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作品英译文本的译介及翻译模式研究
2018-05-14文豪谭宗燕
文豪 谭宗燕
以多元系统理论为支持,以莫言作品的知名译本为研究对象,阐述以西译中审为主的中西合译译介模式。同时,从关联理论视角论证对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采用归化策略。
1 引言
中国文学的译介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关键。在中国数量繁多的英译作品当中,存在译介失衡的问题,即知名作品翻译多,不知名作品无人问津。只有为数不多的作品在异质文化中找到了生存空间,境况尴尬。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随即莫言作品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其作品已被翻译成17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并多次摘取了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是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中较为成功的一例,对推动我国的文学和文学译介研究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莫言作品的译介模式和翻译策略研究对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提升中国文学文化的影响产生了积极示范作用。
2 莫言作品英译模式
2.1以西译中审为主的中西合译译介模式
20世纪70年代初色列学者佐哈尔提出了多元系统理论,他认为在整个体系里各系统的地位并不平等,有的处于中心,有的处于边缘。与此同时,它们之间存在着永无休止的斗争,所处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这一理论,当翻译文学在译语文化系统中位于主导位置时,翻译文学的语言特色和诗学形态会越接近原著,原著中大多数的新元素被介绍到译入语文化系统中。反之,当翻译文学处于译入语国家文化系统的次要位置时,译者选择屈服或遵守本土文学系统内的规范,在译入语文化系统中寻找已有的文化翻译模式,从而使译者不得不放弃或修改原作里的内容或形式,以便实现译文的可读性。这是目前中国作品译介普遍采用的两种翻译模式——西译中审和中译西审。就莫言作品而言,其作品能获得诺内尔文学奖主要得益于第一种译介模式即西译中审模式,代表翻译家有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和其中国太太林丽君以及瑞典翻译家陈安娜。葛浩文翻译的九部作品中,《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这三部在西方世界最受瞩目,其中《生死疲劳》对莫言获奖具有决定性作用。陈安娜也将这3 部作品翻譯成了瑞典文并在瑞典发行。在这两种译介中,又以葛浩文夫妇的译作更为典型,也更占优势。
例如:我无法知道一个在深山老林里像狼一样生活了十四年的人对于时间的感受和看法。(译文:I have no way of knowing how someone who exists like a wolf for fourteen years in an ancient mountain forest views time or senses its passage.)
在这里“对于时间的感受与看法”没有译为the feelings and opinions of time.葛浩文夫妇以其各自的语言优势,通力合作,选用较正式用词view,sense 和passage,强调意味明显,做到了中西合译,尤其是西译中审,指出了双语译者在作品译介中的关键作用,对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2基于关联理论的归化译介模式
关联理论最早是由 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提出的一个阐释人类交际和认知的语用学理论。1991年格特率先将关联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并在其博士论文《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模式,为翻译研究开辟了崭新的视野。在关联理论框架内,翻译是一个动态的明示——推理过程,其目标是在原文与译文读者认知环境之间获得最佳关联,即读者以最小的处理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1995年劳伦斯·韦努蒂在其著作《译者的隐形》中提出,文学翻译中译者可采用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而归化法则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为了实现译本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减少读者处理努力,葛浩文夫妇对莫言作品中诸多中国文化负载词采用了灵活的归化翻译手法,运用重构、文化补偿等,为莫言作品在译入语文学中找到了绝佳的现存二级模式。
例如:奶奶在唢呐声中停住哭,像聆听天籁一般,听着这似乎从天国传来的音乐。(译文:Grandma's stopped crying at the sound of the woodwind,as though commanded from on high.)
原作表现的是奶奶得知丈夫是麻风病者的悲切之情,这与西方基督徒聆听《圣经》圣歌的欢悦之情是相悖的。为了避免宗教冲突和文化误导,在翻译时遵从了美国读者的宗教信仰,去掉了“像聆听天籁一般”,借用了习语from on high,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对原作做了适当的改写。
3 结语
以多元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对莫言作品以西译中审为主的中西合译译介模式;同时,基于关联理论阐述了归化翻译策略使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为中国作品的英译过程中归化策略的采用提供理论支撑。
(作者单位:武昌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