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农业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影响因素研究
2018-05-14邵爱英
邵爱英
小微农业企业是指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和个体商户。近几年来,我省小微农业企业呈现发展迅速、实力逐步增强、创新创业能力迸发的良好态势,小微农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必然离不开企业的融资,由于我国金融机构失衡、信贷配给等原因,小微农业企业也面临着较大的融资难问题,而解决小微农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我省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增强农民的收入,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本文主要研究小微农业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因素,并从影响因素着手,提出解决小微农业企业融资难的对策,以帮助小微农业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融资理论阐述
本文根据研究的内容主要简单阐述以下两个理论:融资比较优势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
融资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解释:第一,信息获取优势。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接触比较多,对客户的了解也比较全面,与金融机构相比,供应商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客户的信息,由于接触的频繁,供应商相较于金融机构,可以及时掌握客户的异常。第二,对客户的控制力优势。对于买方企业,基于稳定生产经营的需求,他们对于供应商的选择是非常谨慎的,因为更换供应商的成本较高,因此买方企业一般选好供应商之后,不随意变更。基于此,供应商可以相较于金融机构,更容易的控制客户。第三,财产挽回优势。如果客户由于经营失败,而与供应商终止合约,供应商可以追回供给客户的原材料,以弥补一部分的亏损,而金融机构,往往会因此遭受较大的贷款损失。
信贷配给理论:由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银行通常会实施信贷配给,相较于小微农业企业来说,银行更愿意贷款给发展好、规模大、信用好的企业,从而使得小微农业企业难以获得银行信贷,只能寻求商业信用的融资,往往这部分企业的供应商能够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向,从而愿意为其提供商业信用。
二、小微农业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一)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我省小微农业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大
近年来,浙江省着力打造高效、美丽、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经济。截至2016年,我省农业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相较于前两年有较明显的提升,GDP的增速也比2015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2017年,我省农业经济发展稳步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小微农业企业也快速发展,以杭州市为例,截止2016年,杭州市的小微农业企业已经有近千家,占全市工商注册农业企业总数的85.21%。经调研,笔者发现小微农业企业在短时间内快速壮大并成为龙头企业的并不在少数,如小诸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仅僅4.5年,就从原来的小型养殖业发展到目前的集养殖、旅游、餐饮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年营业额也从原先的30万元增长到500万以上,资金需求量也从原来的20万增长到200万以上,这表明,小微农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势必会使得企业的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加。
(二)小微农业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比较突出
由于小微农业企业发展时间不长,其规模往往较小,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也不是很高,而其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也远不如大型的农业企业,因此其融资竞争力天生就弱。经调研,笔者发展,小微农业企业还存在一些自身因素,比如企业一系列制度不够规范,财务管理能力较弱;信用水平较差,企业可抵押的物资较少等,这些内部原因导致企业想要快速的融资变得越为困难。从外部环境来看,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其信贷配给的存在,他们对小微农业企业的融资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这使得小微农业企业想要获得银行贷款更加雪上加霜。这一系列的问题表明小微农业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仍旧比较突出。
三、小微农业企业的实证分析
本文设计的调查问卷是将各变量的取值设定为若干个分类选项(具体见表1),因此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是非连续值,在将调查问卷上的信息转化为实证数据时,用数值0、1、2、3、4代替A、B、C、D、E五个选项。本次调研以绍兴、杭州、宁波三个城市为样本,共发放100分问卷,收回83份,收集的数据由 EXCEL、SPSS软件对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为此,建立以下模型:
AP=α0+α1BANK+α2SIZE+α3TIME+α4ROA+α5PRO+α6EDU+ε
模型中,因变量是商业信用额度(AP),自变量是短期贷款额度(BANK)、企业规模(SIZE)、开业年限(TIME)、企业的收益率(ROA)、企业的盈利能力(PRO)、企业家学历(EDU),
结果显示,小微农业企业的银行贷款的额度多少对其商业信用的融资并没有显著的影响,据研究,主要是因为小微农业企业的银行融资能力天生就弱,对商业信用融资并没有太大影响。企业规模、开业年限、收益率、盈利能力和企业家学历与小微农业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小微农业企业的规模越大,开业时间越久,收益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企业家学历越高,小微农业企业能获得商业信用融资的额度就会增加,商业信用融资也变得更加容易。
四、解决我省小微农业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我们既看到了小微农业企业的发展契机,也发现他们正面临着较大的冲击和挑战,为了推进我省小微农业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外部环境
从政府角度看,虽然我省也出台了不少有利于“三农”发展的政策,但是各类支农政策的扶助导向阶差分化明显。政府往往倾向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而对小微农业企业的扶持却比较单一,鉴于此,笔者认为,政府在坚持“扶优扶强”的大前提下,应该积极拓宽思路,逐步尝试对小微农业企业进行适应的项目扶持,比如可以向从事草莓、蔬菜、养殖等经营户作适当倾斜。
从金融机构角度看,应当提高其金融服务水平,其放贷的方向不应局限于大型企业、龙头企业,而应该给予小微农业企业适用的关注。鉴于此,笔者认为,银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成立专门为小微农业企业贷款的下设部门,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对于小微农业企业的偿债能力、经营风险可以得到合理的评估,并在一定范围内,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以解决一部分小微农业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二)自身环境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小微农业企业自身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企业制度不够规范,财务管理能力较弱;信用水平较差,企业可抵押的物资较少等。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①小微农业企业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一个公正、公开、民主的企业环境,切勿将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完全由一个人决定。②小微农业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应该将企业的关注力集中于如何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如何让企业的产品获得消费者的喜爱,而不仅仅局限于当下的利益。③小微农业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尤其是在投融资方面,决策不应集中于一个人,应该由多人商议决定,尽量的规避风险。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资本积累,增强自身的内源性融资能力,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④小微农业企业应该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尤其是要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借贷情况等等,让金融机构可以更多的了解企业,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为后续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奠定良好的基础。(作者单位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2017 年院级一般课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KY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