速准确地调动知识。但实践证明,会背诵的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得透彻,也不一定更会用,因而不一定会在考试中得高分。与主动提问、善于提问的学习方式相比,会 “背”不如会“问”。
一、思想政治学习中引导学生提问的价值分析
学生提问,说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心中的疑问向同伴与教师主动发问。这种主动发问因困惑而生,在学习中显得尤其宝贵。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发问,就难以体现学生对书本内容的理解深度,也没有教师对学情的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落实可能就只是愿景。具体说,教学过程中学生提问至少具有以下价值:
第一,从学习主体来说,主动提问意味着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背诵是在考试要求驱动下的学习行为,是一种停留在知识“是什么”上的表层学习;而主动提问则是学生思考后积极寻求解惑的表现,这种学习不仅关注知识“是什么”,还涉及“为什么”“怎么样”“将怎样”等层次,因而是思考后的深度学习。如学习“我国的政党制度”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背诵“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知识点,但学生如果能提出“为什么中共要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问题,则表明他们的思维开始向深度漫溯。可见,学生由背诵向提问的转变,意味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的深度学习,我们应该将学生主动提问看成是教学中挖掘智力、增强学习效能的重要环节。
第二,从学习内容来说,主动提问意味着学生头脑中新知识的孕育。“己心之悟,最是至深。”知识的诞生和增长,是在学习主体旧问题的解决与新问题的产生过程中实现的。学生背诵时首先关注的是记忆方法,指向的是大脑对知识的再现,此时是不需要深度思考的,因而也难有新的发现和启悟;而主动发问,则意味着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困惑、质疑,需要在反思、争辩、讨论的过程中解惑,这种过程就是新知识的孕育过程,也是学生学业成长的过程。 如在学习市场调节的优点时,学生运用辩证思维,反问道:既然市场调节有如此多的优点,为什么自来水、电力等商品不让市场来调节呢?此时自然会产生“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不能调节公共物品”等知识。可见,学生学习时若能提出问题,比单纯的背诵所产生的影响力要深刻得多。
第三,从学习方式来说,主动提问意味着学生期待交流。背诵是一种学生思维与静态书本的交流活动,是一种通过重复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其诀窍在于简化,关键在于重复,无论考生花费多少时间或者重复多少遍,追求的仅仅是原有知识的原样再现。而主动提问则意味着师生之间交流的开始,这种交流过程不仅是知识在师生间的激荡过程,而且伴随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的思维方式、对书本中思想观点的敬畏心态,也真实地影响着对方。正如教育家雅思贝尔斯所说:“教育本质上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说得具体点,学生的主动提问,可以让课程理论脉络变得清晰,可以让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认知上的漏洞和思维上的偏差,进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形成“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学习格局。如学生在背诵“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时,时常把精神与物质颠倒,弄不清到底哪个离不开哪个,于是一学生请教师举例说明。教师说道:咱们国人节日食品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如,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清明节吃青团、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吃花糕……咱们国人的节日活动中,也可以看出其中物质活动蕴含着精神文化,如,元宵节——猜灯谜,赏花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重阳节——登高望远插茱萸……教师进而提醒学生,物质是可以脱离精神的客观存在,而精神却不能离开物质,我们常说的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红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无不如此。教师的提醒让学生的思维有了现实的载体,原来容易颠倒的知识被理顺了。可见,学生提问所产生的师生交流,让单纯的背诵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视野开阔了,自然也就改变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现象。
當然,与背诵相比,学生的提问有时还意味着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挑战,意味着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等,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分析。
二、思想政治学习中学生不愿提问的原因分析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曾说:“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既然学生的提问如此重要,学生为什么只会背、只会答而不会问呢?我们通过分析,发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从教师的角度说,以“教”为主的传统观念影响了对学生提问的关注。“上有所施,下有所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传统观念,让教师“教”的意识非常强烈,遇到问题不敢放手、越俎代庖。一些教师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弄清楚书本内容的本质特征,明确哪里是重难点、易错点,问不问不重要;也有教师认为,教学时间紧张,学生只要认认真真地记好笔记,“我问你答就行”;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即使让学生问也问不到点子上、问不到位,与其费口舌、花时间,还不如自己轻车熟路地直接讲、直接问来得快、来得爽。于是,教师成为课堂聚焦的“运动员”,学生被逼到观众的角色。
上述做法表明,为人师者没有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愿意将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其滔滔不绝的讲解,让学生被迫跟着教师的感觉走,竖着耳朵听,学生因缺少咀嚼反思的时间,自然难以产生困惑与问题,表面上看是节省了时间,让教学顺利向前推进,实则不然。教学中若缺少学生思维的跟进,就没有对思想观念的深思熟虑与深刻把握,也没有对概念原理的辨析、梳理、架构与同化,而“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关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布鲁纳)。此时教师讲解得再多,也难以转变为学生能够有效调动的知识。
第二,从学生的角度说,存在不愿提问和不会提问的问题。研究表明,小学课堂中举手发问的学生最多,大学课堂中举手发问的学生最少。高中生非常在意同伴的评价,一些学生因担心被同学嘲笑而不敢提问。罗杰斯的心理健康观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潜能,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客观上说,学生的经验、习惯、阅历、思考的时间长短等都会影响学生的提问质量,这本没有什么,但一些学生因担心自己所提的问题,被老师或朋辈看得过于简单或过于幼稚而没面子,“虽然自己也想提问,但不提问也没关系”,这类课堂学习中表现出的胆怯、与己无关的心理不自觉地压制着学生提问的冲动,慢慢地课堂就变成了教师一人唱“独角戏”。为改变这一状况,一些教师不得不采用“师问生答”的教学方式,时间一长,学生也就习惯于回答问题而不擅长主动提出问题。
除心理因素外,课堂上学生不主动提问也有不会问的问题。教师提供的学习情境准确、清晰,但学生不知道事物演变逻辑,不清楚如何表达,面对教师提供的情境往往“无从下口”,找不到提问的切入点和表达方式。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就会停滞,尽管教师不断用新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用冲突法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用暗示法来引导学生主动说出潜在的问题,但学生因不会将好奇心转化为具体问题,因而对教师的启发诱导常无动于衷,时间一长就沉湎于“被问”的角色,不但不努力寻找是什么,而且也懒得思考为什么与怎么办。因此,要让学生变成课堂“提问”的主角,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怎么提问。
三、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导学生发问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提问是彰显课堂活力的魅力所在,也是教学中师生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是教师工作细心的一种素养。”政治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问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推进深度学习的学习方式首选。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变越俎代庖的教学行为,解决“让不让”学生提问的问题。传统观念让教师把讲、教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困惑、学生的需求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这与时代发展对人的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与思想政治课实施探究教学以培育学生创新意识的要求背道而驰。况且在以讲解为主的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忙于做笔记,思考的时间短,提问的机会少。教师通常以自己的思路准备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带动学生思考,这种以教师为主的课堂学习方式,无形中形成了教师思维牵引学生思维的框架,抑制了学生的思考,学生要做的只是背诵、模仿、应付。在高考都以能力导向为主的情况下,一味地强调背诵模仿,不利于学生学业水平的真正提升。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进退问题。凡是书本中深奥的原理、晦涩难懂的概念,当然应该以教师讲为主;但书本中的大部分内容,尤其是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探究而得出结论的内容,教师应该大胆地退,去做一个教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思考、主动提问。在这种教学中,学生讨论表面上是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延缓了教学进程,但一旦在讨论探究中主动提问,他们对书本原理概念的理解会更深刻,由问题所带动的书本知识对学生的影响也更铭心。
其次,教师必须营造激发学生提问的氛围,改变自己的权威角色,解决学生“敢不敢”提问的问题。一些教师认为自己教过多年高三,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书本知识把握精到,学生只需要背诵好知识点、答题套路即可,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遇到新问题时无所适从;也有一些教师强调自己所讲的就是标准答案,学生只能背诵书本知识及相关的标准答案,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不懂举一反三。实践证明,学生能力的提升、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对相关问题的深思熟虑之后。因此,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权威角色,跳出经验和标准答案的束缚,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多激发学生反思、多鼓励学生提问。我们常见到这样的现象,讲台上教师讲兴正浓,但下面忽而有学生与同桌在小声议论,教师认为学生说话,不认真听讲,于是不高兴了:“我讲课时请你们别讲,这是相互尊重的表现。”也有教师发现学生议论打断了他的讲课,貌似谦虚地说道:“如果你们哪位要讲,请直接说,我敬重他,让他来讲,我坐到下面听。”这种说法表面上看没有伤害学生,但实际上压制了学生提问的欲望。生活中,朋友交往时一方发言另一方是应该认真倾听,这的确是相互尊重的表现。但课堂教学却不能简单套用这个道理,因为教学过程是思想或知识的传递过程,其间必然伴随着思维的冲突,思维合拍才能有知识的认同与转化;若思维不合拍,学生必然自然或不自然地流露出来——在教师主讲的同时小声地与同伴议论协商,这实际上是想提问的表现,教师不能以相互尊重的名义遏制学生的提问冲动,否则学生头脑中灵光一闪的问题也就会随着情境的转移而消失,而学生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教师主讲时遇到学生在下面小声讨论,可否考虑主动停下来,请讨论的同学毫无顾虑地将自己的疑惑表达出来,把握时机激发思维碰撞的火花,这样更能够推动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同。
再次,教师应该传授学生提问的方法,改变“我问你答”的习惯,解决学生“会不会”提问的问题。“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学生由于缺乏生活阅历,再加上习惯于师问生答的教学方式,有时想提问也不知道应该怎么问,其中一些学生不敢提問,是因为他不会问或不知道从哪里切入,此时教师应该教给他们提问的方式和技巧。如面对一个新的情境,学生心中产生波澜,教师应告诉学生:问题源于对生活现象的思考,思考源于情境新知识与人脑中既有知识的碰撞,文化碰撞必然产生思维冲突,冲突就可以转化为问题。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语言把自己的疑惑说出来,然后再将生活语言转化为书本的规范语言,对问题进行重新表达,这样问题就能形成。再如,教师要告诉学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往往能够发现事物前后的差异或事物之间的不同特征。我们可以让学生把不同材料的意思加以比较,在冲突、差别的过程中提炼出问题,教学中的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是什么”这个简单层次,还要关注“为什么”“怎么样”“条件变化后如何发展”等情形,这样可问的内容就多得多。教师经常性地结合教学案例,告诉学生怎么提问,学生提问的技巧和能力就能得到增强。
此外,教师引导学生课堂提问,还可以采用范例法、以问启问法等。但不论运用什么方法,学习时都不能仅仅要求学生背书、背答题套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不断变化的形势,深度、综合性思维的试题;面对的是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课程核心素养培育新要求,这是单纯背诵所不能适应的。思想政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用脑去记,更要求学生用心去想、去问。一句话,思想政治课教学:会背不如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