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母猪配种分娩率

2018-05-14范泽贵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提高

范泽贵

摘 要 母猪配种分娩率不高是养猪业中的最大问题,而母猪配种分娩率是影响猪场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多数猪场的配种分娩率仅达到75%左右,严重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本文从品种的选择、配种方式的选择以及饲养管理各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母猪配种分娩率,从而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后备母猪;配种;提高;分娩率

1 后备饲养管理

由于引进的后备母猪群在周龄、体重上的差异,其对能量和其他营养成分摄入量的需要均不一样,故大型母猪场的后备母猪舍需在生产中要准备多类型的饲料。由于同期后备母猪群中有处于生长、育肥、催情补饲和限饲等不同阶段的后备母猪,根据每阶段的具体情况使用不同能量和营养水平的饲料,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精密计划。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通常在20周龄之后的大猪阶段,预混料即应转为含有添加叶酸、生物素、额外维生素E和相应矿物质的母猪用预混料,一旦转入配种区参与配种,后备猪即应使用妊娠母猪料并有一个催情补饲阶段直至配种后,转入妊娠母猪料限饲。

2 后备母猪的选择与适时配种

2.1 后备母猪应挑选体型外貌符合品种特征,体格健壮、发育良好,乳头数6对以上(个别品种要求7对以上),无瞎奶头的小母猪。小母猪的初选项一般在25公斤体重时开始,60公斤体重时再行第二次选择,配种前再作最后选择。

2.2 本地品种4—5月龄、体重30—40千克时即性成熟,但要6—8月龄才能配种;外来品种一般要7个多月、体重达100千克时才达性成熟,8—10月龄时可配种。但目前种猪初配的年龄普遍有提前的趋势,一般在初次发情后的第二、第三个发情期开始配种。

3 预防后备母猪不发情措施

3.1 合理的营养 后备母猪30kg-80kg阶段日喂3次或自由采食,不进行限料。80kg以后更换哺乳母猪料,适当地限饲,保证其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后备母猪配种前的理想P2点背膘为18mm~20mm,过肥或过瘦均有可能出现繁殖障碍。有条件的场,6月龄以后每天投喂一定量的青绿饲料,如胡罗卜。

3.2 饲养方式 对后备母猪而言,大栏饲养(4头~6头)优于定位栏饲养。母猪间适当地追赶、爬跨能促进发情,但大栏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否则造成拥挤且打斗频繁,不利于发情。确保每头猪有效的使用面积在1.5㎡~1.8㎡,若用定位栏饲养,应加强运动。

3.3 环境温度 有研究发现,对150日龄~230日龄的后备母猪进行持续的热刺激(33.3℃)会引起80%的后备母猪不发情,但对发情母猪的排卵数影响不明显。

3.4 利用公猪早期诱情 后備母猪160日龄以后开始与试情公猪直接或隔栏接触,诱导早期发情。每天1次~2次,每次15分钟~20分钟,使用不同公猪诱情比使用一头公猪效果更好,同时应注意公猪与母猪的数量比,后备母猪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诱情效果,公母比例1︰5~1︰15之间最好。

4 空怀期母猪的饲养管理

4.1 对于产次不同的母猪应调整饲养管理方式

经产母猪。经产母猪在泌乳期会出现两次发情,第1次在产后2~7d,但在此次发情配种,受胎率为0;第2次在产后1个月左右,但通常处于泌乳期,易被忽略;多数配种在产后第三次发情时进行,及断奶后7 d左右。经历过哺乳期,母猪体内营养消耗较大,身体机能也未能及时恢复到最佳状态,所以增加母猪的营养需要量、加强饲养管理,才能提高配种受胎率。同时,对仔猪实施早期断奶,可减少母猪的营养消耗、缩短配种期,增加母猪年产胎次。

4.2 配种后母猪的饲养管理

配种后30d特别是7d内,为受精卵分裂、胚胎形成和着床期,此时是母猪受胎成败的关键期。影响胚胎着床的主要因素包括应激和配种后采食情况,因此稳固胚胎着床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采食量控制。配种后前3 d是胚胎死亡高峰期,此时采食量与胚胎死亡呈正比,因为此时胚胎发育无需外界提供营养,这一时期母畜的日粮应以低脂肪、低蛋白为主。二是减少应激,减少转栏次数、避免打斗,保持环境温度,杜绝热应激、冷应激等的出现,尽量避免母畜产生应激,造成胚胎死亡,影响受胎率。

5 种公猪的管理

为了使种公猪有良好的繁殖性能,从而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必须对种公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公猪饲料中首先要满足蛋白质的需要,同时还应保证有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注意营养成分的配搭要合理,生产中种公猪日粮粗蛋白水平以18—20%为宜,日粮中可消化能3.0—3.1兆卡/公斤,使公猪不肥不瘦,保证正常种用体况,公猪体况过肥过瘦都会使公猪性欲下降,还容易产生肢蹄病,每天只喂2—3次即可,喂量限制在于2—3公斤以内。公猪营养中,需要重视的一点,是在引进后达到100kg前后,需要补足公猪所需的蛋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而不仅仅是注意赖氨酸,以使后续生产中公猪有好的生产性能。

6 选择合理的受精方式

不同的受精方式常导致母猪不同的受孕率,产仔数等亦不相同,根据配种的次数和配种公猪数量的不同,可分为单次配、重复配、双重配合多次配种。

单次配系:指在母猪一个发情期内,只用一头公猪交配一次能减轻公猪的负担。该方法的缺点是安全系数偏低,一旦掌握不好配种适期,会影响受胎率和产仔数,在生产中一般不提倡这种方式。重复配:是指在母猪一个发情期内,用同一头公猪先后配种两次,两次间隔时间为8~12 h。目前,大多数的猪场对经产母猪都采用这种方式。双重配:是指在母猪一个发情期内,用同一品种或不同品种的两头公猪,先后间隔10~15 min各配一次。商品肉猪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母猪配种,但种猪场、育种场不宜采用,以免造成血统混乱。多次配种:是指在母猪一个发情期内,用同一头公猪交配3次或3次以上,3次配种适合于初产母猪或刚引进的国外品种。

7 适时淘汰

不良的饲养管理和疾病常是导致母猪不发情和较高的返情率,这种情况往往造成饲养成本的上升和经济效益的下降,对于不发情母猪应及时淘汰,大型养猪场每年因此淘汰的母猪约占总数的30%。经产母猪在仔猪断奶后若不发情,可将其转移至一个栏内进行饲养,约50%的母猪在10 d内出现发情,对于仍不发情的母猪,肌肉注射1~2 mL氯前列腺烯醇,并与次日肌肉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可使部分母猪重新发情;对于确定不发情或者假发情或者屡次配种仍不孕的母猪则应及时淘汰。

总之,影响母猪配种分娩率的因素有很多,在实际养猪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和模式即可提高母猪的配种分娩率,又能增加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提高
提高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建议
怎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舞蹈编导的创作能力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多渠道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煤炭企业文秘人员素质
浅析从辅导员角度如何帮助大学生提高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