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物理知识与慕课实验的结合

2018-05-14姚婧

科技风 2018年15期
关键词:大学物理慕课实验

摘 要:本文介绍了在大学物理的学习中,如何通过一些列小实验将物理知识点形象地、深入地让学生理解,让物理知识不再枯燥无味,而是鲜活有趣。本文列举的实验以清华大学安宇教授的的慕课课程《大学物理2(电磁学、光学和量子物理)》为依托,主要是电磁学方面。通过大学物理知识与慕课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探索,希望对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有所促进。

关键词:实验;大学物理;慕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一、结合慕课实验的背景

慕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从2013年在国内以中文慕课的形式启动开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笔者进行课堂教学与慕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践已经三年了。在这期间,大学物理的学习一直结合的是清华大学安宇教授的慕课《大学物理2(电磁学、光学和量子物理)》。安宇老师的课程里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现场实验教学。在讲解有些知识点时,安宇老师就直接现场做实验,把实验装置、步骤、现象都一一摆在大家眼前,一目了然。这些实验很直观,适合所有学生去学习,而且和实际紧密联系,促进学生对理论内容加深理解。学生对这些实验的兴趣明显比单纯学书本上的知识点要有兴趣,所以在授课中,我会将知识点与小实验结合起来去讲解。下面我对其中15个实验与大学物理知识点的结合进行了梳理。

二、知识点与实验结合

(1)用“高压带电实验”解释“电势和电势差的区别”这一知识点。

实验内容:高压线上带了4万多伏电压了,人和高压电线之间有4万多伏电势差,用手碰危险。但是人站在和地面绝缘的台子上,将台子上的线钩挂到高压电线上,人和高压电线就零电势差了,就不危险了。但是此时人和地面之间就有了4万多伏电势差了,人如果此时碰地面就危险。实验结束后,人不能马上走到地面,因为现在人带了4万多伏高压电,现在和地面有这么多的电势差。应当先把挂钩和高压电线脱离,此时人和挂钩仍然是4万多伏,然后把挂钩搭到地面上,现在人和地面等电位了,人可以走下来了。

总结:高电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电势差。

(2)知识点:导体静电平衡条件。实验内容:用一个类似子弹形状的导体,内外都接上细线做成的穗。结果发现,尖的地方穗比较挺,而侧边不那么挺,凹进去的地方穗贴在里面,这一系列现象说明正曲率较大的电荷面密度较大,附近的电场强度也大;曲率较小的电荷面密度最小,电场强度也小。

(3)知识点:尖端放电。

实验内容一:叶片是万字形的,带电后,由于尖端放电,向后有一个带电粒子流反冲,它就会转起来。尖的地方往外放电,所以是反着尖的地方转。

实验内容二:描述:导体的尖端对着蜡烛,带上电以后,由于尖端放电,会把蜡烛吹灭。

实验内容三:避雷针原理演示,两极板间带上高压,由于它们之间电压比较强,会出现放电现象。(类似雷击建筑的过程),圆球相当于建筑,向圆球放电。如果放上一个尖的导体,此时放电就在尖端进行,圆球代表建筑的导体就安全了。这就是避雷针的原理。避雷针熟起来以后,闪电击中避雷针,而不击中建筑物。

(4)知识点:静电的作用。

静电点亮日光灯的实验。跳泡的作用,产生高压,这个高压加速里面的电子,电子击穿这里面的气体,导致产生紫外线,紫外线打到荧光壁上[1],就看到光了。如果没有跳泡,日光灯不亮。

实验内容:如果去掉跳泡,用带有静电的塑料丝团,它仍然可以加速里面的电子,点亮日光灯

(5)知识点:静电屏蔽。

实验一:导体丝编织的鸟笼形状的东西,红线挂在鸟笼外面,黄线挂在里面。带电后,红线都立起来了,黄线都耷拉着。说明鸟笼子的外壁有电荷分布,可是内壁没有电荷分布。即导体空腔里面不带电,外面带电。

实验二:高压线靠近静电计,静电计有反应。但是如果把导体丝编织的鸟笼子找在外面,这时候再把高压靠近它,就不会有反应了。

(6)知识点:电介质对电容大小的影响。

实验:平行板电容器,其中一个板上把静电计街上,指针张角代表电压的高低。用静电起电机给电容器充电,静电计张角开了,说明带电了。此时把接头拿开,也就是电容器孤立了,带的电荷量不变了。把电容器极板间加上电介质:水,此时由于Q不变,C变大,U变小,所以静电计张角变小。

(7)知识点:介质极化。

实验:两个平行板之间放了很多彩色纸条,给平行极板上加上电,这里面的纸条会发生极化,在电场的作用下,里面的纸条都已近竖起来了,这些纸条其实就是电介质。即:介质极化,纸条在电场中沿着电场线排列。

(8)知识点:压电性质。

实验:压电陶瓷片(铁电材料制成),两边加压时会出现极化电荷。把钟表放在压电陶瓷片上面,钟表的滴答声就传递给了压电陶瓷片,把这个信号传递给电信号放大器,效果是钟表的滴答声被放大了。

(9)知识点:温差电现象。

实验:铜和康铜组成一个回路,一边用冰水混合物,一边加热,形成温差电电动势,就会产生温差电流。就会产生磁场,磁场就会吸引铁块。证明两种不同的金属,比如铁和铜连成回路,加热其中一个接头,会形成温差电动势。

(10)奥斯特实验:

通电电流周围产生磁场,导线下面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11)洛伦兹力实验:高压加到真空管上,管里面会有电子束被高压加速,电子束的是直的。如果有磁场作用,电子束方向发生改变。

(12)知识点:超导磁悬浮。

磁铁上面放一个超导材料,超导材料降温,降到它的临界温度以下,这个超导材料将会悬浮在这个磁铁上方。实验说明了超导材料在临界温度以下的抗磁性。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它有很强的排斥力,如果排斥力大于重力,就会悬浮在磁铁上方。直到它的温度转变到它的临界温度以上,就会掉下来。

(13)知识点:楞次定律。实验:左边小铝环有开口,右边小铝环完全闭合。用永磁铁棒插入有开口的铝环,铝环静止不动。再插入闭合的铝环,铝环随之转动。

(14)知识点:涡电流。实验:电磁灶上放上纸,再放上装有冷水的平底锅,通电以后,水开了,纸却安然无恙。原理:当高频电流通过线圈时,锅的底部产生变化的磁场,引起了涡流,从而产生焦耳热。 电磁灶就是利用这些热量来对食物进行烹调的。同理,为什么变压器的铁芯要用片状的硅钢片制成呢?如果铁芯是一个整块磁铁材料,它处于交变磁场中,在内部会引起很大的感应电流,这种呈涡旋状的电流称为涡流。涡流在铁芯内部产生有害的焦耳热,使铁芯温度升高,破坏线圈的绝缘。为了减小铁芯的涡流热效应,在垂直于涡流流通的方向上,将铁芯分割成片状,并对各片之间做绝缘处理,从而增大电阻,减小涡流热效应[2]。

(15)知识点: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实验:左边是电磁波发射装置和偶极振子天线,右边又是一个偶极振子天线用来接收这个电磁波。当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平行时,接收的功率最大。越来越靠近时,灯泡越来越亮,接收的功率越来越大。如果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垂直,几乎接收不到电磁波,灯泡不亮。

三、总结

实验室的资源是有限的,能为同学们开放的大学物理实验也有限。通过大学物理知识与慕课实验的结合,使得学生除了按教学计划去物理实验室做几个固定实验。还能够通过慕课的学习接触到更多的实验,而且这些实验生动有趣又浅显易懂,将知识点用实验现象展现出来,使得学生對物理知识更感兴趣,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探讨,这样的教学明显更受到学生的欢迎。今后也将继续往这个方向努力,愿为大学物理的教学起到一点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宇,赵远.大学物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7.

[2]秦曾煌.电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作者简介:姚婧(1985-),女,汉族,山东烟台人,硕士,教师,讲师,研究方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猜你喜欢

大学物理慕课实验
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关于《大学物理》中一道习题的讨论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MATLAB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实践教学研究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运用导数法巧解大学物理习题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