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取科学引导策略做好初中美术教学

2018-05-14汤岚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初中美术

摘要:本文基于初中美术教育目标,结合教学实践,从引导学生学好美术基础知识与情感认知能力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美术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提升他们的美术技能等方面入手,探究如何运用科学的引导策略,优化初中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科学引导;创新实践

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美术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基础认知,还能够提升他们的美术创新实践技能,对于他们的审美能力、审美意识培养都有重要的促进价值。教学中我们要采取科学的引导策略,做好学生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升他们的美术综合技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 做好基础知识教育

初中阶段处于学生美术基础认知能力的养成阶段,教学中我们要从基础知识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基础认知能力。

比如要培养学生的美学基础认知:都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对于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提升他们的综合技能意义重大。审美包括对美术的审美态度,对美术作品的形式、结构、语言特征、风格样式的感受力,以及对美术具有丰富的审美经验。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入手,对作品的材质、肌理、构图、色彩、线条、明暗及风格样式和表现技巧进行综合审美,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让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与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价值观与积极的生活态度。

另外也要做好学生的基础绘画能力教育: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引导学生化简笔画,导致学生对于画面结构缺乏全方位的理解。新时期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根据所画的对象分清画面的主题、结构关系,剖析各部分的组成,遵循由简单的几何形体—轮廓—细部的过渡来了解作画的过程。这样由易到难,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指引学生正确的作画途径。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演示、讲解、示范动作时要到位,言语指导也要到位,严格要求自己的每一个示范动作,何时起笔,何时收笔,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怎样细化轮廓,都要清楚明白地告诉学生,要学生从小打好基本功,掌握正确的作画方法。

二、 重视情感认知培养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既要做好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教育,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教学中我们就要重视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其中的情感内涵,进而深化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美术教育是与人的心理因素紧密相连的,美的产生是物化于人的感觉器官所引起的。要让学生接受美育,要调动其心理因素,即通常所说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欣赏意识,促使学生的心灵接受美的洗礼。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深化他们对于美术这一文化形式的认同感。比如在教学有关透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进行情感渗透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同样的事物、不同角度带给人不同的视觉体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美术创作、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培养他们善于多角度、立体化认知事物的良好习惯。另外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对一些绘画作品甚至于大师的作品的临摹,引导学生从发现问题、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新技法,领悟新知识。这不同于教师演示、示范教授给学生的方法,而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摸索、总结出来的方法,它会比其他知识记忆得更牢固,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扎实。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践运用,能够加深他们对于线条、色彩的综合认识,巩固他们对于绘画对象、绘画过程的情感认知。

三、 关注创新思维拓展

美术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一个学习、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既有一定的培养价值,他是杜宇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一定的要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现代社会需要传承,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课程标准中提到: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美术课程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引导策略,做好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育。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调控者,是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者,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美术课时间短、任务重、难度高这一现状,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技能的掌握最终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表现思想。因此,要让学生的画有看头,有想法,就要在平时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去想,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对于一个事物,既可以引导学生去画,用简笔画、水彩画等多种形式,还可以鼓励他们去雕刻、去塑造,不断创新学生的艺术创作思路,鼓励他们进行多样化的学习拓展,为他们的日后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四、 提升美术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既是考核人才的标准,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社会的发展都有参与的促进意义。美术教育被公认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特别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教育。因为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果,影响着他們的日后发展。同样的一幅画,同样的一个主题,在绘画技能差不多的情况下,就要看作者的想象能力和构思水平,这是一幅画的灵魂所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给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素材,比如稻草秆、比如小石子、比如树叶等,让学生从提供的素材中任选取几种组合成一幅有意义的画面,鼓励学生通过对于材料的整理、归纳来获取新的思路、新的意义。课堂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请几位学生说一说自己这样构思的原因,这样不同的学生想法不同,大家集思广益,其中还不乏新奇而有内涵的想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意义重大,值得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实践推广,以便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浩然.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提升策略[J].考试周刊,2015(12).

作者简介:

汤岚,四川省广元市,四川省苍溪文昌中学校。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初中美术
基于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
浅谈基于计算机竞赛模式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