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班区域活动的指导

2018-05-14王盼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积木区域小朋友

王盼

区域活动表面上看是幼儿自发自愿进行,幼儿可自主行为,不受控制,自愿自选进行游戏活动,但实际上是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与教师相互作用,并通过这样的相互作用实现自主学习,获得自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利于幼儿活动与表现的良好环境,并在区域活动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科学地投放充分的活动材料

材料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在不断的主动的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因此,科学投放各种材料,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是开展区域活动的保证。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对材料的依赖就更大了。他们有了初步的活动经验和活动能力,但不能很好的进行运用。他们需要依赖活动材料来开展游戏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做做、玩玩、看看、想想等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

二、区域活动前的计划环节让游戏有目的性的开展

区域活动前,教师要让幼儿清楚各个区域的活动目标,同时引发幼儿兴趣。如前一段时间,班内幼儿喜欢蜗牛,教师组织幼儿在美劳区用线描画的方式表现蜗牛的时候告诉幼儿说自己梦到了蜗牛,蜗牛说想请美劳区的小朋友用不同的花纹把它装饰一下,使它能够变漂亮,幼儿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此外,教师也会根据上一次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不足提出希望,引导幼儿遵守活动规则。

三、区域活动中,教师应以支持者、引导着、参与者的身份适时介入游戏

区域活动时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幼儿游戏的开展,我很清楚自己不是知识的输出教育者,而是观察者与指导者。所以在指导时我会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先观察、再指导

从客观实际出发,提高教育指导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游戏。教师对活动区的指导,首先应放在对幼儿活动的观察上,只有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对游戏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例如:有次积塑区的幼儿都在搭建自己的作品,其中一名幼儿拿着一块儿积塑玩具,先是使劲摇了摇,然后又将其放到耳边,我发现后,认为他一定是发现了什么,没有去制止而是等待询问的时机。一会儿,该幼儿拿着积塑过来,神秘地说:“老师,你听,这个里边有声音”。我想在这个活动中,如果教师发现这个幼儿奇怪的举动后,不分青红皂白的去批评阻止幼儿的行为,那么这名幼儿不仅不会有发现,心理也肯定会受到伤害。

2.教师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

当孩子遇到困难玩不下去的时候、当游戏无法深入时或出现纠纷与行为问题时我们会及时进行引导。当幼儿发生创造性的行为时,我们会及时给予发现与鼓励。

記得有次三位小朋友们在建构区用积木搭幼儿园。只听哗啦一声,有个小朋友把箱子里的积木全部倒在地,其他小朋友则跑来向我告状。”我正想上前批评一番,可却看到这个孩子一脸不高兴,我想这其中一定有原因。于是,我来到他身边了解情况。我摸问他的头文怎么回事啊?积木怎么都在地上,看看我能不能帮助你”。孩子委屈地说:“没经过我的允许就拆了我的积木!”。“噢,原来是这样,小朋友没有经过你的允许拆了你的积木是他们不对,可是你这样做对吗?”孩子小声说:“不对”。于是我对孩子说:“那咱们一起把积木捡起来,然后搭一个更漂亮的幼儿园好不好?”孩子一听立马来了精神,一边高兴地和教师讲述自己的构思,一边捡起被自己推倒的积木。适时介入与正确的处理方法使得幼儿顺利的进行区域活动。

3.指导以鼓励、肯定为主

班上有个小女孩,平时不愿意动笔画画,总说:“老师!我不会!”有次她拿起画笔,随便花了一团乱糟糟的线,我过去问:“你画的是什么啊?”她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我说:“于杰你真棒,你看,你现在能动手画画就是很大的进步,我觉得你画的好像一只生气的蚂蚁,这是眼睛,这是它的腿……”孩子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立刻信心满满,没过几天,我突然发现她能画出作品了,而且能讲述画面内容了,我想这跟老师的鼓励是分不开的。

4.教师用适当的身份进行指导

区域活动时,教师的身份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建构区的幼儿再搭建城堡,我发现他们分工合作配合得很好,但有个小朋友总是在摆弄那些花草树木,忙着到处做“绿化”,其他小朋友就在这些大树上迈过来迈过去,于是我就以小伙伴的身份介入,向他们提出建议,请幼儿想一想小区里是先建房子再绿化还是一边建房子一边就绿化呢?孩子们得出的结论是:先搭建再进行绿化,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同样是在建构区,有一次一个小男孩拿着积木故意打别人,我立刻上前用教师的身份阻止他,并和他聊天,了解到他只是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但表达方式是错误的。他意识到了错误并向小朋友道歉。

5.允许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

教师发现班内有个别幼儿会在一段时间内只选择一个区域,我们对这一现象没有去阻拦,而是进行观察,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他换区域了,同样又是连续只选择这个区域,于是我们明白了教师没有必要因为幼儿某一段时期内不更换区域而困惑,因为那有可能是因为孩子的兴趣还没有被满足。

四、区域活动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

总结评价是开展区域活动的结束环节,能够提供充分表现、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激发再次活动的欲望。评价的结果也往往影响到幼儿以后活动的情况。活动区后我经常用两种评价方法:

1.幼儿的自主评价

教师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这不仅能增强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同时也使幼儿间有更多交流的机会,教师以鼓励性言语来引导幼儿。这样既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又能激起幼儿想说的愿望以便更好地向幼儿介绍或展示各种成功的经验。

2.教师的全面评价

教师要抓住幼儿的闪光点以及活动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重点讲评,加以鼓励,或针对幼儿的某些不足提出希望,或针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大家提出讨论,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起交流讨论并能商量解决问题等。

总之,区域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活动。且在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这样才能体现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积木区域小朋友
堆积木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区域发展篇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有趣的积木
玩积木
Let’s DIY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