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中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2018-05-14尹诵李安增
尹诵 李安增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的社会需求明显改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主要制约因素,促使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但是,我们在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改变的同时还要把握基本国情、国际地位的没有变。而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正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重大新情况和新特点。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辩证统一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18)02-0052-08
正确认识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的论断,需要把握好其中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深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认识,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提供重要依据和实践遵循。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缘何发生历史性变化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矛盾统一体而存在的,因此,当克服旧的矛盾以后,还会产生新的矛盾。在新旧矛盾的克服、转换与更替中,事物和社会的主要矛盾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转化。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是遵循客观规律,立足国情的必然结果。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符合当时中国实际的科学结论,为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石。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是对当代中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一个重要论断,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和把握上升到了新的理论和实践高度。
(一)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原则之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生产力即“社会总生产力”,也就是一定社会物质生产劳动与那些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全部社会因素,如生产关系、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甚至宗教观念等相互作用形成的生产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1]11从总體上来说,社会生产力明显提高的直接表现是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资料规模的扩大,具体表现是:
首先,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经济总量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自2010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实力稳居世界第二,2010年第二季度我国的GDP首次超过了日本。世界银行(WB)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以11.199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是日本GDP总量的2倍多,印度GDP总量的5倍。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发展效益稳步提升。2016年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2%,超过了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大贡献体。另外,我国货物进出口和服务贸易总额均居世界第二位,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总额分别居世界第二、第三位,制造业增加值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位,基础设施建设部分领域在世界上遥遥领先,高铁运营总里程、高速公路总里程和港口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其次,工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工业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工农业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工业现代化发展势头强劲。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工业产品,如粗钢、煤、发电量、水泥、化肥等生产能力稳居世界第一位。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我国经济结构将不断优化,工业现代化程度会不断提升。而农业现代化也在稳步推进。粮食生产形势较好,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畜牧业稳定增长,农副产品,如谷物、肉类、花生、茶叶等生产能力稳居世界第一位,棉花、大豆、菜籽油、甘蔗等产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再次,创新型建设成果丰硕。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日俱增,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同时,国家加快完善创新型国家制度,于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同年9月,发布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6年5月,再次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强调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二)人民的社会需求明显改善
社会需求是一个复合概念,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占主导地位的需求意识和需求关系。需求意识是反映一个社会主流的需求精神以及价值观,需求关系则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于自身利益的种种需求而形成的社会关系。进一步说,社会需求从需求的种类来看,就如人的需求一样,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往往是评价一个社会的社会关系是否和谐、社会结构是否合理的尺度标准。马克思认为,社会需求主要是通过人的需求来表现,只有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才能推动形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进而维系社会稳定、达到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社会需求的改善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的需要日益增加。马克思指出:“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物质生活的满足是进行其他活动的基础,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其次表现为其他方面的需要,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
首先,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显著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解决了一个世界难题,在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满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56美元左右增长到2016年的超过800美元,已经达到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978年的343.4元、133.6元提高到2016年的33616元、12363元。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大幅下降到2017年的4%以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显著提高,2016年达到42.7%,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居民平均预期寿命2015年达到76.34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极大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其他很多方面的民生保障都显著改善。
其次,其他方面的需求明显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需要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发展,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据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关于公众对民主的认知现状调查的数据显示,有87.2%的受访者认同“民主是好东西”,有77.2%的受访者认同“民主是大趋势”。这说明人民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并且大多数人认为中国这些年的民主建设的基本态势是在逐渐进步的。民主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人民的法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从1992年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来,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展开。近年来,人们的法治意识普遍增强,法治获得感得到增加。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全国共设立法律援助机构3000多个,法律援助工作站7万余个,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1.4万余人。2013年以来,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00万余件,受援群众超过557万人次,提供法律咨询超过2800万人次。[3]随着人们较多地参与社会治理,对社会安全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在全球局势动荡不安的情况下,民众的社会安全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据环球舆情调查中心针对中国民众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显示,76.3%的受访者对目前中国社会总体安全持肯定态度,认为中国社会“很安全”“比较安全”或“基本安全”。除了社会安全之外,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医疗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关注也在持续上升。美国著名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曾指出:“未来强国国力竞争将集中在四个方面:教育、基础设施、法制程度和环境。”[4]显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际竞争力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年均新增造林超过9000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提前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沙化土地零增长的奋斗目标;118个城市成为“国家森林城市”。与2013年相比,2016年京津冀地區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33%,长三角区域下降31.3%,珠三角区域下降31.9%。与此同时,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自环保部开通“12369”环保微信举报平台以来,累计受理群众举报7.3万余件。乌克兰《经济学家报》副总编辑安德里·布扎罗夫曾赞美中国:“这里是如此宁静美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中国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5]这表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越来越强烈。
(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主要制约因素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综合分析来看,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是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这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唯物辩证法认为,只有找到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对事物的性质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判断。毛泽东指出:“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6]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他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这个问题造成或派生出来的。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失衡现象。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
现阶段,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从社会生产上看,目前,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有了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前列,显而易见,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不再是“落后的生产”,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凸显出来,成为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从产业结构上分析,我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已经超过制造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但是,服务业增加值只占GDP比重的52.9%,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5%-75%左右的水平。在服务业中,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如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科技服务等发展还比较滞后,导致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直低于制造业。在制造业方面,虽然我国制造业产值于2012年超越了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是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依然较低,这就说明我国的先进制造业相对于传统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其次,从社会需求上看,在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一些需求得不到满足,不仅仅是生产层面的问题,而且往往是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比如,我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提供规模很大的生产能力,但是,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有时候又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不适应,生产与需要之间就出现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般来说是经济体制不完善。从需求结构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1981年到2013年,我国投资率从32.5%一路攀升至47.8%,居民消费率则从52.5%一路下滑至36.2%,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达到了失衡状态,导致了目前的产能过剩。我国消费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分配中占比重较低。
再次,从增长动能上看,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大规模投入驱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迫切要求将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切换到创新驱动上来。目前,就增长动能来看,创新驱动相对于传统驱动来说,作用发挥得不平衡不充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5676.7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从2014年的2.02%增长到2016年的2.11%。虽然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总量也保持在世界第二位,但从研发投入强度看,我国与以色列(4.25%)、韩国(4.23%)、日本(3.49%)等创新型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经费投入结构不够均衡,基础研究经费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15-25%的占比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优化研发资源配置难度很大,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偏低,这也是造成我国产业结构不平衡不充分的根本原因。而中西部地区的研发投入强度大大低于东部地区,并且差距还在不断拉大。
最后,从区域、城乡结构上看,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为突出。从区域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和对外开放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比如,京津冀地区2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仅占全国的2%,却居住着全国7.98%的人口,GDP占全国的10.9%。单从人均GDP分析,2017年前三季度北京人均GDP是9.01万元,而河北省人均GDP仅为3.43万元,远远低于北京甚至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而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会加剧基础公共服务的不平衡,在东部地区和一些大城市,基础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差不多,有些方面甚至超过它们,但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不仅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水平都有待提高。从城乡发展来看,相对于城市,乡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会带来很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进而在一段时期内成为制约我国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方面。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当我们认识到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后,就要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有机结合,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正确把握新时代社会矛盾转化中的变与不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其后又强调:“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12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改变的同时还要把握基本国情、国际地位的没有变,而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正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重大新情况和新特点。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判断,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
首先,“物质文化需要”变成“美好生活需要”。社会主要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进步和发展阶段的提高,人们的需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第一,物质文化需要的内涵和领域不断扩大,从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向多样化需要扩展。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并不代表物质文化需要不重要,而是人们对物质生活这种“硬需要”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向多样化需要扩展,突显出了需要的综合性。第二,需要的质量要求在提升,从数量要求向质量要求转变。随着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人们的需要就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从劳有所得、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向劳有多得、学有优教、老有善养、病有良医、住有宜居提升。第三,需要不断升级而且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生态环境需要与物质文化需要同等重要。人们的需要已经不再是单一主体单一需要,需要主体的分化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快,单一产品已经很难满足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个性化、多元化需要越来越突出。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越来越高。
其次,“落后的社会生产”变成“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社会矛盾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改变,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已从绝对短缺变为相对短缺背景下的发展偏差与发展短板。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生产能力不能再称之为“落后的社会生产”,而是能够基本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较为先进的生产。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生产水平取得了历史性巨大发展和飞跃,在很多领域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我们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把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作为根本任务和工作重点,进一步推动我国发展的整体转型升级,迎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再次,解决主要矛盾的途径发生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解决主要矛盾的途径自然也就不一样。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状况下,需要解决的是生产落后、经济短缺、物质匮乏、人民群众尚未解决温饱的问题,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变落后状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因此,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途径就不能只依靠单一的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而是要全面推进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了目前发展偏差和短板,因此,要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
(二)所处基本国情最大实际的“不变”
准确把握我们所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的没有变,才能正确认识新时代所处历史方位,正确判断社会发展实际,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所处基本国情的“不变”是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指出中国的基本国情,最大实际的“不变”是站在全球的高度审视中国的国际地位。
首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般指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十九大报告指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27这就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一直持续到本世纪中叶。虽然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表明我们的社会生产已经不再落后,但是依然存在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等问题。我们各方面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中级甚至高级社会主义的阶段,如果盲目地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发生变化,那么我们就脱离了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实际情况,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则,不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难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将难以稳步推进。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其次,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国家实力以及国家利益是我们判断中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依据。国家实力主要取决于综合国力,虽然我国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较多的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仍是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人均GDP在世界的排名依然较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我们仍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在依据国家利益制定、评估对外政策时,必须限定国家利益的上限与下限。“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意味着我们通过“和平崛起”的方式找到了实现现代化的新途径,国际利益的“再分配”将不再以战争的方式而是通过对国际制度、规则的渐进式改良而实现。但这并不说明,中国已经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一旦制定透支国力、不够审慎的外交战略,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利益带来危害,甚至会危及改革开放近40年来积攒的“家底”。因此,在正确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同时,也要准确把握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的最大实际,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内政外交政策,才能避免好高骛远、盲目冒进、过度承担国际责任的错误和风险。
三、小结
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的重大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大判断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担当起历史使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向来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不忘初心,坚守使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就是今后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能够确保中国共产党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各种考验之中始终围绕人民为中心,解决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其次,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大判断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大判断不仅反映了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发展成就,而且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同时这一重大判断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依据和组成部分。最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大判断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必然伴随着社会主要任务的变化。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矛盾,而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我们党所坚持的科学工作方法。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作出了新的战略安排。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需要我们准确判断和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同时又要清醒地认识其中“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所以我们要及时调整中心任务,调整战略安排,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为基本国情最大实际的“不变”,所以我们要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定促改革谋发展的战略定力。总之,在坚持辩证统一中认识和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3] 魏哲哲.司法舆情观察:法律援助 给群众更多获得感(砥砺奋进的五年·全面依法治国)[N].人民日报,2017-09-12(04).
[4] 冯昭奎.环境问题正全面“弱化”中国[EB/OL]. (2014-10-11)[2017-12-01]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world/2014-10/5162705.html.
[5] 孟祥麟,王海林,张天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显著(外国记者看中国)[N].人民日报,2017-10-27(21).
[6]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2.
責任编辑:曹桂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