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间质性肺炎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探究
2018-05-14游忠芳
游忠芳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间质性肺炎(ILD)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ILD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为40例。A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B组给予有创正压通气(IPPV)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气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对比有差异(P<0.05),且治疗后A组的PaO2(动脉血氧分压)水平低于B组,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损伤发生率与感染发生率均低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老年ILD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行NPPV治疗的效果较佳,可减少不良反应及损伤发生率与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 老年间质性肺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老年间质性肺炎(ILD)是临床内科的高发病,其发病原因为肺间质发生炎性病变,蔓延至支气管肺泡壁、肺泡间隔或支气管周边小叶间的结缔组织等位置,会严重损伤患者的肺部结构[1]。病情发展至急性加重期常会合并呼吸衰竭,常见疗法为机械通气治疗[2]。本文作者分析老年ILD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ILD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主体。纳入标准为:经CT诊断为肺间质改变;近1个月病情明显加重,并伴有低氧血症与呼吸困难;经胸片检查为双肺有浸润性阴影。均明确有创与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标准。随机划分为A组和B组,均为40例。A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是61~84岁,平均(69.14±2.33)岁;病程是1~7年,平均(3.16±0.59)年。B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是62~88岁,平均(69.35±2.15)岁;病程是2~9年,平均(3.28±0.73)年。对比以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A组给予NPPV治疗:选用无创正压呼吸机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用面罩,给予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模式调至压力支持通气/压气控制通气。呼吸频率设为14~18次/min,使潮气量维持在7~10mL/kg,给氧方式为面罩旁孔给氧,将吸入压力设置为8~10cmH2O,根据患者情况可调为16~20cmH2O,将SPO2维持为>90%,上机时间是8h/d。B组给予IPPV治疗:经口行气管插管处理,创建人工气道,通气模式为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而后转为PSV+PEEP(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压通气)。若患者存在烦躁不安等情绪应给予其镇静麻醉剂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HR(心率)、RR(呼吸频率)、pH值、PaO2和PaCO2等血气指标。并观察其口鼻咽干、睡眠低通气和误吸等不良反应情况;损伤与感染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 16.0软件加以处理,血气指标用(±s)表示,行t检验,不良反应情况与损伤感染情况用%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血气指标变化
治疗后,两组的血气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对比有差异(P<0.05),且治疗后A组的PaO2水平低于B组,PaCO2水平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2.2对比不良反应情况
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B组为27.5%,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对比损伤与感染发生率
A组中,出现治疗损伤1例,损伤发生率为2.5%,出现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为2.5%;B组中,损伤6例,损伤发生率为15.0%,感染7例,感染发生率为17.5%,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老年ILD急性加重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为呼吸费力或呼吸频率加快等。其常见疗法为吸氧、舒张气道与抗炎等,目的是纠正血流與通气比例失调,确保血氧平衡,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使其呼吸情况得到改善,最终保护其肺功能。机械通气是该病在临床中的最佳疗法,其分为NPPV与IPPV。IPPV经气管切开或是气管插管等方式实现呼吸机通气,可减少患者的呼吸功耗,减轻其呼吸肌的疲劳感,使呼吸性酸中毒症状得到缓解,减小呼吸道阻力,防止发生肺不张[3]。NPPV通过面罩进行呼吸机通气治疗,可进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利于肺泡萎缩的有效预防,可减轻肺泡渗出情况,确保肺泡长期处于开放状态,进而增大呼吸面积,有助于肺部气体的交换与分布,可缓解肺循环和体循环的实际阻力,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4]。二者各有优势,且通气效果均较佳。结果为:治疗后,两组的血气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A组的PaO2水平低于B组,PaCO2水平高于B组(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损伤感染发生率低于B组(P<0.05)。总之,机械通气对于老年ILD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佳,可减少不良反应及损伤发生率与感染发生率,其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崔晓珊,孙成英,娄明远,等.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间质性肺炎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2016,36(24):61806181.
[2] 董晓辉,何海云.B型脑钠肽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30):3335.
[3] 史秋香,吴艳峰.药物联合肺康复治疗老年间质性肺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4):35453546.
[4] 许霞,陈会师,蒲清刚,等.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慢性支气管炎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04):602604,607.文章编号:WHR2018052085