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与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2018-05-14孙亢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环保教育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摘要:由于传统的化学工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所以近些年环保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向身边的人宣传环境保护理念。与此同时,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与环境密切相关,化学中环境保护素材十分丰富,在化学教学中引进环保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怎样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呢?笔者通过本文简谈之。

關键词:初中化学;环保教育;实验教学

一、 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环保教育

中学化学新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呢?这就要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涉及环保的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并可适当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如结合卤素知识介绍臭氧层空洞,结合二氧化硫性质介绍酸雨,结合氮的氧化物性质介绍城市环境污染,结合高分子聚合物介绍“白色污染”,如在“空气污染”的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我国的空气污染的情况,又如磷元素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变黑、变臭。再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电池,如果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环境问题与化学知识的密切关系,既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又能激发学生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

如《化学与生活》中“空气质量的改善”一节,讲到空气污染与防治时,首先指出大气有自净作用,当大气中污染物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大气污染;然后让学生阅读,了解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和工厂废气;空气污染物主要分有害气体和粉尘两类,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能形成酸雨;再利用多媒体播放因废气排放造成空气污染、酸雨及危害人类生命的影片,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在学习“氧气”后,引导学生了解“臭氧”,指出冰箱、空调等的使用,会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微生物死亡;使植物生长受阻,尤其是农作物如棉花、豆类、瓜类和一些蔬菜的生长;使海洋中浮游生物死亡,导致以这些浮游生物为食的海洋生物相继死亡;使人和动物的免疫力减低;使人的皮肤色斑增多,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生命和生存。在教学过程中,播放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视频及相关的危害性漫画材料等,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日常生活的环保事例,如垃圾分类及回收;减少一次性塑料水杯、快餐盒的使用;金属、纸和塑料的回收等。让学生真正体会环保的重要性,明白环保功在当今,利在千秋。

二、 化学实验教学与环保教育的有机结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中的大多数产物是有毒或有害物质,尤其产生的有毒气体散发到空气中直接影响师生的健康,污染环境。在实验中大多数学校没有废水回收装置,虽然所做实验毒性不大,但为了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没有废水回收系统和污水处理的前提下,每次给学生实验提供一个做回收仪器,要求学生将废液等倒入其中,并对收集的废液稍作处理后再排放。例如,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由于一氧化碳有毒,为了防止一氧化碳泄漏,这就要求教师严格教育学生,实验前首先做好装置气密性检验,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把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或毒性降解物。

化学实验教学中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好的实验效果。微型化学实验不仅试剂用量少,且其效果可以达到准确、明显、安全、方便和防止环境污染等目的。可见,如果适当地将一些污染较大的实验改成微型实验,既能省钱、省时、省力,又能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三、 联系实际与环境教育的有机结合

环境教育中要注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新知。教学过程中,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测定学校周围大气污染物浓度、河水的酸碱度,到附近工厂参观污水排放及污水处理方法。课后布置学生在上学、放学路上观察周围的环境问题,并在化学课上汇报观察的情况。学生们纷纷报告自己的发现:“汽车一过,公路上灰尘扬起。”“汽车尾气排放严重,尤其是未加尾气吸收装置的柴油车发动起来黑烟滚滚,情景令人触目惊心。”那么,如何改变这些情况呢?学生经过分析交流得出结论:一方面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提高大气质量;另一方面减少污染源,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加装汽车尾气吸收装置;使用脱硫煤。利用节假日让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生活垃圾,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自己有时也在不知不觉地破坏环境,及时要求他们从自身做起,刻苦学习化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为改善环境做贡献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综上所述,重视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它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寓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为我国乃至全球的环境教育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

孙亢,湖北省黄冈市,湖北省蕲春县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环保教育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生物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当前幼儿园环保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