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法
2018-05-14姜洋
姜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对现在的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发展趋向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改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学生与教师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下,着眼于小学生的成长现状,以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会为目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相结合,旨在构建起基于和谐社会的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及模式。本文将对如何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路径和方法进行探讨,力求对推进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产生积极作用。
1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明及精神文明,经过一代代中华儿女传承保留下来的优秀的文化价值、行为方式等。所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精神所在、气魄所在,是体现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其在内容上包含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传统习俗等很多方面,通过长期的时间检验、实践检验和社会检验而被保留传承。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不是融入传统文艺、传统习俗等具体内容,而是融入这些具体内容蕴藏的精神价值。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价值主要包括:“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百善孝为先”的家庭观;“不信不立,不诚不行”的诚信观;“严于律己、宽待人”的宽容精神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的开放,外来文化猛烈的冲击着本止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很多困扰,而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人们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的开放,外来文化猛烈的冲击着本止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很多困扰,而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人们对“见利忘义”、“背也弃义”的作法也己经习以为常,这正是人们精神迷失、价值观偏颇的表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本质价值就是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育学生的积极健康的精神世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是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2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使之真正成为教育活动主体,积极参与和配合教育教学活动,自觉主动的接受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理论,进而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实现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坚持主体性原则要做到:
第一,坚持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结合起来。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品德与社会的过程中,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存在,反而是要更好的发挥教师在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结合起来。
第二,坚持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的过程中,学生要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各种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培养和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自觉将教育理论和规范转化为内在要求,从而真正实现教育内化的效果。
第三,发挥现代技术手段作用。微信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已经成为社交的重要平台,在微信中我们传播信息,交流思想,讨论热点,慢慢的微信变革了我们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品德与社会教育中,让小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交流互动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
3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进建议
3.1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大致可以分为课前预习、导入新课、新课讲解和归纳总结四个环节。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學,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课前预习阶段,这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预备状态,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它为教学做好组织准备工作,是教学的准备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找出几个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来预习教材。
第二,导入新课阶段,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始端,发挥着集中学生注意和引发学习兴趣的作用,教师利用好这一环节,之后的新课讲解就会事半功倍。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充分做好准备,精也选取相关内容,通过情景导入、设疑导入、故事导入等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到课堂中来。
第三,新课讲解阶段,新课讲解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与任务都是在这一阶段中完成的。把握好远一环节,对于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实现教学目标与任务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新课讲解的每个部分,挖掘教材的传统文化价值,并且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教学资源。同时注意讲解的整体性、系统性、条理性和逻辑性,注意把握重难点,注意课堂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为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第四,归纳总结阶段,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经过四十分钟的讲解,学生学习了很多知识点,这时容易出现疲态,不利于对知识点的消化吸收。此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对本课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总结,从整体上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
3.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
校园文化设施是校园的“硬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设施,想搞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很难成功的。一定程度上,学校通过一定手段将校园环境有效地利用起来.可以使校园环境产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积极作用。校园文化设施同样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一种实践性科目,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校园是学生广泛活动的区域,小学品德课教师应有意识建立课下教育空间,校园就是很好的选择。注重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3.3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载体
载体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一种物质存在方式和外在表现形态?我国品德与社会课的载体一直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通过改善课堂教学载体、拓展课外实践载体和健全校园文化载体等,对品德与社会的传统载体不断进行完善、发展和创新。同时,跟随时代发展寻求、开辟新载体和新渠道。
(作者单位:辽宁沈阳南京一校长白岛二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