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

2018-05-14李奕霄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渗透路径人文精神

摘要:在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人文精神是一个重要支撑,是建设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作为文化载体的语文,在培养人文精神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路径进行初步探讨,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对于学生品格的培养及精神内涵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文精神;语文教学方法;渗透路径

教育是能够使思想空间得到提升,精神世界得到丰富的一项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优秀品格。在高中教育中应以人文精神为核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精神内涵,进而对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人文精神内涵

人文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总体上是指人的综合品质、存在价值及意义。人是人文精神的主体,是为人处世的道德准绳、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对于人生追求和生活方式具有决定性作用。培养人文精神离不开知识传授、环境影响及自身实践等不同方式。构建和谐社会需提高全民人文素养,个人成长与发展也离不开培养人文精神。对学生加强人文精神培养,人生观、价值观正确树立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责任与义务。

二、 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一) 人文精神渗透在教材编排中

高中语文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内容,渗透着人文精神。自流传的古代圣贤思想,直到现代学者的明思哲辩,从积淀中华文化的历史到西方文学,都蕴含着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古人才思可在唐诗宋词中感受到,汉语独特韵律可在元曲汉赋中感受到,严谨科学的态度在说明应用文中得到培养,教材中的人物及作者思想为学生树立榜样,对其人文精神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

(二) 人文精神渗透在考试内容中

我国教育还依然是应试教育,教学以考试为指导。语文考试中对渗透与考核人文精神比较注重,这在很多题型中都能体现出来。运用词语与修改病句主要是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进行培养,考查诗词古文更是使学生感受语言和韵律。论述题对人文素养进行考查,题目是开放式的,观点是多元化的,通过学生论据能够发现学生的思想素养。考试重头戏的作文也使人文精神得到体现,就品质、现象或哲理进行分析探讨,使学生情商得到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得到渗透。

三、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有效策略

(一) 将高中语文知识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打造德育语文课堂

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这一课题中,存在着部分教师将人文教育与语文教学分离的情况,这种情况也就让学生在接受人文教育是存在误区,也就做不到将真正的德育精神与语文结合起来。在对进行人文教育时,只有将人文教育与语文知识结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这样才能做到最好。例如:在学生学习《赠刘景文》时,教师就要将故事中蕴含的兄弟之情、作者的依依不舍之心帮助学生理解下去,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古诗中的内涵,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就能够接受人文教育,从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这才是真正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打造了人文教育语文课堂。

(二) 把人文教育知识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营造德育教学氛围

高中语文人文教育课堂上,存在着教師讲授人文知识过于笼统,过于假大空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引入人文教育时过于生硬,过于刻意,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接受人文教育时起不到实质性的效果。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渗透人文教育时,我们应当将人文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具体地告诉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哪些情况时应该做出哪些正确的选择。而不是笼统地告诉学生事情的对与错。例如:在学生学习《题西林壁》时,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积记忆其中的名句,然后再通过多媒体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了解庐山的风情等。这样一来,让学生去自行领会接受,去自己去判断对错,不仅更加有利于学生的人文教育,更加有利于教师之后的德育教学的展开,更加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的渗透。

(三) 将文化精神学习与学习知识嘉合起来,培养优秀高中学生

人文素养的培养,更通俗的说法就是让大学生能够了解并学习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了解我国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佳途径就是拜读我国的传统名著,如《三国》《水浒》或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等又或者是道家的《道德经》《逍遥游》等等传统的名著,拜读这些名著,大学生便能够将人文素养更深层次的了解,更深层次的接受。大学生拜读这些名著也有利于学校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能够将人文素养的培养更深层次的进行下去,从而提高了大学的学习精神、文化精神。增强自己的底蕴,更有利于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和做人,从而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大学生。

(四) 创造人文文化学习环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课堂中接受人文精神洗礼,情操得到陶冶,素养不断提高。对学生地位和个体差异予以尊重,为其提供发展机会,使人文主义色彩体现在教学中,人文素养得到积淀。

(五) 人文教育成果考核机制不断健全

人文素养是终生教育,为使其落实和发展,应对教育成果考核机制不断健全。讲评审核教学的人文色彩,不定期抽查作业,学生民主测评课堂教学。健全人文教育成果考核机制,对于落实人文教育,提升个性、品质塑造,人格健全等目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四、 总结

总而言之,人文素质是脱胎于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教育的,但又将其中的精髓总结起来,胜于传统的教学。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渗透在无数高中教育工作者以及众多教育专家的不断实践和经验积累中,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在迎刃而解,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渗透也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以及做人等等各方面产生愈发重要的作用,从而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国力的增强提供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云,王一成,袁宜如.谈高校人文论坛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理论导报,2014(11).

[2]孔增强.论国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4(05).

作者简介:

李奕霄,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南江中学。

猜你喜欢

渗透路径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思品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分析
人文教育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与应用
中职学校德育课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探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路径与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透路径分析
寻思的寻思——立法者·解释者·游民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