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品管圈实施效果评价

2018-05-14解宇英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持续改进品管圈效果

解宇英

【摘 要】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成功分娩的50例产妇,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医院的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医院的产科内品管圈护理,通过对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产后奶胀的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产后奶胀的发生率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在产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过程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 品管圈;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效果

所谓品管圈,主要就是指通过工作场所中的实际工作性质为相似,或者互补关系的人员,这些人自发组成一个圈的小型团体,且团体中的人都会群策群力、共同合作,以此将工作场所当中品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规范性解决。品管圈作为一种极其灵活的管理方式,其在实际管理中,主要包括科学化与人性化两方面,这对管理目标的实现与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在医院内所具有的护理质量,对产妇的有效恢复具有直接关系,对产科当中的有效护理,具有更加严格的要求。为此,本院选取了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成功分娩的50例产妇,对品管圈应用在产科护理过程中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成功分娩的50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年龄在23~29岁,平均(26.0±3.0)岁,产妇的孕周在37~42周,平均孕周为(37.5±4.5)周;对照组25例,年龄在22~28岁,平均(25.0±3.0)岁,产妇的孕周在37~43周,平均孕周为(37.0±6.0)周。两组产妇的年龄与孕周等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者;2)年龄>20 岁;3)单胎。

排除标准:1)未能成功分娩的产妇;2)有严重的产后并发症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产科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专科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患者实施产科内品管圈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成立品管圈。根据本院产科所具有的问题以及隐患,在产科中自发性成立相应的品管圈,并由护士对品管圈的特点、作用以及方法等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并通过自愿参与的原则和能级来组成圈员一共9名,再根据圈员的能力与职称的不同来设置1名圈长( 投票选举),1名辅导员(护士长担任)以及7名圈员[1]。2)组织学习。品管圈内的成员需要将品管圈的有关知识共同进行学习,并将品管圈所具有的特点进行相应总结,并将品管圈相关活动方式以及原则进行详细了解,并对品管圈在持续性改进过程中的产科护理质量的目的进行充分掌握。3)制定相应的主题与计划方案。品管圈当中的每个成员都需要根据护理质量改进相关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并根据民主投票实施相应的选题,以此对本系护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选题的原因與背景进行制定。同时,需要对选定的主题进行全面的剖析,并对本科室人员当下的工作状态与其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除此之外,品管圈人员需要对活动方案进行共同商定,并对方案实施的进度表进行计划,并依照自我推荐的方式,实施相应的合理分工[2]。4)方案的实施与总结。品管圈当中的每个成员都需要根据分工与实际活动流程,确保活动的共同完成,并对活动的成果进行集中探讨,并对护理过程中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同时,需要将讨论的结果以及活动过程总结的经验做相应的记录,并将该记录置入护理实际工作的标准化管理制度中,以此确保成果的稳固。5)对护理过程产生的问题与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产妇在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实施调查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为: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新生儿出现窒息症状、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不牢固、产后易发生奶胀,产生该问题的原因为:①年轻护士对母乳喂养知识、挤奶手法掌握不全[3]。②健康宣教、指导不到位。③产后出血率发生较高。第三产程的时候,对产妇没有进行仔细观察,对产后产妇的实际出血量缺乏有效的评估,在产前也没有对产妇实施产后出血的相关评估。④新生儿发生窒息症状。比较容易出现窒息现象的新生儿,通常产妇都属于高危孕产妇,例如,前置胎盘、早产、双胎、胎盘早剥等;急产孕产妇的新生儿状况无法预测;新生儿出现窒息现象后,相关抢救操作不够熟练[4]。6)改进方法。①品管圈的成员需要积极对年轻护士的培训,主要对护理工作相关规范用语进行学习,并加强日常护理过程中的相互监督以及相互鼓励。②对于产妇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共同讨论分析,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健康宣教。如:发放健康教育资料、产前教育、产后指导、健康教育专栏等[5]。品管圈小组成员共同商讨与总结各产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并对其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相关应对方法进行熟练掌握。同时,根据产妇的心理特点,对其制定相应的心理辅导方法,以此帮助患者减轻其心理负担。③将产程中缓解疼痛的方法认真、详细地告知产妇,并鼓励产妇积极、勇敢地面对分娩。④提前做好相应的产后出血高危评估,并准备好相应的备用血袋,防止产妇在产后出现出血现象。

1.4 临床观察指标

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是以本院自拟的护理满意度评价表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分值≥80分为满意,60≤分值<80分为一般,分值<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所得计数资料通过%表示,并用卡方加以检验;所得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t检验,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不牢固、产后易发生奶胀状况对比

通过对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不牢固、产后易发生奶胀状况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不牢固、产后易发生奶胀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体数据结果见表1。

通过对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结果见表2。

3 结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疗模式与护理模式也得以相应发展,同时,产妇对其自身所接受的护理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根据相关研究可知,护理质量的高低对产妇在临床治疗中的恢复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对护理质量实施相应的监督以及相应的完善。医院对产科护理质量需要持续性地进行改进,并对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同时,也有研究发现,产科中经常会出现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相应的积极性,以及操作不规范现象,这就对护理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在产科护理过程中,通过品管圈的应用,不仅可以使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得以有效提高,而且可以使护理人员在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得以提高,值得在产科护理中被广泛应用。为此,本文作者主要通过在产科护理过程中应用品管圈,使护理质量得以持续性改进,其最终目的就是有效促进产妇的康复。

本次研究可知,观察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不牢固、产后易发生奶胀明显低于对照组,即通过对品管圈护理的应用,可以使护理质量得以有效提高。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品管圈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过程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奚春玉.追踪管理法联合品管圈对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09):168-170.

[2] 张琛.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7,07(18):295-296.

[3] 郭枫.品管圈用于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5,(16):265.

[4] 杨淑妙,邓秋艳.观察评价品管圈在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3):178-180.

[5] 苏苓,谢梅娟,黄卫东.品管圈活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7,(05):156-157.

猜你喜欢

持续改进品管圈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患者视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漏查率的研究
质量持续改进在呼吸科患者鼻导管氧疗护理中的应用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面向学习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精益管理在国际物流服务企业的应用
开展等级医院评审促进医院内涵质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