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学生的移动学习适应性研究现状
2018-05-14欧阳晓臻
欧阳晓臻
1 引言
进入 21 世纪以来,移动无线通信技术和移动应用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的进步直接对人们的生产方式、学习需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实现教育领域的“Anyone,Anytime,Anywhere,Anystyle ”(4A),基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应运而生,这就是移动学习。移动学习的概念起初是从学习场所和学习主题不断变化的假设开始的,使用移动设备的学习者可以在任意环境、时间里学习,学习的发生能更少的受到环境与地域等的影响。21世纪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要大力培养学生的数字化素养,如何利用移动学习,基于学习适应性的规律,来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当前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适应性如何?移动学习适应性研究的现状如何?移动学习适应性研究研究热点走向如何?这些问题也都亟待我们去解答。中职院校学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为评测监控他们移动学习的学习成就,促进学生移动学习的发展。研究他们的移动学习适应性,已成为改善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客观需求,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自身成才的需要,也是发展移动学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需求。所以为了解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移动学习适应性情况,促进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发展。首先,应了解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移动学习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2 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
2.1 移动学习的概念
目前学界对移动学习概念的界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阐述。有研究者将移动学习作为远程教育的新形式;有研究者认为,移动学习是作为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拓展;有研究者从认知学习角度看,移动学习移动性、情境性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全新技术与学习方式。国外一般称之为Mobile-learning或Mobile-education,国内称为移动学习。综合来说,移动学习就是学习者能在任意时间、地点,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终端获取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并与同伴教师进行交流评价的一种学习模式。
2.2 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
随着移动学习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快速发展,它在教育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更清晰的显现,主要在于学生能够对移动学习认可和适应。如今移动学习研究涉及的方面主要包括:理论研究、支持性技术研究、终端平台开发研究、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等等,都是关于移动学习支持认可的研究。而迄今为止,已有研究中很少涉及移动学习适应性的研究。
3 学习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3.1 学习适应性的概念
学习适应性的概念,我国学者大都援引了周步成等主修的《<學习适应性测验>手册》上的表述,即学习适应性是指“个体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亦即学习适应能力。”这是目前国内引用得最多的有关学习适应性的概念。
3.2 学习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学习适应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针对特殊学生群体的相关研究所见不多。当然,国外已有主要研究特殊学生群体的案例,如移民学生、天才学生等。研究者Desriree 等人发现移民学生中女生比男生的学习适应性要好;研究者Kuar等人发现马来群岛三所国立中学天才学生的学习适应情况,女生优于男生,文理科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别。而国内针对特殊学生群体,特别是关注中职院校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几乎空白。
4 移动学习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关于移动学习适应性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所普及,但国内移动学习适应性研究还尚在起步阶段。笔者在中国知网,以主题为条件,检索“移动学习”并含“学习适应性”两项关键词,仅得到4篇文献,涉及了移动学习适应性在成人教育、本科教育、网络教育、微课程这四大方面,试图在调研学习者移动学习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成人学习者等在移动学习适应性的情况,并据此对如何增强学习者移动学习适应性提出了建议。可以看出,国内关于移动学习适应性研究还较少,特别是着眼于特殊学生群体的移动学习适应性研究更少。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已有研究者涉足,但中职院校学生的移动学习适应性的相关领域,尚未有研究者关注。
中职学校的教学开展,在学校管理、教学模式、学习内容和主动性上与普通教育学校存在很大的差别。中职学生面临更加复杂的人际社会关系,学习内容偏重技术性和科学性,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专业性也更强,而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较低,这反映出学生对学习适应性较低,对非正式学习、移动学习具有的迫切需要。所以为了评测监控学生学习的学习成就,促进学生的发展,研究中职院校学生学习适应性需要以科学的方式推进可量化的实施方案,最终影响移动学习的使用效果,是具有可行性、必要性的。职业院校学生是从应试学习走向应用学习的一群转型学生,研究他们的移动学习适应性的情况,对我国中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学生的学习指导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后来的研究者们重点关注。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面向创客教育的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施路径研究”(SGH16B011)。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