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写作能力有效性教学

2018-05-14石仕才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初中生有效教学

摘要:初中阶段的语文,是学生们开始学海拾贝的新阶段。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们不再仅仅局限于读书认字;他们开始品读文章,开始接触名家大作,开始接受古今中外的名家熏陶。而作文,作为初中语文的重中之重,一直被认为是初中语文的“半壁江山”。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一直许多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比较头痛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生;写作能力;有效教学

在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体系里,语文一直不怎么受待见。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似乎都习惯了“数理化一马当先,外语重点发展”的状况。而作为语文中最难以提高、对学生语文功底要求最高、考试评分又最具主观性的作文,就更不受重视了。

一、 初中生不爱写作的原因

作文教学忽略了积累的过程。作文,考察的是学生对文字的驾驭和自身文学素养的积淀,有些语文教师为了使学生作文显得更有文学素养,硬性要求学生照搬一些名言名句,生搬硬套、断章取义!殊不知只有将知识内化才会是自己的东西,没有这个积累的过程,永远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会得到提高。作文教学没有拿捏好“生活”与“想象”的尺度。相比于高中作文以及之后的大学论文,初中语文的作文,无非就是要培养学生将自己所见所闻、心中所感所想通过文字顺畅表达出来的能力,因而记叙文是在初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文体。然而一些教师过分强调作文的“生活”性,认为只有真实才能合理,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活力,却没有充分认识到文章来源于生活,更是要高于生活的。抑或者片面强调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天马行空却没有可靠的生活基础,宛如那美丽的空中楼阁。

教师在作文教学上无系统性。初中生刚开始接触记叙文、散文、议论文等各种文体,对各种文体的相关要求的理解还是比较模糊的!而教师在备课时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没有渐进性,今天讲记叙文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二、 努力培养学生个性

学作文的过程更应该是学做人的过程。作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良好品质、正确的人生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是作文教学的途径和目标。要为问,先做人。人格意识的培养,是提高自我思想内容的形成是作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有对真善美的爱,才有对假恶丑的憎;只有爱憎分明,文章才会有热情,才会有魂魄动人的力量;有了正确的观念,作文思想内容的深度也必定会有所提高。引导和教育学生动得爱憎,是作文教学的责任。情动于衷,才能发于自己的文章。通过作文教学,教师要友意领导学生读好书、看好画、听好音乐欣赏优质影视片、交好朋友。同过作文引导他们人清清浊、辨识良璓,使他们具有高雅的情趣,更会显出人格的光彩。个性是创造的源泉,学生有个性表达才有个性。俗话说“文如其人”,习惯于有个性的表达的学生,其创造力的培养前景是无限的。通过作文教学使学生为来人生道路打下创造的基础,应该是作文教学的最高目标。

三、 语言能力的培养

作文能力应包括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两方面的能力。认识生活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认识生活需要准确的能力,而反映生活则需要跟准确的表达能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课堂上要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体现,首先表是否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是不能忽视的。在课堂中,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是多种的。例如讲提纲,可以让学生口述自己作文的提纲大意,这样不经可以题高学生的够思能力,而且可以了解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再如,可采用讲故事、谈感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就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或辩论,这样还可以锻炼学生“言之成理”“出口成章”的本领。

四、 写作是一次心灵之旅,我们期待的是学生真实的写作状态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写作所以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原在表白内心,与他人相沟通。”“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的本身。”倡导“我手写我心”,作文要“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要求自己和告诫别人“不论质料,不论方式,总须是我们自己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作文教学目标不是在培养作家,不是在刻意发掘作文精英,而是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像拉家常一样,写出平平常常的文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写作是一次心灵之旅,我们期待的是学生真实的写作状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九洲说了:“我不喜欢那种开口闭口就拿‘三皇‘五帝‘老子‘孔子说事的高考作文,我欣赏那种写身边事、说平常理的高考作文。”“我始终认为,做一个有心人,你就会发现:身边事,平常理,顺手拈来,皆可入文。”

五、 利用范文,讲评作文

通常的作文教学,老师们往往在学生们作文之后,一个学期中进行为数不多的讲评,将学生们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起来讲,但缺少讲评的参照文章,学生常常有过眼烟云的感觉。我的作文讲评,除了在作文课进行作文讲评外,更多的则是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带到讲读课上去讲评。这有个好处,就是把范文当作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出学生作文的瑕瑜,使学生们从对比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欣赏鉴别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在作文中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写到眼睛时总爱用“炯炯有神”“水汪汪”、或“暗淡无光”等词语形容人的眼睛,这当然比不用这些词语去描写眼睛要好多了,但千人一眼,如同一个模子里铸出來似的,这就把人们本来是千差万别的眼睛写得既熟又俗了。在学习《祝福》中的祥林嫂的肖像描写时,我把作品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时,她“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祥林嫂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而她在生命行将结束的祝福前夕,则“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而祥林嫂在这之前遇到“我”时,要问“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作者简介:

石仕才,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平塘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初中生有效教学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