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2018-05-14袁海南陈达辉
袁海南 陈达辉
摘 要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影响仔猪成活、生长、发育、育肥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此病由于具有血清型众多,容易造成混合感染,传播速度迅速,治疗容易复发等特点。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若管理不善、消毒不力、营养不良、免疫不到位就会造成该病的发生,给生猪养殖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该病的病因、病原、发病症状、流行病学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做了系统的阐述,旨在更好的防控该病的发生,减少损失。
关键词 仔猪;大肠杆菌;防治;措施
1 文山市仔猪大肠杆菌病发病情况调查
2017年9月10日,文山市新平街道养殖户李某饲养的132头仔猪,陆续有56头发病,病畜初期排黄色糊状粪便,在尾、后肢可看到明显污迹,后期水样腹泻。精神沉郁、不愿行走,经初步诊断为仔猪大肠杆菌病,随即仔猪肌肉注射庆大霉素25mg/kg,同时口服氟派酸10mg/kg,每天2次,连用4d,剂量减半再继续使用三天进行治疗,29头病情得到控制,5d后康复。此次病的发生共导致仔猪死亡27头,直接经济损失1.6万元;此后,对母猪产前及和新生仔猪进行综合防制,在母猪产前用K88-LTB双价基因工程苗30-40、15-25d各注射一次,产前1-2d,给母猪投服氟哌酸,每次1包(10g)拌料或饮水,按时喂料,勤打扫卫生,及时清除粪便,更换垫草,保持厩舍及活动场地的清洁、干燥、通风,做好厩内外等的定期消毒,至今此病没再次发生。据开展动物疫病调查记录,2017年全市范围内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中都不同程度存在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2 仔猪大肠杆菌病发病原因
通过开展动物疫病调查,发现仔猪大肠杆菌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重视不够
养殖户忽视该病的严重性,未将防治仔猪腹泻列入饲养环节中的重点防制计划范围,未能做到母猪产前、产后针对性饲养管理及进行疫苗注射,对防制仔猪大肠杆菌病心中无数,未能做到“防重于治”。
2.2 管理因素
饲养管理不当也是诱发此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母猪而言,饲养管理不好、饲料质量差、突然改变饲料种类、母猪缺乏运动等。仔猪管理不当可使仔猪对各种应激因素的抵抗力降低,从而诱发仔猪黄白痢。
2.3 营养因素
饲料单一,有什么喂什么,营养水平不平衡;仔猪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内正常微生态平衡被破坏,也可引起仔猪白痢或水肿病。
2.4 环境因素
猪舍潮湿阴寒,粪便不及时清扫,圈舍太小,拥挤等都会降低仔猪的抵抗力而发病;母猪乳头太脏特别容易诱发此病发生;给水不足,仔猪喝粪尿及脏水;天气突然变坏等不良因素,都能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3 症状特点
仔猪黄痢,俗称早发性腹泻。最早发病于产后2-6小时,多见1-3日龄发病。病猪排黄色或淡黄色,黄褐色稀粪,肛门失禁,精神不振,不吃乳,很快消瘦、脱水,眼球下陷,常于12-48小时内死亡。解剖可见颈、腹皮下水肿,肠道膨胀,内含多量黄色的内容物和气体,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的急性卡他性炎症十分明显。仔猪白痢,俗称迟发性腹泻。7-50日龄均有发病,多为15-35日龄的仔猪多发。排乳白色、灰白色的浆糊粪便,病猪拱背,行动迟缓,被毛脏乱无光泽、消瘦,常于3-77日内死亡或康复。剖检尸体多苍白、消瘦、结肠内容物是浆糊状或油膏状。
4 致病机理
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易感猪后,细菌菌毛黏附于小肠上皮细胞,不断繁殖并且产生大量的热敏肠毒素及耐热肠毒素,从而刺激肠腺上皮细胞使其分泌机能亢进,造成大量电解质在肠道内积蓄,超过肠道再吸收能引起仔猪腹泻,从而引起特征性的临床症状。
5 流行病学
5.1 季节特点
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黄痢在猪场一次流行后,往往经久不断,发病季节多集中于产仔旺季、炎夏和寒冬,潮湿多雨季节发病较严重,分散饲养的发生较少。仔猪水肿病以4-5 月和9-10月较为多见。
5.2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排出病菌,污染水源饲料以及母畜的乳头和皮肤,当仔猪吃奶、舐舔或饮食时经消化道感染。大肠杆菌是家畜肠道里的常在菌,广泛存在于被粪便污染的地面、饮水、饲料和用具中,仔猪随着吃奶、喂食经消化道感染。
5.3 年龄特点
幼龄猪对本类疾病易感. 主要发生在出生至断乳。仔猪黄痢新生24小时内猪仔最易感染发病。一般出生后三天左右发病,最迟不超过7d。在梅雨季节也有出生后12小时发病的。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 以6-12日龄为最多,7日龄以内及30日龄以上的猪很少发病。仔猪水肿病主要发生于断奶期,以断奶后1-2周为多见。
6 综合防治措施
6.1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做好接产准备,对产后哺乳仔猪在生后1小时内要及时吃上初乳,以获得生后免疫、恢复体重、并促使胎粪及时排出,要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切防冻措施做好保暖工作,如铺垫草,设电热板、火炉暖箱等,舍内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及时补充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以免造成发育不良,体质衰弱,抗病性能差。
做好疫苗预防。
6.2 治疗措施
6.2.1 呋喃西林类
(1)呋喃西林0.03g,次硝酸秘0.5g,用溫开水8-10ml一次内服,每日两次。
(2)痢特灵每公斤重20mg,分3次内服,连用3d。
6.2.2 磺胺类
磺胺眯0.5g,次硝酸咪0.5g,胃蛋白酶1g,龙胆素0.5g,混合成散剂,一次内服,每日两次,连用3d。
3.2.3 中草药类
白头翁6g、龙胆草3g、黄连1g,甘草末10g、金银花5g、连翘3g、大黄2g,研沫拌食,每日一次,连用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