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心智图教学法的运用

2018-05-14马明会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运用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总结文章的主旨。虽然这种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是它和人类本身的思维方式不太相符,它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线状的,学生常会陷入一种学了后面,忘记前面的困境,尤其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这种情况更为明显。采用这种方式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也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可以运用心智图教学法,不但可以克服学生记忆方面的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和阅读与内容相关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下面谈谈我对心智图教学法及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一些简单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智图教学法;运用

一、 心智图教学法的概述

(一) 心智圖教学法的概述

“心智图教学法”又称“思维导图”,是一项流行的全脑式学习方法。心智图教学法是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TonyBuzan)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创造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他认为心智图教学法既是一种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也是释放大脑潜能的图形化工具。心智图教学法能有效且完整地运用左右脑有关语言、数字、逻辑、韵律节奏、色彩、意象及空间认知等心智技能,如何绘制心智图教学法呢?东尼·博赞给我们提供了绘制心智图教学法的基本要素。

其一将思考主题以具体图像呈现在纸张中间。心智图教学法总是从一些中心概念、问题入手。下面以《大海是什么颜色》这篇课文为例,阅读课文可以知道:作者以“大海是什么颜色?”这个问题为中心,所以可以将“大海是什么颜色”作为中心概念。

其二将从主题产生的几个主要概念,写在从中心图像延伸出来的放射性枝干上。它能够将一些核心概念、事物与另一些概念、事物形象概念组织起来,输入我们脑内的记忆树图。按照上面列举的《大海是什么颜色》例子,作者围绕“大海是什么颜色”这个中心概念,通过描述四个地方的海来说明海不一定是蓝色的。因此可以将“渤海湾”“西沙群岛”“西西里岛”“摩纳哥”作为从“大海是什么颜色”产生的几个主要概念,写在从大海是什么颜色延伸出来的4条放射性方向处。

其三每一个联想所延伸的枝干上面,只画一个关键图像或写一个关键词。次要概念接在一个高层次概念之后。它允许我们对复杂的概念、信息、数据进行组织加工,以更形象、易懂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继续《大海是什么颜色》例子,课文中作者用大量文字记叙了“渤海湾”这个地方,讲述了颜色和感受,所以可以从渤海湾延伸出枝干之后,分别写上“颜色”和“感受”。关于“颜色”方面,文中分别列举了“草绿色”“灰蒙蒙”和“黄褐色”,可作为“颜色”延伸出来的3条枝干。接着可以分析“黄褐色”的四个形成原因,通过多重解读,可以概括为“沙”“潮”“浪”和“人”,它们可分别作为“感受”延伸出来的4条枝干。这样“心智图教学法”的框架就形成了。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心智图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一) 运用心智图教学法课前预习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学又是有进度的。如果能课前让学生运用心智图教学法进行预习,不仅可以改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无方向无目标的现状,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叶圣陶先生曾说:“一篇文章,学生能粗略的看懂,可是深奥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唆,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可以提前两天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预习并根据文体特点运用心智图教学法画出自己的理解,当然采用这种方式预习之前,教师应该先教会学生从哪些方面或者如何画出自己的理解。接着教师认真批改,发现学生的错误、难点已经掌握的知识等,然后根据这些情况进行再次备课。这样的预习既节约了课堂时间,还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 心智图教学法课堂运用

课堂上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地运用心智图教学法,教师则起到引导的作用。举例在学习《桥》时,可以把班里的学生分成4-6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教师引导他们从说明文的内容、结构、顺序、方法、语言等几方面来分析课文,并绘制成一张心智图教学法。由组长分配任务,在文章中寻找相关内容,并最后汇总给组长,组员自由相互补充,再由组长将汇总结果绘制到心智图上。接着让学生分组展示绘制的心智图教学法,可以是个人阐述,也可以是组合形式,或者是小组集体上阵。最后评选出优胜者。

(三) 运用心智图教学法课后复习

课后运用心智图教学法主要体现在复习。对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温故”,要力求达到“知新”的效果。复习时用心智图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将零散的知识根据它们的关联性用心智图教学法呈现出来,让学生建立“知识的空间感”,从而加深印象,达到高效复习的效果。譬如文言文知识复习。在学习一篇文言文后运用心智图教学法归纳文中所出现的文言现象,如常见实词和虚词的多种含义。随着文言文篇目的不断增多,不仅要归纳本篇文章的文言现象,还应联系以前掌握的内容,比如对“一”字含义的归纳:“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过秦论》)中的“一”是数词,“用心一也”(《劝学》)中的“一”含义为专一,词性为形容词,“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中的“一”含义为“统一”,词性为动词。当学生再次看到这个字词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它的多个释义:数词、动词、形容词……然后结合不同的语境释义,这便是运用心智图教学法将字词发散记忆的方法。由此,我们可以较为轻松地记忆字词在文言文中的不同运用。

三、 总结语

总的来讲,小学语文教学中心智图教学法的运用为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能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许多学校也开始运用这种方式进行阅读教学。但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如下几点:其一,多元性。心智图教学法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信息传递方式,而是要融合图片、符号、色彩、线段、数字等,信息更加多元化,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与思维的培养。其二,个性化。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在设计与运用心智图教学法时不能局限于固定形式,而是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让心智图教学法成为学生展开个性化学习的手段,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个性化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玲,熊岚.小学群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初探[J].语文建设,2018(02).

[2]张润柳.思维导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1).

作者简介:

马明会,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大崇镇大兴九年一贯制学校。

猜你喜欢

运用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