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

2018-05-14袁婉秋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作文

摘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见修改文章的重要性。所谓“诗文不厌改,佳作苦心来”,讲的也是这一点。叶老主张让学生“自能作文”“自能改文”,这些教诲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理,都是名贵的经验。每个教师都要研究、实施这些先进的教育思想。因此,我在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将替学生改作文逐渐变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通过不断地改和悟,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呢?我在平时的习作训练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一、 教育学生明确修改文章的意义

在我接触的中高年级学生中,写完作文,一交了事的现象相当普遍,等作文本发下来后,从不关心老师的评语,部分学生关心的也只是分数。这不能怪学生,因为他们不懂得写好的作文还可进行修改,也不知道修改些什么。至于教师批好的作文,分数也打好了,他们更认为没有修改的必要。针对这种情况,我接一个新班时,总要用许多生动的例子结合作文讲评,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培养修改自己文章的能力。我常常向学生讲一些著名作家不断修改、锻炼自己文章的故事。当学生听了鲁迅修改文章的故事后,深受感动。一个学生说:“鲁迅爷爷的小说《肥皂》已经发表了还要进行修改。这篇小说不过七千字,竟改了一百四、五十处,那我们的文章更应该修改了。”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以及作文的修改指导,学生逐步明确了认真修改作文的必要,不仅使作文中的毛病减少,而且提高了他们的作文水平。

二、 教会学生根据教师批改作文的符号修改文章

要求学生每次作文先写草稿,并要认真修改,然后才能写到作文本上。在修改时,学生往往不易发现自己作文中的毛病,需要教师不断指点与帮助。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创造一些条件,使他们看了批改能了解自己文章的优缺点。我先让学生认识教师批改作文的符号,并把符号印在纸上,贴在作文簿上,让学生随时对照。在批改作文时,我多用符号批改,少用文字说明,养成学生习惯看教师用符号批改的作文。有的重点作文,还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批改,修改自己的文章。

三、 讲评课上具体指导学生改好作文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会发现全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难以用符号来表示。这就需要通过作文讲评课的形式,进行具体指导。为了提高讲评的实效,帮助学生改好文章,我坚持做到“评在班上,联系自己,改在文上”这一要求。

(一) 评在班上作文讲评要做到有的放矢

“的”就是全班学生的实际。当他们完成一篇作文后,教师有及时批改,全面掌握全班作文的优缺点,尤其要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中心不明确、详略不当、叙事不具体、上下文不连贯等等,以此作为修改文章的重点。根据这个重点,还要从学生作文中选好准备讲评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文章。

如在讲评《幼年生活的回忆》这篇作文时,根据作文的要求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确定的重点是:如何使文章中心明确。讲评一开始,我提出评讲重点,并写在黑板上。接着选出一篇作文让学生评论。作文的内容是:

(1)我小时候喜欢跳舞,常常随幼儿园老师到各处去演出。(略写)

(2)有一次,我们到少年宫演出.在化妆室里,我觉得自己打扮得真美。(详写)

(3)演出的第一个节目,是我的独舞——孔雀舞。(详写)

(4)第二个节目我跟大家一起跳,我因为没穿漂亮的舞衣,心里不高兴,悄悄溜回到幼儿园。(详写)

(5)王老师到幼儿园找我,并教育我不能脱离集体。(略写)

(6)以后我一直记住王老师的话,再也没离开过集体。(略写)

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这篇文章中心不明确。它的中心应该是:王老师对我的教育,我懂得了不能离开集体。因此,第二、第三、四节的内容应该略写,第五节与中心关系密切,应该详写。大家还出了点子,怎样把第五节写具体。然后我又把另一篇文章发给学生读,大家反映这篇文章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写得生动。我追问一句:为什么说文章的中心明确呢?学生们得出结论:与文章中心密切相关的段落要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要略写,与文章中心无关的就不写。

用班级中同学的文章来进行评讲,不仅使学生感到具体、亲切,更重要的是能针对班级的实际,有的放矢,为学生评论自己的文章,修改自己的文章做好准备。

(二) 联系自己

作文讲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每个学生修改自己文章的能力。因此接下来就应该让学生联系个人情况,用评论典型文章的尺子,来衡量自己文章的得失。让学生认真默读自己文章,圈圈点点,在文章上做记号。通过阅读、对照,大家看到自己文章的优缺点,并懂得造成不足的原因及修改方法。如一位同学的《幼年生活的回忆》,写了自己在幼儿园时,常把老师发的饼干带回家,分给爸爸、妈妈、姐姐和小伙伴吃,这说明他从小懂得爱父母,关心别人他用老师讲评的要求一对照,懂得自己文章的重点段落——回家分饼干的情景没详写,因此文章中心不明确。

要求每个学生对照自己的作文进行评论,就改变了过去讲评课上少数学生评,多数学生听;只评别人文章,自己文章不沾边的现象。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评论学生评论文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做到了人人动脑子,人人出点子,把自己的文章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步。

(三) 改在文上

学生对自己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教师应该要求他们实实在在地修改好自己的文章。在讲评课上,我常常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重点修改一处,然后进行交流;有些重点文章,我则要求根据教师批改符号及讲评的重点,作全文修改。文章修改后与原文对照往往不大一样,这样学生就会悟出一点道理,逐步摸到写作的门路。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作文教学同样如此,我們教会学生“改”作文,是为了达到将来即使不教,也能逐步提高他们修改文章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作者简介:

袁婉秋,四川省乐山市,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茅桥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培养小学生作文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